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运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采用现场实验方法,考察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可以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等院校在加强大学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这是当代大学生创造力的精神动力; 其次要具备广博的学识,这是大学生创造力的物质基础; 同时,还要善于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这是大学生创造力的智慧源泉;此外, 还需培养大学生超人的胆识和勇气, 这也是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冲突是交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冲突的性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破坏性冲突的发生,积极引导和发展建设性冲突,在建设性冲突中通过各种思想激烈的交锋与互相启发,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将自己的创造潜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对河南科技大学在校生创造力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测试中16名创造力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以发现创造力高的成因,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如下建议:学校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平台;老师应当以一个兼容并包的心态去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自学时间;学校提供一些基础设施,让学生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层次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进行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提高教师的素质,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活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一种精神与心智的活动,学生从审美教育活动中获得个体性格和个体潜能的释放与完善,获得一种远比当艺术家更重要的效果,那就是培养了创造力。可以说,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社会效度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创造力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的许多方面;2、经因素分析把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因素,分别是:道德品质,异常人格,探究心理,自主性,才情,内在动力,独创能力,知识经验,发现问题的能力,智力,自强,其中道德品质、内在动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中国大学生所特有。3、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在上述诸因素上创造力内隐观总体差异显著,在各具体因素上内隐观有些也存在不一致。4、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各类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行研究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弹性研究已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其心理弹性的两大影响因素,所以把"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引入到大学生群体中来,探讨其心理弹性,希望能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理工科大学文科课程作为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资源具有特殊的优势的观点,探讨了文科教师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医学界 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大学 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自我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分析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大学生通过自我调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嫉妒、报复、自卑、自私自利、迷恋虚拟世界等心理障碍,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社会及文化的变迁、独特的学校生活、心理特质的差异等原因,应采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等措施来化解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标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心理健康标准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不仅使我们看出统计学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等心理健康标准的局限性,而且有利于更深入地分析解决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利于我们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然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因此,和谐个性应成为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新纬度。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日趋增多,而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心灵伤害,而且对学校和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德育工作者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适应现状,对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应激源、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产生的内外部原因、以及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了各高校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的现状及历史渊源,提出了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因需要受挫而导致的心理冲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心理冲突及调适对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可从情绪调节和环境适应两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一切手段和措施的采用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这一原则,本文就大学生的认识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品质发展及人格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