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迁移·涵化·共生——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特别是价值观念嬗变的历史轨迹为考察内容,探讨处于传统与西化、历史与价值双重变奏之间的华侨、华人如何经过唐人街的文化迁移、土生族的文化涵化及新移民的文化融合历程,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并与现存的西方文化互补互存,进而成功地协调并运用中西两种文化中有价值内容而走向现代化。文章也为正在进行文化选择和文化更新的中国人民展示一个有益的侧面,为认识、评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提供一个经验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侨务公共外交,是当代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核心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对公共外交事业的具体参与和实践。本文将对当前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态度、方式与特点进行梳理,并探讨其参与当前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效果,同时展望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中国侨务公共外交实践的未来趋势与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3.
詹双晖 《创新》2013,(5):107-110
东南亚地区是华侨华人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岭南华侨华人的主要聚集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东南亚华文教育已全面复苏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同时,东南亚华文教育亦面临着严重的教育资源短缺难题。协助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长期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在国际上构建文化软实力须倚重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吴明罡 《社科纵横》2010,25(9):132-134
鸦片战争后,大量中国东南沿海居民移居新加坡,并在那里繁衍生息,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华侨华人社会。新加坡华侨华人因为移民的时间相对较短,爱国爱家思想浓厚,为保证华侨华人社会的独立,他们积极发展华文教育,创办了大量的私塾和义学等传统教育机构,进入19世纪末期以后,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新加坡华侨华人社会在维新人士的带动下,开始创办新式华侨学校,积极发展丰富实用的新式华文教育,保护了中华民族的特性,促进了新加坡华侨华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法国、意大利、葡萄牙三国华文媒体和华侨华人社团,考察浙江籍人士投资创办的海外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浙江形象推介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籍人士投资创办的海外媒体在覆盖范围、媒体类型、话语权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但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本文提出,要创造条件,鼓励浙江民营资本“走出去”投资海外资本,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并借助人缘、地缘优势,建立浙江省内媒体与浙江籍海外人士投资创办的海外媒体之间的对外传播“双向模式”,整合多方力量,发挥出独特的外宣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求》2016,(2)
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年代就关注华侨问题,并引导华侨参与革命斗争。缅甸华侨共产党以闽、粤籍华侨为主干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华侨社会的延伸。缅甸华侨共产党在支援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拥护党的民主建国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影响力、统一战线的生命力和华侨对祖国建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探求》2015,(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走出去"战略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国门,海外华商的数量与日俱增。但华商由于当地及自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原因,面临着许多人身及财产风险,尤其是华商聚集的东南亚地区,多年来袭击华商的事件不断见诸媒体。本文以历史上东南亚地区排华反华尤为严重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为例,通过对华商与其关联群体的梳理分析,从中分析印尼华商群体所需承担的主要风险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每一关联群体的风险特点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减少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印尼华商和华侨华人的人身及财产风险,更好地实施"一路一带"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8.
徐华炳 《浙江学刊》2012,(3):219-224
侨领作为广大华侨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的精英群体,是海外炎黄子孙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锋与中坚.不同的历史环境塑造出不同的侨领形象,其所扮演的角色功能和发挥的作用亦不相同.侨领角色扮演类型虽有政治型、经济型、教育型和文化交流型等之分,但他们在长期侨务实践中凝聚成的,以爱国爱乡为基础,以务侨互助为重点,以创业发展为目标,以坚定爱国观、明确服务观、艰苦创业观和互助社会观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体系,却在华侨华人中产生强大吸引力、公信力和感召力.因此,研究侨领角色扮演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侨领们正确认识与处理角色冲突,推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创新侨务管理,而且有利于研究者总结与掌握侨领角色扮演的具体规律,进而丰富社会学的角色理论.  相似文献   

