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以南京市A区村改居社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征地使得一些农民获得城市户口,被动性地适应城市生活.城乡在空间上的对立嫁接到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与市民身份的对立上,加深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冲突.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生活空间的改变无法代替其行为和心理的完全转变,适应城市生活是个长期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角度调查和分析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状况以及这一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特殊群体在城市生活中所具有的特征.并就促进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一类,其居住安置模式主要有原地安置和偏远化安置两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地安置区的失地农民与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相比,征地拆迁之后的社会适应程度更高,前者在就业机会以及实际就业率方面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自身目前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交往方式更接近于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城市认同感也相对较好.而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较为突出、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下、社会交往受限制、心理上的城市认同感较差.显然,不同的居住安置区位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社区混合居住的安置模式,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和生活困境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3.
就我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而言,不应当只是将由市民所构成的社区视为建设的主战场;也不能只是强调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在城乡统筹发展大格局之下,失地农民卷入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且卷入程度很深.建设“国家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覆盖以及居民利益表单元”的城市社区,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社区形态以及社区所发挥的特定功能都应当被毫不犹豫地予以关注.随着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步入深水区,当前失地农民在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发展瓶颈”.如何借助城市社区建设实践解决失地农民城市发展诉求满足的问题,文章以聚居型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具体分析,并基于发展性视角提出了“社区重建”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因城市化而完全失地又被集中安置在城市居住的失地农民,在经由居住空间、行为空间、乃至心理空间的置换后,他们的城市生活经历就既不同于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融入",也不同于城中村村民对城市生活的"再造"。与这一群体市民化过程相交织行进的是失地农民城市生活空间的重构。"社区重建"是一条立足于发展性视角,针对集中安置完全失地农民重塑城市生活的可操作性思路。失地农民的社区重建如果由"可能"而成为"可行",那将是"社区发展"在中国本土化实践的重要经验,也将是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能有所"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与征地、安置房相联系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因征地引起的农民拆迁,比之旧城改造引起的市民拆迁,问题更复杂,矛盾更尖锐.因为它不仅涉及住房问题,还涉及生计问题.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生计的基本条件.所有这些,都涉及安置房的安置模式与安置房的建设模式,以及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征地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乡社区的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这一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缩小直至完全消灭城乡对立的过程。通过城乡融合的方式来解决城乡对立的思想,是恩格斯最早提出的。所谓城乡融合,并非是要消灭城市或乡村的具体形态,而是要通过城乡的协调发展,以求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  相似文献   

7.
高永久  郝龙 《新疆社会科学》2012,(6):128-133,164
在原有的农村社区快速转变为城市社区的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却并未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更新,这种认同断裂现象正是阻碍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认同更新维度出发,根据社区成员的社会适应力差异,构建出秉持"最优更新"观的突变式的认同重构(强适应力)与旨在实现"最大可能更新"的渐进式的认同变迁(弱适应力)这样两条实现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社区认同与社区类型相匹配的可行路径,以期增强这一部分群体对城市生活的融入程度。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社区融入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包括经济生活的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融入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等.社区融入的过程是通过社区支持来实现的,社区支持作为一种新的支持力量,正向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区构筑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平台、生活支持平台和精神支持平台,可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本底支撑。但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困境:被动城市化滋生了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拒斥性认同;集中安置解构了失地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社会比较产生的挫败感消解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认同;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阻碍了失地农民对城市的情感认同。破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急需建构失地农民对城市的社会认同:一是要千方百计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二是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居住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是要建立失地农民心理疏导机制,重构失地农民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四是要多措并举重构失地农民新的社会交往网络。  相似文献   

