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出的新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所实行的按资根本分配有着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二者提出的理论依据不同,二者在社会分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二者实施的价值目标取向不同。  相似文献   

2.
按资分配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本文作者认为,按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作用范围的扩大,从而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收入,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与此同时,全体社会成员收入中的按资分配所得的存在与增加是共同富裕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按劳分配原则在我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分配形式,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又正在被多种分配形式所取代。为此,分析按劳分配的空想性,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坚持劳动价值论与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的理论来源和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也不表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分配理论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价值创造方式不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价值分配形式则要受社会所有制形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应当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使收入差距不至于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剩余分享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阶段社会主义中按劳分配并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而宜理解为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劳者有其股只不过是劳动者分享经济剩余的形式之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点在于按劳动力产权分配.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分配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按资分配是资本主义的公平,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公平。平均主义分配或按资分配是造成公平与效率之间产生矛盾的两个基本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才能消除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消除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7.
按资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按资分配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中剥削性质的部分会影响社会公平,在实施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做到既积极,又稳妥。  相似文献   

8.
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容出发,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2)按劳分配要借助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把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动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3)按生产要素分配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保证劳动者和投资者合理合法的物质利益;(4)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既要注意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通过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创新收入分配理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10.
论知识经济中收入分配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素产权是收入分配的依据,社会经济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的更替必然引起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因素,资本雇佣劳动的格局将最终由知识雇佣资本的格局所替代,整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将从保护资本所有者利益为主向保护知识创新者利益为主转变,按知 识分配的原则将最终得以实现。而知识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按知识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分配原则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的差异不仅会加大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会引起地区和个人收入差别的扩大。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地区收入差别的影响,并提出了在缩小地区收入差别进程中,中西部应该在人力资本方面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社会各阶层总体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贫富悬殊的问题.研究目前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的影响问题是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目前的收入分配仍然存在着失衡、失范与不公的现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存在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找准措施,着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科学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逐渐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从而根本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就"滴流效应"对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证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滴流效应”认为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会滴落到穷人身上。但理论和实践证明,“滴流效应”并不能使社会财富自动地从富有阶层流向低收入者。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不能依靠“滴流效应”的自发作用,应通过增加财富、转移财富、依法遏制非法收入、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等措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对青岛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1990-2011年青岛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运用SPSS软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的青岛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不能回归至合理水平。青岛市农民的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与转移性收入,缩小青岛市城乡收入差距、增加青岛市农民收入需要做到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后,我国收入差距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平台期.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倒N型轨迹,但降幅趋缓甚至再次扩大;财富占有差距迅速扩大,财产收入差距的贡献增加.综合来看,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存在不确定性.当前缩小收入差距,既有有利条件,也受到约束制约: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但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议价能力仍受全球化约束;要素流动正在由集聚转向扩散,但扩散效应对空间发展格局的改善受到市场不完善的制约;国家发展战略更加平衡,但公共服务投入分布不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财富占有不平等的马太效应未能得到遏制.新时期,应坚定不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加大再分配力度;坚定不移深化对外开放,并发挥"成长红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然而也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文章阐述了现阶段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82—2012年我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VAR系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贸易开放、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贸易开放之间是“U型”关系,与城镇化之间是“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两个“U型”曲线的右侧,政府一方面应慎行贸易开放政策,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保障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