9.
会馆文化在人类文化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客属会馆是客籍华侨在居住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这一特有的社区文化现象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和华侨社会的变迁,其形式、发展及地位与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历史作用。东南亚地区客属会馆文化经历了“华侨时代”和“华人时代”两个不同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会馆地位有着质的变化,这标志着会馆文化进入更务实、更有深度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世纪后,不到半个世纪,欧洲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发动与参加这两次大战或受大战波及的欧洲国家,人力、物力、财力都遭到空前的损失。其间旅欧谋生和经商的华侨、华人的经济事业,也蒙受严重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下简称“战后”)四十余年间,欧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华侨、华人社会及其经济状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笔者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对浙江省温州几个旅欧华侨最多的著名侨乡调查的材料,拟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下简称“战前”)欧洲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11.
施雪琴 《创新》2013,7(1):12-18,126
东南亚作为中国的近邻,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地区,同时东南亚也是华侨华人聚居的主要地区,如何利用华侨华人开展中国在东南亚的公共外交,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在跨国移民与国际关系互动的框架下,探讨移民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角色与优势;以中国在东南亚开展侨务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历史为鉴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东南亚以侨务为轴心的公共外交方式、特点、效果与局限;新形势下,中国政府挖掘并整合东南亚华社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中国在东南亚促进公共外交的新方式、新媒介、新平台的现状,可为中国政府如何依靠公共外交来塑造中国形象,提升软实力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与其他商会组织一样,海外华人商会的产生是出于经济需求,但对于移民海外的温州人来说,寻求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融入均为组建商会的初衷,并不仅仅囿于经济层面。同时,促使商会成立的华人网络经济活动的需求实质上应归属文化层面需求,民间结社传统和商会运作模式亦是传统文化中信奉"团结、互助"理念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正>全球多国同贺中国虎年春节中国农历虎年春节期间,不少国家的政府官员或出席春节庆祝活动,或发表声明,向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祝贺新春佳节。  相似文献   

14.
"网缘"--管窥e时代人际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朱家骢 《社会》2001,(1):32-35
虚拟社会传统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联系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三种“缘”已远远不能解释和涵盖社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又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互联网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使我们生存的寰宇不断缩小,同时又日趋复杂。各种各样的互动关系,包括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海外与国内的互动,都要求互动主体重新寻求一个人际交往的基本结合点,以适应高度信息化、自动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这个结合点,我认为就是除血缘、地缘和业缘以外的第四“缘”——…  相似文献   

15.
<正>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主要目的就是系统回顾展示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展示华侨华人为推进祖(籍)国和平统一大业付出的巨大努力,进一步调动激发华侨华人关心参与祖(籍)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热情和活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6.
罢贵刊第9期“生命是一种缘”后,思绪万平。旅居英国利物浦的王妙发一生历经了许多风风雨雨,饱尝了种种艰辛与困苦。在旅居海外的千万华人中,王妙发的人生经历是比较普通的,但从他普普通通的生命历程里,可折射出一种人生真谛,一种生命根的存在。这种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传统精神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生命根在王妙发身上得以映现,戚为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根强大精神支柱,激励其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王妙发老人从年青时代起就漂泊海外,后定居英国。身居异国他乡,他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可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澳大利亚政府顺应潮流,逐步软化乃至最终摒弃歧视有色人种族的“白澳”政策,当地华人因此而取得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从50~60年代起,澳大利亚的华人社会和华人文化得以复苏和发展。与此同时,华人也越来越多地溶入当地主流社会,其文化特征和文化模式均有所变化。进入70~80年代,由于澳大利亚在移民政策上转向更为开明的多元文化主义,加上华人圈中永恒激荡着的民族归属感,随着华人社会的日益壮大,华人文化在澳大利亚更得到了空前规模的张扬。  相似文献   

18.
华侨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地遍布华侨文化遗产。华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社会、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和细致的分析,探索了海外上海人社团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社团特征、社团职能活动等问题,力图呈现海外上海人社团的全貌。作者认为移居世界各地的上海人增加,是近年来海外上海人社团蓬勃发展的直接原因。新一代海外上海人社团在世界各地的崛起,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居留国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扩大华人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洁薇 《探求》2014,(1):81-86
华侨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地遍布华侨文化遗产。华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社会、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