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乡土素材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乡土素材的适当运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思想教育的功能。乡土素材在"纲要"课程中的运用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它不仅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而且在该课程内容中,与大学生的家乡有关联的乡土素材也比较丰富。备课、上课以及课后作业是乡土素材具体实施的三个阶段,其中各有一些方法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深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乡土历史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有待深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是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有其可行性。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需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了解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乡土资源融入专题式教学,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乡土资源运用于专题式教学的方式可简单分为嵌入式与主体式,相应的讲授方法有粗讲和精讲两种,运用时还要坚持适度性和统一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专题教学能够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开展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行专题教学具体的设置思路。  相似文献   

6.
鉴于近代以来中俄两国、中苏两党之间密切的历史联系和理论渊源,在中国近现代史教科书的书写、阅读和教授过程中,离不开对俄国的理论话语、历史话语和实践话语等话语资源的借鉴与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文本,特别需要多维度借助俄国话语资源,据以揭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生的时代特点、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诠释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重大转轨。此举亦是确保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科书历史知识价值和社会政治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亲身参与和感知,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情感,并把所获得的认知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原则与方法,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养成作为合格公民所必需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新增课程,对其开设的必要性应采取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的哲学反思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开放性的课程教学体系是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系列教学难点较为有效的手段。开放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需要从开放性的教学思想、开放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以及开放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四方面着手,解决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承载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任。"史纲"课程的民族团结教育要注意把历史和现实贯通,理论和实践结合,将民族团结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现有的教材体系之中,着力把我国民族团结的深厚历史渊源讲清楚,悉心将我国民族团结的宽广现实基础讲明白,帮助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较为全面的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结合榆林学院《纲要》课程的教学实践,要进一步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可在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这五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读图时代的全面到来深刻改变了青年学生的认知方式,也带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深度变革。而人类赓续的图像基因、社会的图像化存在、技术赋能图像创作与传播以及图像内蕴的育人功能使高校思政课形象化教学成为可能。立足读图时代青年学生的新特征、新期待,要从厘清视觉图像的效度与限度、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图像素养、加强视觉图像资源库建设、鉴别读图时代视觉图像真伪、构建图像育人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将高校思政课形象化教学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全国大学本科生增设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对于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高校所普遍采用的大班课状况,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就提高课程的有效性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效的课程教学团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间存在共通性,地域文化载体之一的地方志是对国史的重要补充。将地域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具有历史认识论、实践教学和强化国家认同等方面的价值。地域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可以从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途径着手。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肩负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尽管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已然取得不俗成绩,但亦始终存在自身学科定位模糊、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对此,可从增加《纲要》的吸引力着手,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试模式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教学效果是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改革的新热点之一。文章从走出误区,充分准确认识“纲要”课程性质与目的;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吸引力;改进教学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利用专题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学效果是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改革的新热点之一。文章从走出误区,充分准确认识纲要课程性质与目的;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吸引力;改进教学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利用专题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应该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其他材料为辅,课程结构体系以一条线索为主、四条线索为辅,课堂上以学生自主求知为主、老师灌输知识为辅,课程考试要以学生的主现理解为主、对客观事件的记忆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