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举 《家庭科技》2009,(6):51-51
漏洞1:不提及自身姓名人在说谎时,通常会感到不舒服,因此本能地把自己从谎言中剔除出去.比如,会用"车坏了"代替"我的车坏了",如果总是反复地省略"我",那这个人就有被怀疑的理由了. 漏洞2:说谎者从不忘记同一个人昨晚从离开办公室到睡觉期间做了什么.一般人在叙述时,难免犯些错误,比如说,"我回家,然后看电视,哦,不是,我先给我妈打了个电话,然后才开始看电视."但是说谎的人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因为他们已经把假定的情景都想好了.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有一些同志在谈论人性问题时,不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而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出发来说明社会",错误地把"抽象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笔者拟对"抽象人性论"这种非科学抽象的不正确之处,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同学美淑告诉我,一日,她去超市购物,看到超市角落里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孩站在花生笸箩前。只见老太太迅速剥开一颗内有两粒花生仁的花生,一粒送入孙女口中,一粒送入自己口中,然后坦然地将花生壳重新扔回笸箩。同样镜头,一再重复。美淑说,看打扮,老太太并不像穷人,并且她已经挑了小半车货物;但是,这分明是一个买不起花生的穷苦人的举动啊!她突然心疼起那个小女孩来——这样的"身教",不把孩子带进"精神猪圈"才怪!.另一个故事是从网上看来的,跟上面那个故事差不多——有个7岁的小男  相似文献   

4.
"鬼"在用来称人时,常见于贬义.例如:①刘庭淞这个人,是缠在我身上的一个恶鬼啊.②老板正耐心地等着几人醉鬼自己醉够了再滚出店门.③吹破天是附近有名的赖皮鬼.④浪荡鬼,不说没个正经心思,连路都走不正.再看几例:①这小鬼,真滑头!②这个小丫头,真是个机灵鬼!③"红小鬼",他亲切地喊我.这几例中的"小鬼"、"机灵鬼"、"红小鬼",都是称赞小孩子机灵可爱,是对其昵称,显然用于褒义.  相似文献   

5.
唐纳 《家庭科技》2009,(3):44-44
一天临近下班时,我开车跟老总到某处办事,他下车后我看没有空车位,便把车开到一家开业不久的饭店门前。我刚打开车门,一位保安就迎上前来,笑容可掬地说:"是朋友告诉你的吧,快到这边领停车费。"我以为是我没听清,于是问保安:"是让我缴停车费吧?"保安摇摇头递给我10元钱后说:"以后只要就餐时间把车开过来,保你每次都得这个  相似文献   

6.
感冒发烧是孩子的常见病症,不少父母把发热看作疾病轻重程度的征象,于是每当宝宝发烧时,总是动辄给宝宝退热.专家说,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发烧是孩子对感染的一种反应,是孩子自身"派兵打仗",增强免疫力的自然过程.所以,父母在护理发烧宝宝时,须注意防止犯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7.
"人作为目的"原本应该是一种教育现实,但是真正的现实却往往是"人被遗忘",于是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今天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合理想象和希望--一种教育理想.针对人被异化为金钱和分数奴仆以及"我-它"关系遮蔽"我-你"关系的现状,教育应当做到"把人当人看",珍视每个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适合每个儿童;应当"使人成为人",引领人超越自身,"相遇"在"我-你"关系中.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对合作经济流行着许多的错误观念.其中一个错误观念,就是认为合作只限于生产合作,而把产前产后的合作排斥在外,忽视供销合作.而且,在强行所有制升级过渡时,又把农民的供销合作社"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犯了剥夺农民的严重错误.现在,我们在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时,很有必要认真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重视对农村供销合作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因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永远得不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关心自己.正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关心自己,也就不懂得关爱地球.人类文明因此而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为能走出现代文明的危机,必须破除现代性的三大错误信念--经济主义、独断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破除了这些错误信念,才能实现"人性革命".实现了"人性革命",人们才能学会"关心自己"."关心自己"就是修己进德,就是"觉知自己深处的真实",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以求得平衡".当多数人都懂得关心自己时,地球生物圈就能得到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唐律《名例》篇中,"犯时不知"律疏议所列举的犯罪涉及事实错误问题,但在唐律其他篇目中,应当适用"犯时不知"律的犯罪却不涉及事实错误问题。这表明现代法学中的事实错误理论与唐律"犯时不知"律之间存在着重合,但二者并不等同。实际上,唐律"犯时不知"律律文中的"凡"是指一般身份法,"本"是指特殊身份法。唐律"犯时不知"律适用于身份案件,是一般身份法与特殊身份法产生冲突后的解决规则,而两者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冲突是因为存在着"犯时不知"。对此,唐律"犯时不知"律所提供的冲突解决方法就是在身份重法与身份轻法之间选择身份轻法适用,排除身份重法的适用。因此,唐律"犯时不知"律在性质上属于法律冲突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1.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进行了语文测试。交完卷,我才想起忘写名字了。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中午,来到妈妈的办公室,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同样是老师的妈妈一听,脸拉得老长,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怎么回事?名字都忘了写,竟然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不写名字,分数都没有了,看你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正我婆婆的朋友圈是我见过的父母一辈人中最与众不同的。一般来说,朋友圈里各位六七十岁的叔伯婶子、大爷大妈都在忙着转发"太可怕了""不看后悔""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文章。我爸妈更是个中高手。我跟他们抱怨一句"工作活多钱少",他们给我分享一条《揭秘!国家主席一个月工资有多少》;一起看电视,但凡有个外国人说外语,而我没有马上反应出来他说的是什么,他们就会默默刷一条《还在找借口?  相似文献   

