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文性的特点。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我在理解和挖掘《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性素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一、理解人文精神的涵义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人的身体素质、精神品格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放在首要地位。那么,《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习作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可农村儿童由于受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影响,往往对作文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语文课程应该显现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借助语文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相似文献   

4.
建设人文校园,是学校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系统提出建设"五个校园"的要求其中任务之一.笔者现对学校人文校园建设活动进行了一些工作探讨,得出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创建人文校园成功与否,培育人文精神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一、发掘数学中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因此,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珲数学,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远强 《科学咨询》2010,(12):43-43
一.发掘数学中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因此,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理数学,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负数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所谓习作素材,是指在生活实践或调查研究中搜集,积累起来的原始的生活材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料,是形成习作的基础。宋代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写作之前必先下工夫体验生活,积累材料。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那我们该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习作素材呢?总结十多年来习作教学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中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8.
总结现代医学教育背景下对医护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根据高职医护学生的特殊性和人文素养现状探索普识教育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文素质的内涵,老师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杨传兴 《科学咨询》2008,(8):29-29,37
人文素质的内涵,老师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上,不少学生学习上有困难,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问题,诸如学得不好就是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自觉承担和努力完成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从中得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磨练意志,完善人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  相似文献   

13.
人文科学源于拉丁文humanities,意指人性教养。人文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人文主要包括“文、史、哲”,同时包含美学、艺术学、宗教学等。人文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一种了解,是一种学问,是“知道”。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内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它通过人们的行动体现出来,是“体道”。人文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精神。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点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终究是人文社会的基本要素。人文精神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广大教师不妨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的革新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4.
张仕维 《科学咨询》2004,(14):35-3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自觉承担和努力完成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从中得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磨练意志,完善人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专业学习而轻视人文素质培养,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匮乏,特别是高职理工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堪忧。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技术人才需求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备受关注。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办学信誉,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教育,本文就高职理工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培养途径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先炳 《科学咨询》2007,(12):35-3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的特点”。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的突出地位,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导向,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不但应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而且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岩 《办公室业务》2013,(19):129-130
本文就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出看法。从图书馆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素材、如何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开展多样活动帮助学生理清素材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图书馆可将此作为长期工作来完成,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葛琳 《管理科学文摘》2008,(22):133-134
多年以来,数学的教育功能着重于数学的科学价值,而忽略了数学的人文价值。人文精神和数学知识像一对亲密的朋友,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本文着重从挖掘人文价值的必要性、人文价值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学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不是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一般的美术技能教育,而是一种修养人性、提高人生质量、深含文化底蕴的教育.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态度.但是,以上目的是要在长期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传统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今天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就是人文精神的现实反映。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重塑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实践、创新性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