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4):30-31
当村里年轻劳动力都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寻找发展机会时,凤凰县禾库镇帮增村和雀儿村的龙加福和吴开伍却选择留守家乡,用青春和汗水来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2.
在内地人口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引导地方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积极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恩施州于1992年在利川县谋路乡召开全州劳务输出现场办公会,第一次把“劳务经济”作为与农业、多种经营并行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来抓,经过10多年的培育与发展,按目前统计,全州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约为44.73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14%,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4.35%,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本文拟运用笔者2005年8月在湖北省恩施州的最新调研成果,对恩施州地区发展“劳务经济”进行系统的分析,并…  相似文献   

3.
跨省婚姻与粤北农村文化变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是现实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把家庭、婚姻作为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 ,观察研究它们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本文试以粤北南雄两个村子近十年因青年外出务工而出现大量的跨省婚姻为例 ,在人类学的框架内讨论其特点 ,成因及对当地乡土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富民政策让土家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生快富后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春佳节,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农村以"三新"庆佳节。一新:农民举办运动会。农历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在采花乡白溢坪村村委会大楼前,一场由农民自费举办的农民文体活动拉开了土家山寨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序幕。此次别开生面的活动由该村外出务工  相似文献   

5.
朱茂静 《民族论坛》2011,(6X):61-63
根据对四川Y镇农民的调查,从事的职业不同,中国农民分化为传统农业收入和乡镇企业务工农民、从事乡村管理的农民、外出打工的农民、个体户或私营企业主农民等四类职业群体。这四类职业群体农民在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休闲与交往方式上出现了差异,但是超过一半的中国农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当地基层政府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应考虑到农民生活方式差异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瑶族村落--广西田东县L屯的剖析,揭示了外出务工对民族村落通婚圈的影响.认为在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人们的交往范围非常有限,方圆不过几十公里,因此村民通婚的范围非常狭窄.在外出务工成为一种潮流之后,村民们走出大山,到各地打工,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于是人们交往的范围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通婚的范围也逐渐增大.较之30年前,民族村落的通婚圈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内卷"和"扩大"并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外出一人,可以致富一家;外出一户,可以带动全村,只有走出大山,面向大市场,才能挣大钱,过上好日子。”这是外出务工农民的亲身感受!  相似文献   

8.
童星 《中国民族》2008,(9):97-97
杨宝虎现年42岁,高中文化程度,家住同心县王团镇联一村。自2000年以来一直带领本镇劳动力外出务工,2004年取得劳务经纪人资格证书,2006年2月注册成立了“同心县宝虎劳务中介公司”。 杨宝虎曾经是同心县麦芽厂的一名企业工人,下岗后,一个8口之家生活顿时失去了靠山,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怎样才能从困境中走出去呢?常言道“做人难,创业更难”,为了摆脱困境,他毅然走进了外出打工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9.
对民族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大批涌入城镇打工,这些进城农民在为城镇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农民务工工资的拖欠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笔者对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邵阳、永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出打工民工较多的地区初步调查显示,目前拖欠民工工资金额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阻碍农民增收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从调查掌握的现实情况入手,试图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一、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1、直接原…  相似文献   

10.
石一婷  马尚林 《民族学刊》2020,11(5):19-25, 131-132
目前,在凉山彝区,外出务工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许多家庭通过外出务工脱贫致富。在当地无力承担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正确认识彝区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性非常必要。为此笔者对四川凉山的冕宁、盐源等地彝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寨通过田野调查方式,了解当地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措施。应该建立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支持系统,继续不懈地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作。继续加大各级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竞争力。加强法制教育,促进用人机构和彝族群众增强法制意识,依法促进彝族务工者的城市融入。进一步强化乡镇劳务开发工作体系建设,加强跨区域合作,倡导有序输出,规范对劳务经纪人的管理,强化劳务培训质量,提高彝族务工人员素质,保护彝族务工人员的合法益。  相似文献   

