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始于"大禹治水"神话的夏朝历史,最终结束了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神话历史阶段,在神话历史向现实历史交替的过程中,夏朝历史出现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这一模式最终成了后来中国现实历史记载的基本模式。夏朝历史最终被"神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思维支点,被后人熟悉却无法掌握,不确定的交流演变成重演,使中国文化在重复中得以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觉醒》这部作品在描写人物、情节以及环境等内容中渗透了大量神话元素,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对《觉醒》中的神话元素进行分析,将之与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情节、元素进行比较,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艺术女神维纳斯的故事进行研究,揭示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从传统的神话中汲取养料,又对传统的神话原型进行新的阐释,将女主人公艾德娜塑造成了一个美丽、大胆、独立、勇敢的美国新女性形象,同时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满族乌鸦崇拜是一种民俗,由乌鸦民俗可以追溯到乌鸦传说,由乌鸦传说又可以追溯到乌鸦神话,由乌鸦神话又可以追溯到乌鸦仪式。由此可以说明,乌鸦民俗是满族乌鸦文化"大传统"的现代"遗留物",满族乌鸦民俗的文化之根是深深扎在满族远古仪式之中的。史前乌鸦文化"大传统"在满族神话、仪式和考古发现中有丰富的表现。满族乌鸦文化"大传统"来源于女性文化模式的作用,乌鸦是太阳女神的象征。汉族对乌鸦的厌恶是汉族男性文化模式对女性文化模式的中断。满族乌鸦仪式、神话、传说、故事和民俗的多种多样,表现了满族女性崇拜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与张爱玲的作品风貌相去甚远,然而他们却有着近乎一致的文学审美追求——"传奇不奇",即在看似传奇的人物和故事中书写永恒的人生和人性。这在沈从文的作品中表现为一种神话的建构,而在张爱玲则表现为一种人性神话的解构。  相似文献   

5.
神话在塑造人物的时候,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因素,这就使得中外神话在塑造神话人物时有了不同模式的版本。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传递着中国古人对道德品质完美女性的倾慕和追求;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国外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性的遵从。这两种差异也印证了中外男女性别在社会上的地位与评价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的人物大多具有悲剧性,但同时又充满反抗性。人物因身处困境而不幸,但又因无畏反抗而豪壮。司马迁的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使他能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独特的悲剧性与反抗性,从而形成了《史记》中人物特有的"悲剧—抗争"二元模式。这一模式既赋予了人物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表达出勇敢无畏的进取精神,将悲剧不幸升华为壮美激越。  相似文献   

7.
王振彦 《南都学坛》2005,25(2):70-72
明代长篇小说在经历了神异化、传奇化、历史化的过程以后,作家们的目光转向了世俗和人间。这一转变,使小说作家的文学定位由以前的仰视天空或回首过去转向了对现实、对人生的描写。而那些叱咤于神话、历史和传奇故事中的英雄豪侠,诸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武松等人到了《金瓶梅》等一类世情作品中,便褪去了神奇的色彩,而被赋予了常人的属性,这是作家审美视角转换而导致的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满族女神神话与满族母权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满族神话中表现出来的对女神崇拜的厚重现象,构成了满族原始文化的独特景观,它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张扬女性权威的历史画卷,满族女神神话不仅是满族母系氏族社会的客观反映,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手段,以其独有的社会功能调节满族母权社会的长期稳定,并对满族母权制度的长期存在起到了一定的维佑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唐律特别是户婚律这一角度审视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其主要内容存在着突破与遵循的双重性.唐律确定了良贱等级制度,保护了家长特别是男方家长对婚姻的控制权,从而使女性处于受压迫的不平等地位,因之女性对婚恋的追求表现得比男性更为勇敢果毅.唐传奇小说及其人物对礼法突破与遵循的双重性,使得人物在理想与现实的两难抉择中刻画得更为生动活泼,从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代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雷雨》中卡捷琳娜悲剧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代表作《大雷雨》中刻画了卡捷琳娜这样一个具有叛逆精神的悲剧形象。本文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方面解析了这一形象悲剧的必然性,并指出了塑造卡捷琳娜这一叛逆悲剧性人物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侬智高的传说较鲜明地体现了壮族人民强烈的爱憎情感、价值观和审美理想 ,它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理想化、故事情节的传奇化、人物结局的悲剧美和故事本身的风情美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端木蕻良创作的奇谲题材中传奇人物的塑造、浓墨重彩的艺术氛围渲染,以及为体现作品深度象征手法运用的三个角度,分析端木蕻良在耐人寻味的文字背后对悲剧命运、悲剧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民族文化进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3.
在《史记》中司马迁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思考着天人共参的历史时势下人的本质悲剧,并以历史人物的临终语言作为中介,从悲剧主角、悲剧态度、悲剧效果、悲剧内涵、悲剧根源等不同角度成功地展示了《史记》特有的悲剧美,使它成为一部真正的中国人的悲剧力作。  相似文献   

14.
圣殿骑士团并非如传奇文学所说由郇山隐修会所建,其职能也不是为了保护耶稣家世的秘密。人们能够将它与古老的基督教传说捏合在一起,其原因主要在于史料的不完整和它自身的神秘性。由于文学与史学的创作手法不同,我们对传奇的牵强附会也不必过于苛责。  相似文献   

15.
战斗英雄神话是满族神话系统中种类最多、内容最繁复的神话类型,满族先民长期的渔猎生活、世代传承的尚武精神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从最初的神性英雄到后来的人性英雄,从反抗自然的英雄到抗争社会邪恶势力的英雄,满族战斗英雄神话在时代与历史的推动下不断演变,形成了具有史诗意义的神话群;然而神话中始终未变的是英雄们勇敢、正直、刚毅的性格特征以及毫无自我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6.
曾经盛行一时的唐传奇在宋代的迅速衰落,不尽符合小说史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方面,晚唐五代以后,唐传奇体已逐步失去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从文学发展内部来看,唐传奇体在宋代的衰落应归因于唐宋文风的嬗变。传奇体的文体风格在北宋前期受到主流文人的排斥,宋传奇因而失去了唐传奇的意味,但在民间,传奇体却有着潜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唐传奇中的名篇《游仙窟》的分析 ,可以发现 ,唐传奇主要表现了一种普遍的“青楼意识” ,它具有独具的文化特质、美学价值。其情节进程的展开、整体的结构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思想的表达及写作的独特性更使其具有现代西方小说的显著特征。诗散皆备形式等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颇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古代文学中悲剧作品的取材一部分直接来源于历史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维吾尔古代文学中的悲剧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规范曲学”命题,主要针对文人传奇的发展而展开,侧重于传奇文体体性的规范,并以此规范来指导当时传奇的创作,促进文人传奇发展的繁荣。同时,“规范曲学”自身亦存在相对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山西吉县柿子滩岩画的发现,引起了学人对当地伏羲、女娲传说的关注。岩画的女性造像,包涵了先民的信仰元素,与当地伏羲、女娲传说相辅相成。结合当地伏羲、女娲的庙宇,灵验传说,庙会仪式,传说与习俗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见出,随着信仰场所的衰败与消失,民众信仰的外在表现虽然日趋式微,但会逐渐转化为口头传说与生活习俗,并内化为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