10.
城郊农民社会资本模式解析——以成都城郊农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英 《天府新论》2007,(6):49-52
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本的特殊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有互助、信任、社会准则、共享、参与以及关系网络等等。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与城市市民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模式,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近郊的农民在现代城市文明因子的浸润下,其传统社会资本模式发生了解构。城郊失地农民目前的的社会资本状况难以为其市民化提供足够的支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群体性不足制约着他们向市民的完全转型,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重建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城郊失地农民只有在努力完成自身社会资本重建的过程中,即从血缘、地缘型的传统社会资本过渡到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现代公民型的社会资本,才能逐步转化为真正的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不仅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而且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地利用城市弱连带的社会网络.本文重点讨论人力资本、连带关系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失地农民拥有较高的为城市生存所需的人力资本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社会的弱连带网络时,失地农民才能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才能在认知以及行为上逐步适应城市生活.因此,对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为城市生存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失地农民提供更方便的城市社会网络服务无疑有助于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进而有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衔接与协调: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换保障"是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它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弊病日益呈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则成为能否建成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一般模式的回顾,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与公民无偿享有基本生产保障权利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参加相协调,与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因此,需要逐步取消"土地换保障"模式,将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赵爽 《中州学刊》2007,(3):121-124
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丧失基本生产资料的失地农民,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二元用工制度”和现实存在的“城市二元社会”使失地农民失业并且缺乏基本的就业保障。当前,失业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着制度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为失业失地农民市民化提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保障和相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市民化中的文化不适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熊联勇 《天府新论》2008,(6):110-112
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政府主要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权益,而市民化中的文化不适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后,失去了原有乡村生活的诸多自由,难以寻找到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感觉精神生活贫乏,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并产生身份迷茫感.这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不利于城市化的进一步推动.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下,政府应履行良好的文化服务功能,切实关心失地农民的文化权益,充当失地农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呵护者.  相似文献   

15.
张慧  李诚 《学术探索》2014,(7):62-67
失地农民在城市化适应的过程中,并非简单地只是身份的转变,更意味着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彻底改变。失地农民在城市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文化价值观的不一致和心理认同感不强以及内部之间存在各种利益博弈。从昆明市第一个回迁房小区Z社区的村民来看,失地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是一种内在式的需求,即是否要变成城市人,关键是在农民自身内在需求的驱动下而决定的。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在各个场域灵活变通地实践着各种惯习,在不断建构着自身的社会网络的同时也在不断建构着自身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成为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的失地农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身份隔离、土地产权制度不合理、政府缺乏科学的城镇化管理理念以及失地农民维权能力弱小等原因,失地农民面临着土地财产权利受到削弱、政治参与权利被虚置、社会保障权利受到不公平对待、文化教育权利受限制等权利保障困境。在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利,必须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转变政府主导城镇化的理念和方式,建立失地农民土地收益分享机制,促进失地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17.
贾荣静 《中文信息》2013,(9):158-158
安置房的建设不同于商品房,它有确切的目标、具体的套数和精确的面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拆迁住户住房需求。正因为如此,安置房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在满足建筑功能性要求的同时,更要满足安置房的经济性要求,要有效管理全过程,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开发成本。本文主要谈谈对安置房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徽州社会科学》2009,(12):I0002-I0002
社屋前社区位于市中心城区屯光镇,南依新安江,西迎天都大道,205国道穿境而过。近年来,随着城市东扩和“十大工程”新安江延伸段的开发,辖区内基本建设口新月异。社区两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党建为龙头、以共建为纽带、以居民满意为准则,使社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巾,社区全力服务新安江延伸段的开发,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建设了环境舒适优美的泉源坞安置区和在建的小夷坞安置区。目前,已有80%的居民入住新区,拆迁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高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异常突出。本研究以失地农民聚居的城中村为例,发现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致命残缺,难以成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主要依赖的条件下,由农民的自组织方式所实现的社区保障,能够为失地农民提供一种替代性的问题解决路径。而且,由于我国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在相当时期内仍然还有困难,因此,城中村失地农民所依赖的社区保障及其城市化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失去土地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迁,他们中的许多人徘徊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城市化浪潮中被边缘化了,成了新的弱势群体.社会建设应该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建立社会组织帮助他们度过征地后的生计问题,在社会管理制度上给失地农民相应的权利,促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并提供社会服务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