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并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动机理论.运用伯纳德·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针对目前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现象,制定了成败归因调查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其不当的归因方式有关.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归因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归因,以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2.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立足于在心理学的层面上,从归因偏差这一独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和审视管理决策。在管理决策中,若能对所发生的事情、出现的结果作出理性、客观的归因判断,则会提高决策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归因理论是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是目前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归因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针对当前大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对维纳的归因理论在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树立英语学习信心、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学习归因是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其后行为的重要因素 ,进入 90年代以来 ,学习归因成了我国教育心理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对师专大学生考试成败的归因进行了调查 ,并对比维纳理论及他人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他主义行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阐述了利他主义行为的本质,从理论上对利他主义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目前对利他主义行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解释有以下五方面:移情、道德判断准则、自我归因、社会道德敏感性、个性品质。最后探讨了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意义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认为,利他主义行为研究在坚持理论探讨的同时,应面向社会实际,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增加社会中的利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6.
不管从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青少年健康行为发展都至关重要。而作为人类进化中的典型任务,亲代投资在青少年行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风险敏感理论和生命史理论为解释亲代投资在青少年问题行为中的作用提供了独特视角。人类的决策离不开生命史历程,因此,父母的童年环境、经历和贫穷可能通过亲代投资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本文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探讨亲代投资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减少问题行为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汀创立的言语行为理论将日常行为学派的理论推向高峰,而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则进一步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他从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角度对语言意义进行研究,为解释言外之意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认识方法.文章从言语行为的哲学渊源入手,探讨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分类及其语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考察语言交际行为,并对认知语境、程序制约及最佳关联等概念做出了独特的解释,为人们了解和认识第二语言学习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实践表明,归因理论适应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师生合理运用归因理论,可以确保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和激情,克服语言自卑感和习得无助感,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努力做到正确进行成败归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他们客观地自我归因,使他们建立并维持对英语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被动式"为"主动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理论的发展,市场中不断出现的非理性行为使人们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质疑日益加深。行为金融学从一个新的视角对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对投资者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经典金融理论及行为金融学进行了阐述、分析、比较,并且用行为金融学对当前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进行了解释,使人们对行为金融学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是两种不同的但又可以相互补充的语言理论。语言学家对于英语和汉语中许多用一种形式间接地表达另一种功能的语言现象,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属于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是由于言语语气与言语功能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则认为这是由于说话人的字面之力和言外之力不一致而产生的。两种理论在解释时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自7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不少的心理学家运用这个理论,进行了较多的实验研究。现就韦纳的归因理论谈谈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以就教于同行专家。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而归因理论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信息理论。这个理论在1958年首先为海德提出。海德把人的行为的原因划分为两种,即内因和外因。前者称为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分类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也是当今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言语行为分类则是言语行为理论中最早为人们所关注和感兴趣的论题之一.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根据各自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言语行为作了种种分类尝试.这些尝试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言语行为本质属性的认识,为研究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及其习得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众多分类尝试中的几种主要分类理论的述评和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勾勒出言语行为分类理论研究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管理层是先行动者,而股民群体是后行动者,针对这一动态不公平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对我国的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作一理论解释,这一模型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释前期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得出“国有股减持悖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在采取环境行为时不是完全理性的,他们是有限理性的环境行为者。从社会成本和长期效用出发,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是指那些破坏或不合理利用环境的行为。造成农民非理性环境行为的原因,存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解释角度,如以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为解释视角,这些行为是农民自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本身三者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行动者及其环境行为博弈:城市环境问题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社会行动者的环境行为之社会学意涵及其主要特征入手,通过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类相关行动者之间环境行为博弈过程的分析,可以揭示环境行为与城市环境问题的关联,进而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语用行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以来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哲学理论之一,言语行为理论在人类认知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部分——语用行为——产生的哲学背景出发,通过对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语用行为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探讨,从语言哲学的视角研究语用行为的发展历程,指出对语用行为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语言学所主张的意义的概念,推进了传统的语言哲学研究,并且对心智哲学、语用逻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行动-结构”理论对体操发展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代体操运动员的参与行为不同。以社会结构转型为基础,比较分析不同年代体操运动员的参与行为,以“社会行动-结构”为研究视角能解释体操运动员参与行为的转变,以此提出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应制定符合社会转型的对策、体操运动员等应积极适应社会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理论。归因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恰当的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批判"既是一种研究视角也是一种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坚持主观和客观、行动者和结构的互动分析,这种分析视角使得传统媒介批判理论中的文化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歧得到弥合.在新的理论视角之下,媒介批判理论应当使媒介具备批判并建构社会的力量,因而构建批判性媒介成为必然.吉登斯的建构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媒介批判理论概念的模型化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把因果回路、概念模型、层次分析相结合,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地区性媒介和全球商业媒介在构建批判性媒介体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将反馈和互动融入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