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走向2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周成平进入90年代以来,在我国文学理论界和创作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热门话题:当代中国文学如何把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高水平、高质量地带入下一个世纪?世纪之交话文学,谋求突破与超越。走向2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与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研究轨迹,对韩中两国的学术界都有重要意义。20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研究方向差别不大,中国当代文学及港台文学研究方面较落后,研究对象集中。21世纪的研究倾 向是: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更多起来,并脱离中国研究的既定道路,韩中比较文学研究相对活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回族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有两个不同向度:中亚华裔东干族文学和中国回族文学。解读两族文学中的共有意象和文学成长环境会发现,虽然两族文学同根同源,但在民族性建构方面,东干文学偏向中国汉文化色彩,回族文学注重伊斯兰文化特征。以互为参照系的方式观照两族文学,还会发现东干文学对弥补回族文学发展断裂性的民族文献价值,以及“寻亲文学”、“寻根文学”等两族文学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藏族当代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在倡导尊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差异性的今天,母语文学作为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受到文学界的关注与批评。藏族当代文学的母语创作经历了与母语文化的脱离漂泊与回归过程,今天正在文学标榜的精神内在性和本民族历史踪迹的寻觅中走向多元建构的和谐文化理念。许多作家在边缘化的创作中表达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并以自己言说的方式,抵御全球化的文化冲击,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笔者着重从对母语文学的陌生、消解以及游离于民族文化本身的话语权威的批评进行解读与阐释,倡导以多元文化主义文化理念搭建对母语文学的关注与平等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文学 ,以其所包含的极其丰富的人类精神和美学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然而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时 ,古老的文学必须别无选择地面对21世纪初期电子文化的严峻挑战 ,文学在电子文化强劲的美学冲击之下该如何发展自己的美学优势从而保持自己的美学地位 ?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电子文化的美学冲击随着20世纪科学的突飞猛进和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 ,电子文化产品以其势不可挡之强势介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电视更是以其咄咄逼人之势一步步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领域 ,…  相似文献   

6.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方仁人们都在谈论21世纪,都在盼望21世纪,人类肯定在21世纪会比20世纪要更进步。但是21世纪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人口问题、生态问题、资源开发问题,社会犯罪问题、宗教纠纷问题、民族矛盾问题等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21世纪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回族文学的创作,虽然处于文学边缘化的位置,但由于其一方面坚守自己民族的精神根脉,另一方面在审美心理、文化结构上进行多元参照,因而使其整体创作不断发展,创作手法日益丰富细腻,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的翻译与研究状况进行要介,并认为西方汉学界的评介基本反映了“十七年+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学现实,但也有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过激之辞。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深长而又曲折,这个过程锻造了澳大利亚当代文学的民族铿锵之声,使之响彻世界文化之林,促进了澳大利亚国际化的进程。在这变革中,以怀特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家和一批文学批评家做出卓越的贡献。他们奋斗的历程与成就对当今中国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现代主义与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如何结合谈起,由分析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入手,探讨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对当今中国文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历史主义"并非西方的专用词,它在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就可究其源、探其本。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与整个当代文学紧密相融,它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一起萌芽于80年代初中期,并以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的样式成为90年代文坛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新风。它是中国作家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现实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的实践累积而成的,具有明显区别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中国特色"。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践中我们不仅可以分析归纳出中国文化诗学与西方新历史主义从产生到建构其内涵的独立性及其特征的部分相似性,还可以窥探到文化诗学理论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回顾总结新时期文学的成就时,有一条是一致公认的,那就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进展。这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向成熟,我们不必再耽心文学事业的发展会随政治形势的演变而曲折前进了,文学将按自身的发展规律走向繁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可以远离社会。文学一旦脱离社会,将象大树被拔离土壤一样,会由于根须吸收不到水分和营养而枯萎死去。  相似文献   

12.
文学家族是中国文学史上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伴随着民族群体的目益壮大和汉语文水平的提高,回族文学家族在明清大量涌现,集中展示了回族古代文学创作的风貌和审美情致。回族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关系,回族家族文化在古代回族文学家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持久的促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寻根文学”扬弃了陈规的文学认识,以一种全面深广的视野深入民族文化的土壤,既拓宽了文学的路数,同时也最直接地接近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内在本质。可以说,文化的开掘,也是文学的开掘。“寻根文学”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了一条不断探索、寻求回归的科学之路,其后文学的发展,无疑在这里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启示和存在的理由。本文论述的目的,正在于重新分析和整合这一远去的历史命题,从中疏理出其之于文学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文学影响下努力走向世界的文学,它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里,努力走向世界。它是努力走向大众雅俗流变互动的文学,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哈宽贵、白练、张承志、霍达等一批当代回族作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 ,反映了回族文学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坎坷历程中 ,回族作家对于本民族文学创作意识的觉醒与复苏 ,对民族生存方式、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和体验 ,折射出当代回族文学的精神走向及追求悲剧与崇高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中国革命和战争既改变了社会的进程,也深刻影响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战争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由此产生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文学作品,战争同时也给文学造成复杂的影响,包括战争文化心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远影响.因此,对于战争文学的反思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交往扩大,华人走向世界的越来越多。90年代,从美加到欧陆,从东南亚到澳州,海外华文文学都有蓬勃发展之势。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奋发图强精神、中华民族情结、追求美好理想,感动人心。展望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将走向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既是西方近代文学批评直接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以及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导致中国文学批评逐渐脱离了古典主义的形态,并在寻求与西方文学体系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踏上了它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文学影响下努力走向世界的文学,它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里,努力走向世界.它是努力走向大众雅俗流变互动的文学,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传承与发展、和谐与共存是这个时代构建多民族文学共同体最主要的问题。回族作家在此审美多元化的背景下,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的回族生活主题。这些主题中持之不变的文化内核与渐趋嬗变的审美表达,构成了当代回族作家创作的主旋律:基于积淀深厚、融汇多元的回族文化,一方面恪守文学的人文性、审美性,一方面突显回族文学的独特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