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约瑟问题"引发了中西方学者对近代科学缘何未能诞生于中国古代文化问题的广泛思考.反观研究的内容、方法、历程和成果,可以促发人们对目前文化现状与文化走向的忧虑和深思,进而激发人们对目前文化战略的深入认知和反思.文化的发展与转型,需要理性、客观地评估不同文化的时代价值,清醒、审慎地反思不同文化的历史轨迹,深刻、彻底地批判不同文化的"性格"缺陷,从而实现文化的良性融合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了终其一生也未能给出完美答案的旷世之迷:"李约瑟难题"。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予以尝试性的回答,包括科学革命结构在中西不同时期发展的历史命运;中西哲学之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古代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以及宗教作为一种文明现象是如何渗透到科学精神中去的。 相似文献
3.
西方近代科学革命是西方社会理性传统、宗教特点、社会运动等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中国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社会尽管具有科学革命产生的某些必要条件 ,但因这些条件不够充分而与之无缘。在历史哲学的视野里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永远不能彻底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在科技和经济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5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迅速落后于西方,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产生了近代科学革命,科技革命又促进工业革命,使西方经济突飞猛进.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就是李约瑟之谜.李约瑟之谜涉及到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背景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目前中外学者对李约瑟之谜的研究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5.
从宗教维度对李约瑟问题进行探讨,李约瑟问题所关涉的西方文明于近代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西方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借鉴。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复杂性哲学问题,社会系统中宗教子系统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必须考虑其他子系统对宗教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佛教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作用要经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的过滤、转换、折射等过程,但佛教在其可能的范围之内对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与佛教世出世间相统一思想充分结合并在现当代发挥积极作用,正契合以太虚法师为代表的佛教有识之士所倡导的"人生佛教"的理念,这将为中国科技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李约瑟难题”再次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热烈探讨,但与研究热情的高涨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普遍共识的缺乏。这种研究共识的缺乏由“问题之谜”与“答案之谜”两方面造成。通过对“问题之谜”的梳理,可赋予李约瑟难题以当代意蕴, 并为“李约瑟难题”的当代转向提供新的解读空间; “答案之谜”产生的原因在于陷入“范式依赖”而导致的“范式之争”的学术藩篱。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个超越范式之争的解释框架,通过将不同的解释置于一个共同的因果场中以求得共容。 相似文献
7.
王汝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5):96-99
“李约瑟难题”中从未提及中国古代科技自某时期就衰落下去,而是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没有15世纪之前的发展势头。无论在何种意义下,“李约瑟难题”都是成立的。它由两部分组成,彼此呈并列关系,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系,因此,解答“李约瑟难题”非同一般命题。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其根源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具有游牧特点的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并统治全国;其次是农民起义造成的改朝换代。在“后李约瑟时代”国人应追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去超越“李约瑟时代”。 相似文献
8.
李约瑟博士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孜孜不倦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出 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否定李约瑟难题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中国古代既有科学又有技术 。中国传统科学虽有其弱点,但不能以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和近代科学的标准去评判,而应当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观点。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中国曾多次触及工业革命的大门,却一次又一次地失之交臂。在现象形态上,是因为“社会”缺乏对科技的需求和供给;然而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和供给在其本原上不仅是对应的,而且也是符合人的本质特征的,也即科技是一种“自动发展的社会状况”。是故,参详“李约瑟之谜”,或当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某种“哲学思考”中,如是,人们也许能找到某种“必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邢广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30-32
“李约瑟难题”是科技史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究竟谁
是谁非?通过逻辑和历史的考察,最终确定了“难题”的真正含义,在解构了两个错误的前
提之后,它只不过是一般的问题,“李约瑟难题”就变成了“李约瑟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史,从制度层面对李约瑟之谜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造成中国18世纪中叶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是封建皇权的统治制度与科举制度压抑了人们在产业领域的创新精神,产权保护制度与交易制度的缺位进一步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产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是产业创新的基础.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下,吸取历史教训,破除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建立相宜的制度吸引和激励各种人才投身各个行业领域,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代科学不仅仅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而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没有西方文明,近代科学不可能诞生;没有东方文明,近代科学也不可能诞生。但这种融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实现,却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种是必然因素,另一种是偶然因素。西方近代兼具了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因此近代科学就诞生在西方。这是西方的幸运,也是全人类的幸运,因为近代科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3.
李约瑟现象的“官科技”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制度角度对“李约瑟现象”进行了解析。说明了中国古代“官科技”的起因与具体表现。特别是阐释了它对中国古代与近代科技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巨大作用,对李约瑟现象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史 ,从制度层面对李约瑟之谜进行考察和分析 ,认为造成中国 18世纪中叶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是 :封建皇权的统治制度与科举制度压抑了人们在产业领域的创新精神 ,产权保护制度与交易制度的缺位进一步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产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是产业创新的基础。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下 ,吸取历史教训 ,破除不合时宜的旧制度 ,建立相宜的制度吸引和激励各种人才投身各个行业领域 ,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玩物丧志"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成语,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从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这个成语意在告诫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应当早立宏志,在艰难困苦中磨砺锋刃,以报效社会,万不可沉溺于"名迹古玩"、声色犬马中。其意之深邃,岂止是对青年人,对中年人、老年人又何尝不是一道警戒线?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难题”作为科学史界的著名难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通过对产权尤其是私有产权进行分析,把西方世界的兴起归结为有效产权结构的建立和实施。由于近代中西方产权形成过程的差异,产权保护观念和机制的不同,使产权不清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有效产权结构下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差距。诺斯的产权分析框架给我们解释“李约瑟难题”即近代西方兴起近代中国衰落的事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虽有外国学者持有异议,然从文明与科学的关系解答“李约瑟难题”仍不失为一个好的视角。中华文明“独立而又连绵发展”的特性,促使我国的传统科技逐渐地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也正是这一特性又使得中国科技于近代落伍。中华文明晚期来自思想文化、社会、自身三个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难题”与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4年,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中首次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由于历史的机缘,王亚南与李约瑟相逢,并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难题”的关键性环节进行科学的理性的思考。他以经济结构作为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的切入点,以比较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考察中国的专制官僚政治形态,对官僚专制政治的独裁性、封建地主经济的支配地位、中国传统思想儒家学说的独占性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展开全面的分析和批判。他指出,以地主经济为物质基础的中国官僚政治,抑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在封建阶段,未能及时向新的生产方式转化。王亚南不少开先河的论述和深邃的洞见,可为李约瑟的总结工作提供极有价值的参照,他对“李约瑟难题”所作的理论贡献,将同他的业绩一样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一种前科学时期的进步理论,在古代取得了辉煌成就,不过在近代西学东渐中被精致证伪,被认为“落后”、“不科学”乃至被所忽略.经济思想史上的“李约瑟之谜”提供了分析和理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变迁的一个框架.既有的研究已经尝试从社会经济环境、地理环境和要素禀赋、科举制、阶级基础和政治裁度、文化和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等角度给予解释.其中,经济伦理是经济思想的基础,义利之辩是理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视角.建立经济思想史上的“李约瑟之谜”问题意识,解释经济思想史上的“李约瑟之谜”,将有利于整体认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变迁,推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海洋生态安全、能源安全、湿地生态安全、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等方面。要建构泛北部湾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应完善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生态安全保护制度,建立泛北部湾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和市场化生态安全保护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生态安全文化建设,并制定生态环境评估和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