11.
石方军 《民族论坛》2006,(12):12-13
农民自身的发展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我国农民现代化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意识与公共参与意识、对教育和职业的期望、对社会变革与新经验的取向、消费观念、效能感、对宗教习俗及家族观念的看法、与大众传媒的接触及信息获取、时间观及对计划的看法、对妇女权利及节育的看法等。我国当代农民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主要有外出务工、外出经商、大城市经历、就地进城等。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春节刚过,一批批农村青年纷纷扛起背包外出务工了,仅我们村就有数十人.外出务工能挣回钱,固然是好事,但在"务工热"的背后,却潜伏着土地荒芜的危机.务工青年中,有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几个自然村的调查,随着劳动力外出,村落空心化表现为村落社会网络的断裂,特别是村落中强社会网络断裂的可能性更大,中青年社会网络、男性社会网络的断裂更为明显。空心化虽然与农民外出选择的机会成本有关系,但同时也与社会身份选择有密切的关系,对青少年而言,尤其是如此。这对当前空心化村落社会网络的恢复和重建思路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民进城务工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临夏州农民人均占有资源的绝对数小,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农民向土地要收入,增收困难,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的重要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15日,我们在海原县树台乡大嘴村大岘自然村看到,35岁的东乡族村民马俊元竟然有五个孩子,四女一男,大的14岁、小的6岁。而他本人则有兄弟姐妹七个,排行老三。去年,因为家里孩子多,他没有外出打工,全年的总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他家如此的境况,在全村算得上是最困难的了。当然,目前在当地像马俊元这种有五个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数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涌入这里。他们在成为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同时,也成为了他乡的新人。从当初的只身外出务工,到如今的举家外迁安身立命,故乡和他乡,家中的父老、陌生之地的谋生,还有对未来的期许,身处异乡的农民工原本带着浓郁乡土风味的生活习俗、带着深情眷恋的思亲怀乡情结,在延续中又不断发生着渐进式的变化,渴望并适应着融入新的城市环境。困惑、迷惘,追求、期盼……这个农民工群体尤其是外来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一对婚外情人在女人斩钉截铁地提出分手时,男人突然眼露凶光,摸出身藏的匕首,丧心病狂地朝女人身上猛刺17刀。女人当即丧命,男人也命丧刑场。这起轰动当地的杀人命案给人们留下了沉重的思索……外出打工的少妇投入他人怀抱梁小莉,1970年出生在湘西南会同县堡子镇上访村一个农民家庭。20年后,当小莉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时,父母将她许配给毗邻的靖州县太阳坪乡农民明传彬为妻。婚后,小两口生育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拮据但平静。转眼到了1993年,外出打工的浪潮席卷了湘西南。经不住姐妹们劝说,梁小莉抛夫别子,来到了…  相似文献   

18.
我叫温小琬,今年14岁,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家一共四口人,奶奶双目失明,常年卧病在床,爸爸外出打工,家里的生计仅靠妈妈一人支撑。为分担妈妈肩上的担子,我主动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国家民委863科技推广项目地之一——湖北利川的调研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给出收入结构与销售渠道、技术困难解决方式、希望信息服务等多个反应信息化发展的变量间的交叉列联表,统计结果显示:收入来源为种植养殖业的农户中,56.4%的农户产品销售选择公司销售,另外,调研地农户都很少选择网络销售和超市销售,不同收入结构的农户,技术困难的解决方式有所不同,希望获得的信息服务也不同,农户外出务工可能比较盲目,很少利用一些信息途径来寻找外出务工机会。因此,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互联网络信息方面的建设,也要加强用工信息方面的宣传,以便于有效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西海固地区气候干旱,水源奇缺,以农业为主又兼带牧业,农作物须依靠水生长,牲畜需饮水,人需用水,因此,水资源对当地居民而言极其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随之减少,又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不能开发利用地下水,因此,当地居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雨水上,从而产生了求水文化,通过在泉里祈雨以及到拱北"要雨"这两种形式来达到降雨的目的。近几年由于退耕还林、移民搬迁以及政府"引水上山"政策的实施、外出务工以及经商等使农业不再成为当地居民唯一的生计方式,从而求水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消失的记忆。求水文化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日渐消失,与当地的环境、技术条件以及生计方式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文化,而求水文化就是当地回族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