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品已被证实为目前最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并在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迅猛发展。本文通过信用衍生品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分析中国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现实条件以及面临的障碍,提出发展中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由次贷危机论信用违约交换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爆发危机,其影响波及全球.信用衍生品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信用违约交换作为信用衍生品的表现形式之一,被称为次贷危机之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又一个"黑洞".现阶段,欧美等金融监管机构正试图通过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规范信用等级评价机构、建立统一结算所等法律手段,对信用违约交换加以规制.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的相关立法与实践,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信用违约互换合同(CDS)是一种在许多国家非常流行的金融互换协议,该协议中规定合同卖方将赔偿买方的贷款违约或其他信用事件.信用违约互换合同存在诸如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缺乏清算系统等缺陷.但是,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款金融产品对于活跃金融市场有其特殊的优势,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也不无启示.市场环境对于信用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要尊重市场规律,优化政府监管;信用评级机构对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凡,要积极促进我国评级机构健康发展;在合理的清算系统下投资者可以分析评估风险,应建立规范合理的清算系统.  相似文献   

4.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防范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可以用做分散,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它在设计理念、交易规则和风险收益特性方面都与传统的衍生工具不同,这种新的衍生产品为我国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探讨了社会信用立法的现状.然后着重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了社会信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指出只有通过法律的规制,才能使得制度化的信用信息传递机制发挥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信用立法的现状,给出了现实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据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仅凭传统私法领域的理论,难以针对数据安全进行有效法律规制。本文将数据安全问题置于信用视角之下,明确信用规范在数据安全法律规制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法律规则的融合中起到指引作用,在法律的具体实施中起到基础工具性作用。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数据安全立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安全立法价值的确立,明确数据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应当以信用为切入点,依托信用体系的运行特征,为数据安全问题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7.
8.
金融危机后,美国立即对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了全方位的改革并延续至今,然而,美国的改革并非充分而富有成效。造成改革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改革的目标,即声誉机制的激励与约束效果遭到抨击;二是改革的基础,即披露主义面临理论和现实障碍;三是改革的重点,即法律责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9.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公司信用能力的指标化反映,其作为公司发行债券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能够起到控制整个债券市场风险的作用.我国的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预测.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主要债权人监控下的信用评级制度,规范行业信用评级.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在信用消费,即个人信用制度、风险防范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民众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大力发展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等都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代金融市场的重要风险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全球债务规模急剧扩张、作为信用主体的商业银行危机四伏、金融衍生品交易快速膨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此外 ,新的债务主体不断增加、新的金融交易品种不断推出等都使得整个社会的信用风险增大了。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 ,需要我们对信用风险的测度与管理重新进行定位 ,以防范信用风险 ,保持经济与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陶娟 《阴山学刊》2007,20(3):84-86
信用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要实现信用权,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法律建设:将信用作为信息予以公示,以实现信用的价值;将信用与主体资格挂钩,信用度的高低将决定信用主体能否从事某些活动;建立健全信用风险机制;完善信用法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改革趋势及中国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传统金融衍生监管体系的制度缺陷,即金融衍生市场发展与证券监管体系的"三重不匹配".在后次贷危机时期,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系面临重构:从伦敦峰会到多伦多峰会,G-20已经将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改革作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改革的重点.为适应次贷危机后的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趋势,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和监管模式构建,包括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有序发展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市场透明度、结算制度建设、监管协调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用人单位基于劳动者对其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规章制度,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而受到处罚后易导致对举报者的打击报复。依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着眼于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探究用人单位报复性行为表现方式及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与实证的方法,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的程序完善、赋予并有效保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异议权和明确与强化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对用人单位报复性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摘要,以电信资费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比较,阐述了我国目前电信资费存在的问题 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趋势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6.
免检制度及其<办法>的设立旨在规制"重复检查",但重复检查、地方保护并非制度缺失问题,用立法代替执行是南辕北辙之举.免检制度及其<办法>被废于"奶粉事件",因事而废,遗留公平、稳定、法律真空间题无数.免检制度的短暂命运及其<办法>等行政规章的频繁立废不仅增大了立法成本,最终导致的是国家公信力的降低和法律信用的贬值.  相似文献   

17.
个人所得税占我国税收收入比例逐年上升,但现存的个人所得税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完善个人所得税立法,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监管,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网购诚信危机引发的伦理思考——以淘宝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阴山学刊》2011,(5):113-116
一系列以"网购诚信"为题的会议于2011年屡次被召开,这折射出网购诚信危机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日益凸显的问题,构建网购伦理不仅不可回避而且刻不容缓。但是,那种只关注如何让网购双方自由参与并尽可能展开公平竞争的网购机制,而忽略网购行为主体的研究视角,对我们深刻认识并剖析诚信失范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导向性失误。诚信缺失,不是网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思潮对国内理论界影响颇大。本文通过对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组织文化三个层面的分析指出,西方行政改革中广泛存在的对现代官僚制的批判言过其实,官僚制依然是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中国行政由于传统的惯性及其它历史原因,总体上仍处于官僚化不足阶段,因而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别的,而是在适宜的范围内,建构现代型的官僚制。  相似文献   

20.
许凌艳 《社会科学》2008,38(1):85-92
金融衍生产品和混业经营的发展对以金融组织机构性质为标准而形成的传统金融监管模式提出挑战.旨在有效解决金融业混业经营格局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依功能性监管规则而形成的统一金融监管模式及制定资本市场统合法的金融法改革方兴未艾.我国应积极应对"金融监管现代化"的全球趋势,尽快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和谐生态的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上,建立和完善牵头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