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实性、真诚性和正当性等语句有效性要求是哈贝马斯语用学理论理解语句意义的三重层面,对应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分别体现客观性、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在具体语句中分别落实为记述式、表现式和规范式言语行为,表达客观立场、表现立场和规范立场。语句有效性要求三重层面观点是哈贝马斯语用学理论认识和分析言语行为的框架和灵魂。从对否认、否定断言、应答等言语行为的分析中可知,真诚性要求是前提条件,说话人更强调正当性要求或真实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俄汉直接抱怨言语行为语用学礼貌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论等理论,对俄汉直接抱怨言语行为的几种礼貌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抱怨语是言语交际中的特殊行为,具有重要的语用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刚 《理论界》2023,(7):49-56
约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引入了人类意向性观点,从而分析和解构了传统专名理论的表征模式,打破了影响传统专名理论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并从主体意向性方面丰富了专名指称理论的意义性。从语用学研究价值而论,塞尔以心灵意向性作为整个言语行为研究的出发点,意向性在言语行为结构中的引入,不仅开辟了语用行为研究的视角,为言语行为的具体分类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也为意向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萍 《学术探索》2014,(8):135-137
以往对茶艺解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美学的欣赏,鲜有对话语本身的应用进行思虑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其"三分论",即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三方面,尝试分析茶艺解说话语的语用特点,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促进茶艺解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批评言语行为中的性别话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是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言语功能之一。尽管批评是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以往对批评言语行为所作的研究却相对甚少,本文拟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实证性的调查研究,对汉语中男女教师的批评语用策略的选择做出一些阐释。一、调查的理论框架———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关于言语行为,国内外已有不少论著。早在1955年英国哲学家Austin就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人类言语交际的最小单位不是语言的各种句式,而是某种言语行为,如请求、感谢、告别等。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  相似文献   

6.
网络言语的语用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造就了颇具鲜明个性特征的“网络语言”,这种“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言语行为形式和语用意义。本文试从语用学之言语行为、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角度 ,对其作出阐释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语用学的定义及经典研究领域如指示、会话含义、言语行为、预设及语境等,探求语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映射了交际意图的话语意义问题。文章论证了所提出的观点,并对语用学的接续研究提出设想,希望有助于明确语用学的研究指向,使语用学的研究更加专注于综观视角。  相似文献   

8.
意义理论研究是现代欧美语言哲学兴起以来的一股思潮,这一过程中创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意义理论。此中,随着哲学家们对语言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颇具特色,其意义理论也独树一帜。它以实施一次言语行为规定为意义的基本单位;强调言者的意向性意义,而不仅仅是话语的字面意义;特别的它还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深入到了语用学的范围,突破了先前意义学说的限制,形成了一种更好的解释语言现象的多视角、综合性的意义学说。  相似文献   

9.
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在于使用之中"的命题和"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理论。这个理论对日常语言的考察意义极为深刻,因为它指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是与其他行为、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行为。塞尔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词和世界的关系,然而,对人和世界的关系强调不足。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个人意向性与社会现象的有机结合,需要在人和世界的语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口译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忠实,忠实的对象是源语发言人的话语意义和意图。然而,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义、语用、语音等语言因素和语言外因素。在此,从语义学的语义类型、语用学的语境和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语音学的语调、停顿等角度阐述了意义在语义、语用、语音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法律语篇的翻译单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语交流的基础在于言语行为的实施,法律语言的行为本质是从言语行为理论探讨法律语篇翻译单位的基础.另外,对言语行为的区分也为理解法律言语行为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框架.实例证明,正确区分法律言语行为类别并在翻译中加以运用,能够有效地传达出源语言中该法律行为在法律范畴内的效力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锦云 《学术论坛》2006,(5):191-193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学问。墨辩包含丰富的语用学思想。墨家对名的意义作动态研究,对索引词进行了广泛运用和初步探讨。墨家推理以故、理、类为依据,涉及辩说的语境意图及相关背景,使辩说具有语用性。墨家对辩的实质、功能和要求的论述体现了辩说这种言语行为的语用性质、社会功效和礼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奉承是人际交往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目前对奉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界,本文在明确给出奉承语的基础上,试图从语用学顺应理论的视角对汉语奉承语进行研究,认为汉语奉承语作为一种策略性的言语行为,是语言选择的结果,是顺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在言语行为理论中 ,奥斯汀和塞尔两人都没有给出言语行为的明确的定义。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言语行为也一样。但是言语行为理论并没有明确言语行为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塞尔认为言语行为理论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 ,因此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实质上具有主体性、主体间性、言语互文性和言语行为间性四种性质。这些性质在言语行为中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对言语行为的分析 ,也可从这四个性质着手进行 ;对言语行为性质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本体的研究 ,对丰富完善言语行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不仅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也为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处理好语言的形式与功能、语言的得体性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常常由于某种原因而使用大量的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之一,它的提出及其分类对外语教学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很多,外语教学者在外语教学中要对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足够重视,从而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完成交际。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言语行为逐步成为语言哲学、语言逻辑以及语用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指令行为的逻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预设、真值、形式刻画等三方面入手,细致探讨汉语指令行为的逻辑语义,以期为言语行为的逻辑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话语意义是言语交际的核心,言语交际的全部问题就是如何表达和理解话语意义的问题。话语意义不仅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的对象,其理论演进反映出几个趋势:从结构语言学走向语用学,从语言学、哲学走向认知心理学,从静态解释走向动态解释,从外部的解释走向主体内在心理过程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中的话语交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语言学领域中的合作原则理论与言语行为理论,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话语交际进行分析,在展示小说中的婚姻观的基础上,更能够进一步验证语用学理论应用到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预设投射理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方语言学界预设投射理论专题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框架模式的分析研究,试图说明预设投射行为的纷繁复杂,既涉及句法特征和词汇意义,又受言语交际因素的制约。预设及其投射特征无法在狭义的逻辑语义学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处理,必要时应置于语用学框架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