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移情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备受关注。由于交际双方语言、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不同,常常因为移情缺位或移情过度而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鉴于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为发挥文化移情的正能量,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语感体验,激发文化移情意识;超越本土文化羁绊,自觉进行文化移情认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偏见,提升文化移情能力;加强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移情障碍。  相似文献   

2.
文化定型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某群体或民族对他群体或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和行为的概括性表达,或叫固化的、简单化的看法.一旦文化定型与客观实际相吻合,它就对跨文化交际起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认知环境的限制,文化定型不一定和真实的情况相符,这就容易给跨文化交际造成障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就文化定型的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超越文化定型以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挖掘跨文化交际失误的认知根源.跨文化交际失误主要包含语言认知失误和文化认知失误,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认知能力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跨文化教育采取的多是一种静态的顺应目标语文化的模式,难以适应全球化进程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形势.跨文化教育应遵循了解、理解、评价和运用的原则来培养交际者的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强调跨文化交际的多元性、动态性和互动性,构建一种动态的、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符号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和文化传递的载体入手,着重阐述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受文化认知和语用推理原则的影响,从而影响交际的效率。这是因为人们的文化认知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并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值所致。此外也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Grice的合作原则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与日俱增,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也随之在许多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认知科学中的图式概念作为基础,结合中国文化图式的特点,找出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认知根源,了解影响跨文化交流的中国文化图式,使交流双方达到消除误会畅所欲言的交际佳境。文化图式的理解不仅可以提高交流的效果,更可以建立民族和文化和谐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哲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视角 ,对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与美学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深入分析 ,论证了建构一种或多种与当前认知科学理论和多元文化语境相适应的美学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 ,为跨文化交际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语境中美学原则的重构提供理论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语境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语言语境的认知、文化语境的认知以及社交语境的认知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认知文化图式对英语谚语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文化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带有文化色彩和认知心理特点,是人们赖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而谚语就是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运用的语言,它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知文化图式下谚语具有可理解性。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图式的差异,谚语的认知理解变成了一个交际双方明示推理以及寻找最佳关联的动态过程,认知文化图式影响和制约着谚语的认知理解;而谚语理解成功的关键则需要认知文化图式有效的共享和建构。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解、误释和交际失败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是基于文化的差异对现实世界的建构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种族中心主义、文化原型、认知偏见及社会身份等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样,焦虑、不确定情绪、感觉不公、偏见及其他消极的情感反应以及它在跨文化交际接触中也会产生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培训来消减。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文化则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在人文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在其语言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论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在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词义民族性表现形式展开分析,研究了语言特别是词义中具有的明显文化特征,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这种语言上的文化特征对于跨文化交际会造成“交际短路、交际失误、交际障碍”的影响,认真分析、准确运用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及认知特点,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商务环境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和Hall的高—低情境模式为理论指导,以国际商务环境活动中的大量实例,论证分析了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多维度,认为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必须对全球文化的多元性和多维度有深刻的认识,对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的多元文化差异非常敏感,随时调整自身的商业决策、管理行为和交际方式,以适应国际商务环境中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及认知特点,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文化全球化进程也随之飞速发展。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共生以及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世界景观 ,使得跨文化交际无处不在。文化全球化不仅拓宽了跨文化交际领域 ,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还给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站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素质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旷战 《江淮论坛》2014,(3):186-189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虹  冯丽春 《河北学刊》2008,28(3):242-244
隐喻和文化是不可分隔的,对隐喻的准确理解要求理解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认知能力。从隐喻意义的来源入手,能够找出隐喻与文化的三种对应关系。探究隐喻意义来源同文化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而且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更好地认知文化的本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交流、非语言手段的运用,以及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几方面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信息输入的重要性问题。作者列举了大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旨在进一步说明,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异域文化的角度去体会和认识对方的情感,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这样,来自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干扰就可以预防和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顺畅进行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理解与西方人对中国交际文化的误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跨文化理解过程中文化误读难以避免。西方人对中国交际文化常产生误读,误读的根源在于西方人用他者的眼光观察中国交际文化,并用西方文化的标准对中国交际文化进行重构。这种误读可以看成一种异解,成为重新认识中西交际文化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