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过去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审美活动的来源(实践美学)、审美活动是什么(认识论美学)等问题上。而就美学研究而言,最为重要的应是审美活动“如何可能”(生命美学)。文章由此入手,指出审美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根本、最为源初、最为直接的存在方式,正是它,以直接性与超越性使得自由生命的理想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至今仍在大讲特讲“西方的现当代美学”,实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所谓的“西方现当代美学”早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它呈现给世人的是美学与丑学的起承转合问题。本文探讨的是感性学在经历了正题(美学百年)、反题(丑学百年)之后的第三个百年沧桑:合题中的感性学、升华中的感性学和大道中的感性学。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的西方美学中,法国美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柏格森、梅洛-庞蒂、萨特、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杜夫海纳、加缪都是广具影响的美学家。新托马斯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马利坦(1882-1973年)和吉尔松(1884-1978年)都是法国人。但是,还很少有人把他们的美学思想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本文是南京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凌继尧教授在俄期间与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多尔戈夫的谈话,谈话的内容是马利坦和吉尔松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程孟辉西方美学研究在中国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中国学者最早接触西方美学可以追溯到戊戌变法时期。那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出现,一些有识之士(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在熟知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近代西方...  相似文献   

5.
领尽风骚的情感精灵──20世纪西方艺术情感理论扬榷黄南珊从表现形态来看,20世纪西方的艺术情感理论呈现为多元形态,包括法国柏格森的独特情感说(直觉主义美学的情感论)、意大利克罗齐的抒情表现说(表现主义美学的情感论)、英国瑞恰兹的情感语言说(语义学美学...  相似文献   

6.
关于美学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张弼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波及全国的“美学热”,各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美学原理”(或称“美学概论”)课。与此同时,各地相继编写出一批美学原理教科书。这些教材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不可忽视的特点,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美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学的批判理性姚文放(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一个时期以来,美学似乎总是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这两种文化冲动之间左右摇摆,进退失据,找不到自己的感觉.按说美学作为一门哲学意味很浓、思辨倾向很强的理论学科,它的本质地位在纯粹理性的领域之中,美学以美和艺术为...  相似文献   

8.
论卢卡契审美反映论中的超越思想张伟卢卡契之所以被誉为“美学方面的马克思”,(1)是因为他在《审美特性》中实践了他自己的奋斗目标即“在美学问题上尽可能正确地应用马克思主义。,’(2)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美学。关于哲学反映论问题,卢...  相似文献   

9.
理查德·斯劳特金是美国威斯里恩大学英语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小说《亨利·斯塔尔归来》(1988)和《弹坑》(1980),非小说《强夺复生:美国边疆神话1600—1860》(1973)、《枪手的民族:美国二十世纪边疆神话》(1992)以及《不幸的环境:工业化时代边疆神话1800—1890》(1985)。其中,他的《强夺复生》获得美国1973年美国历史学会和阿尔伯特·比佛瑞奇最佳图书奖。继19世纪的弗莱得里克·杰克逊·泰纳和20世纪的亨·纳希·斯密司之后,斯劳特金提出了关于美国边疆的新观点,鉴于国内至今对他的作品和理论缺少介绍和评价,本文拟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审美文化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审美文化的一种解释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周宪(南京210093)审美文化这个范畴在中国美学领地中的出现,大约是八十年代以来的事。最早见诸八十年代中期对苏联美学的介绍中,后来,北大哲学系教授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率先使用了这个...  相似文献   

11.
今日美国哲学【美】N.雷斯彻尔王海平译处于当今这个历史时期(1992年),北美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或许就是其范围和规模。当今美国大多数哲学工作者都参加的美国哲学协会(APA)目前拥有八千多名成员,1992年至1993年综合性(美国哲学家指南)收录了美国和...  相似文献   

12.
由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和国际审美文化交往的需要所决定,21世纪将是比较美学大力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应当重视比较美学,特别是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中西美学理论建构的原点不同,中国美学的建构原点是人与物(自然)的审美关系,西方美学的建构原点是人与人(社会)的审美关系,所以从根本上说,中西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则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而不同的美学理论必然导致中西方在审美的方式、心理和理想上存在种种差异。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才能充分认识并总结出中西审美认识的规律,使人类求真、向善、爱美的本质力量得到全面的确证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意识朱光(上海社会科学院)美学从审美文化角度寻求突破和发展,更多地来自于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工业比大生产和信息流通发达的现代社会,使贵族阶层渐趋消亡,公众阶层日益扩大。人们社会行为方式的转换改变了美学封闭于纯粹精神理念王国的经典...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学的价值重构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美学的价值重构及其功能李西建(一)从系统的观点看,价值形态和结构也是不同要素间的有机组合,其中包括认识价值和道德价值,也包括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几方面内容虽然各有特殊性,但总的来看,它们形成了价值体系的水平和尺度。以这一视角来理解当代美学的价值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历史中的美学——A.波威《美学与主体性》评述肖鹰“美学是什么?”或“为什么有美学?”的问题今天似乎不太时髦了,但“不时髦”并非“无意义”。当代英国学者安德罗·波威(AndrewBowie)在其著作《美学与主体性》(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3)一...  相似文献   

16.
于平凡之中见神奇——关于《野金银花》及其美学思想刘晓晖一菲利普·弗瑞诺(PhilipFreneau)是一位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后非常活跃的诗人。他于1752年出生在纽约的一个望族家庭,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其诗歌充满了浓厚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宛如一颗颗明珠,随意地闪烁于汗牛充栋的典籍之中。要想把它们整理成串,必须埋头书海,进行爬梳钩沉,并以宏博的理论素养和敏锐的艺术识见加以阐述,而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研究中的第一要旨。读罢王世德先生(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武文艺美学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ig93年版,以下简称(儒道佛))一书,于惊喜之余,有美中不足之憾。惊喜者为,王先生以儒道佛的融合为切入点,从纷繁芜杂的典籍中勾勒出苏武文艺美学的内在系统性,并把东坡美学思想纳入中国美学发展史的框架中加以阐释,纵横比较.清晰透彻地揭示了东坡美…  相似文献   

18.
本刊去年第三期曾发表了张先一同志的《美学的解放与解放的 美学──美学未来的展望》一文。作者曾将其作寄请钱学森同志指教。钱老委 托并指导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的张帆同志写信与张先一交流学术看法。蒙收信人 信赖,编者有幸拜读张帆同志的原信。信虽简短,但内容不仅涉及张文,而且 对美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也给人以启示。现征得寄信人与收信人的同意,摘录 有关内容发表于后(在人称上有所变动)。以期引起对有关问题的深入讨论和研 究。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唐都学刊》2013,(6):F0002-F0002
刘述先,江西吉安人,1934年生于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文学士、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曾先后担任台湾东海大学副教授(1962-1964),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70-1974)、教授(1974—1981),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1981-1999,兼系主任至1993年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讲座研究员(1999--2004),东吴大学第一任端木恺讲座教授(2000-),香港科技大学包玉刚杰出访问讲座教授(2006)。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话语:组织本期"生态美学研究专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回顾国际生态美学发展历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个是展望生态美学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组织了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四位生态美学研究学者的文章。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伯林特的文章《西方与东方的环境美学》在中西比较视野中介绍了20世纪中期以来环境美学的发展,尤其是以理解同情的态度评介了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表明西方的环境美学已经接纳了中国的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