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家已经从不同角度对各国经济增长绩效存在的巨大差异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在对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的研究中,人们逐渐把制度变量融入到现有增长理论框架和实证检验中来认清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文章认为制度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通过激励影响对物质和人力资本、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中,是人力资本最终起作用,还是制度变迁最终起作用,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制度的关系及其对我国人力资本和制度研究的启示。作者认为:制度和人力资本共同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基本立足点,制度通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制度创新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 ,由于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约束 ,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能力逐步减弱 ,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 ,必须重新审视现行的有关政策和制度 ,通过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投资分配体制、农村税费制度、乡村体制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消除妨碍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提高的制度约束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4.
伴随住房供给模式的转变,住房获得模式从福利分房转变为货币买房。这种变化意味着普通工薪白领不得不通过融资而获取住房。而融资方式又区分为制度融资方式和非制度融资方式。研究发现,人们在借助制度性融资渠道的同时,常常不得不依赖非制度性融资渠道。非制度性融资方式的兴起,与住房的制度性融资方式的缺陷有关。对工薪白领来说,非制度性融资能力的差异会对其生活机遇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普遍带有制度性特征,即一些危机的累积在于制度.例如,我国金融风险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制度性特征;失业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等等矛盾与问题也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制度需求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原有制度体系下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出现了失衡,旧制度不能解决新问题和新危机了,因此,新的制度供给方式和结构必然出现,也就是所说的制度创新必然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以满足新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与制度的关系评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中 ,是人力资本最终起作用 ,还是制度变迁最终起作用 ,是两种对立的观点 ,这涉及到人力资本与制度的相互关系。制度和人力资本共同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是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基本立足点 ,制度通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国人全面发展的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性问题。在制度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目的在于建立好制度以保障思想自由,节约社会时间,增加发展机会,促进公平正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加强制度性保障、制度性激励和制度性规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与促进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中国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是一个融贯一致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对1985-2004年20年间影响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能力相关规则的实证分析,发现制约我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能力提高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有现行土地制度及依附于其上的其他相关制度,以及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劳动就业制度和财权、事权高度不对称的财政制度.这些规则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能力的持续弱化,调整这些规则以确保其公正性正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复兴 《社会科学》2003,(12):19-23
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基础的分析认为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和供给中的第一推动力始终来自政府 ,政府对市场存在的隐形担保成为广大投资者的一种客观需要 ,因此 ,必须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进行必要的反省 ,以使制度性风险聚集的速度小于对风险实施控制的速度。文章认为最根本是要充实和强化证券市场发展的产权制度基础 ,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市场化给定 ,重新确定政府对新制度供给的方向和力度。  相似文献   

10.
制约农民致富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农民贫困有三重含义 :一是货币的和实物的收入低、享受的社会福利少 ,即收入贫困 ;二是创造财富和收入的能力差 ,即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 ;三是获取收入或财富和提高能力的权利和机会少 ,即权利和机会的贫困。这三重意义上的贫困内在联系 ,而且形成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说 ,农民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是不合理的制度决定了农民贫困、制约了农民致富。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税费制度、教育制度和政治体制中不合理的成分是导致农民贫困或不能致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道德冷漠与制度要素的关系出发,探究道德冷漠的制度性诱因和制度性障碍,再以不同类型的制度为视角分析制度性要素对于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不同影响,进而构建消除道德冷漠的不同类型制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出发,由于人力资本的能动性,对人力资本的使用能生产新的产品,可以创造价值,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西方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使人力资本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处于决定的地位,说明人力资本可以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但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存在不确定性、难以明确区分、分割困难等难点。因此,我国收益分配制度的创新必须充分考虑人力资本产权地位,建立以人力资本产权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力资本研究仍没有跃出西方研究思路的限制,使得人力资本研究缺乏从制度角度对其形成和配置体系的完整研究.深入分析其根源,是因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尚未真正纳入跨文化、跨学科的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忽略了人力资本发展的非经济因素分析和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的产业结构主导的现代世界,能够从事原始创新的人力资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程度和国家的强弱。为此中国需要加强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制度建设,其内容大致有: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社会共识建设;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建设;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组织制度建设;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信用制度建设;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培育制度建设;原始型创新人力资本的文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力资本及其制度的契合为切入点 ,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制度绩效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人力资本积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和突破口 ,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受制于制度的约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是相对丰富的 ,但正式制度短缺与非正式制度短缺仍然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 ,实证调查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增强教育法律制度供给 ,创新经济制度 ,加大教育投资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形成人力资本开发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理性经济人在我国知识产权行政处罚制度中的选择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制度内不同行为主体的制度偏好、行为策略和效用追求,提出了以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增量的总体效率作为判断制度优劣的标准.并认为.以特定时期内优先确认的群体利益为核心对知识产权行政处罚制度进行制度安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选择途径.最后.文章以上述标准考察了我国现存知识产权行政处罚制度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并在阐释阻碍和推动制度变革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知识产权行政处罚制度进行制度选择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秩序的调整与变迁显著表现为主要大国间的国际制度性权力竞争,中美国际制度性权力竞争将决定国际秩序的演进方向和方式。国际制度策略体系是中国在制度竞争和秩序变迁中维系自我发展和维护国际体系稳定的关键因素。国际制度策略体系包含存在逻辑递进关系的三层内容:国家处理与国际制度关系的策略(创建、进入与破坏)、国家通过国际制度建立国家间关系的策略(利他、合作、诱陷、强迫和排他)、国际制度间关系的策略(互动、竞合与对抗),三个层面及其具体策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工具对中国的国际制度策略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应通过“改革—创建—退出”三位一体策略进一步完善与国际制度的关系,更全面地考虑积极和消极的制度方略,更加清晰地确立和传播其和平导向和合作导向,但并不完全忽略强制性和冲突性策略的制度性权力观。中国国际制度策略体系的构建将极大地有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秩序的和平演进。  相似文献   

18.
论制度性弱势群体及其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宇光 《学术界》2006,2(6):164-168
制度性弱势群体是指在制度安排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生存与发展处境需要依靠政府给予特殊保护以改变其“弱势”状况的人群。弱势群体问题根源于我国社会转型期背离正义原则的制度偏失。解决制度性弱势群体问题,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从合乎正义的制度安排秩序出发,实现制度公正与制度倾斜的有机结合,为保护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就其实质而言,是国家控制农民经济权利的一种制度形式。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起着矫正传统体制对农民经济权利的强制性控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如果说,实行家庭承包制是农村改革的第一次制度性飞跃,那么,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则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次制度性飞跃。只有完成这两个飞跃,才有可能在解决农民生存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农民的发展权,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20.
顾海兵 《学术界》2006,(6):256-260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多只是满足于操作层面的研究、就事论事的研究、短期性问题的研究、局部性问题的研究,而特别缺乏超前性的研究。所谓高等教育的超前性研究就是制度性研究,即制度教育学研究。文章以中国科学院的章程为案例说明如何进行制度教育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