13.
我在没有学哲学以前,阶级观点模糊,认为地主、富农很"老实",不调皮,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说一不二;认为"三种人"不好领导,动不动还要提个意见,讲个价钱.我学习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后,思想亮堂多了,懂得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光看现象不看本质,对问题要进行具体地分析.如地主、富农表面上看起来很老实,实际上是很不老实的.不久以前,我们队里抽人去支援阳新兴修水利,地主金业悦、富农  相似文献   

14.
全息的含义是"部分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这一概念为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部分也具有整体性,而整体也具有局部性。从全息论的角度看,系统论与还原论具有共同的局限,即都具有还原的性质。系统论不过是倒过来的还原论,它把部分的性质归结于整体,正如还原论把整体的性质归结于部分。本文论述了全息论与系统论、还原论的联系与区别,得出了两个结论:从整体上看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所谓整体不过是人的视野中的整体,人的任何认识都是不"全"的,因而所谓整体本质上不过是认识上的"局部";一种完整的认识必须包含"未知"于自身之内,否则就不是"全知",任何已知都不是全知,它们都是有限的、局部的认识,若以这种不全的知代替那包含未知的全知,就是以局部代替整体,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对于他的错误我们应当客观、科学的看待.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反对陈独秀错误路线的斗争,这些斗争是完全应该的,但其方法有缺点:一方面,没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彻底了解当时错误的原因、环境和改正此种错误的详细办法,以致后来又可能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另一方面太着重个人的责任,未能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对于陈独秀的错误,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我们应当正确地看待共产国际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失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于陈独秀个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我们应当尊重事实,尊重历史.  相似文献   

16.
单车在风里的速度 那是个雨天,许心怡把书包顶在头上,一步一步跳着躲闪地上一个个大眼睛似的水泡儿.白裙,长发,脚下是芭蕾的舞步.骑着单车飞驰的官越停了下来.他用一只脚撑地,吹了声口哨,然后喊了声:"嗨,我带你!" 许心怡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黑云像流水一样越聚越多,一场暴雨又快来了.她撅了一下嘴,然后轻声问道:"你骑车的水平行不行啊?"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先生在《琵琶记的演出》一文中,很风趣地回忆当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时和谢冰心、谢文秋等人一起演出中国传统戏剧《琵琶记》时的一些往事。梁实秋先生写道:“琵琶记有几个人懂得,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剧中原有插曲一阙,有赵五娘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唱词阙,意思是由演员自己选择。结果是赵五娘用四季相思的小调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是唐朝的贺知章作的,唱的人赵五娘是东汉人,这是多么显著的时代错误!事后也没有人讲话。”梁先生为人为文皆朴实雅正,自然认为不当犯这“时代错误”。其实这并非赵五娘的扮演者谢文秋女士独犯的错误,高明在《琵琶记》中到处都有这么“显著的时代错误”。试  相似文献   

18.
男人有多"坏",脸上可以看 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网络上进行了一次心理学实验,结果发现人们确实能就某张面孔所隐藏的个性信息达成共识.如今,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也表明,主观地以貌取人的"共识"并非完全不靠谱,而是往往能反映部分真实.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会志B辑:生物科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男人脸部宽度和长度(这里指骨骼)的比例越大,越有可能进行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9.
俗语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其实是拔出一个萝卜才会带出一个坑,如果萝卜是埋在地里的,应该是一个萝卜一个小"土包".当然人们说这句话的用意倒不是意在萝卜.是说一个人顶一个岗位,没有闲地方再放那个多出的萝卜. 可是人们有时脑袋不热,也照样犯昏,知道"一个萝卜占了一个坑",可却不知道拔出一个萝卜就多出一个坑.  相似文献   

20.
抻鞋与换码     
前几天看电视,一位顾客去某小商品市场买鞋,好不容易挑选到一双中意的鞋,试了一下,感觉有点儿小,便让摊主去换一双大一号的。可谁想摊主却没把鞋拿到"库房",而是去了商场的运货楼道里,把鞋放在楼道扶手上,用力地抻拉,抻了一阵,摊主熟练地将鞋下的尺码标志撕掉,迅速换上另外一个准备好的,然后坦然地回到摊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