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充足的现金流对于你的成功和福利来说至关重要。每一位商业人士都知晓,资产和现金流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于这一点他们通常都有切身的感受。你可能拥有规模庞大的资产一许多大公司都拥有千百亿计的资产——但是,依然会因为现金流枯竭而关门大吉。  相似文献   

2.
陈惠湘  胡一 《领导文萃》2006,(3):149-150
知易行难,90%的企业家智商并不突出看看成功企业家的个人简历,你会发现,他们中间最多只有不超过10%的人智商超群,其余90%的人智商仅属于普通人水平。但是,他们成功了。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很多的聪明人,我们或许还能想起中国企业界一些流星般的人物,他们嗅觉灵敏,脑筋活泛,他们甚至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企业界最聪明的一类人。比如说,他们能够在美国的“伟哥”尚未进入中国前,率先抢注中文商标,推出号称功能相似的产品,以此赢得市场;他们能够迅速洞察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精心包装各种概念性的保健产品,迅速形成市场规模,然后,迅速消失。这…  相似文献   

3.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成功企业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已成为各级企业关注的焦点.总结古今中外的经验,成功的企业家们所共同具有的十大素质和能力,使得他们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一、相信自己·懂得做人 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都有很强的自信心.他们既会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也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这种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包括: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心,对事业发展的信心等.成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人拥有了这一欲望,并经由自我暗示和潜意识的激发后,会形成一种信心,释放出无穷的热情、毅力和智慧,进而帮助自己获得财富与事业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李琪 《管理与财富》2003,(12):19-20
品牌竞争成为当今企业的一种新的竞争手段,品牌则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竞争资源。正如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所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不管是什么品牌,在他们向你传递信息时都显得含情脉脉,你体会到他们的深情了吗?你知道吗?他们都是在用情感营销的手法,向消费者推销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一位营销专家也说:“厂商制造的是物理属性的产品,而消费者购买的是有情感归依的品牌。”美国推销协会调查认为,感情工作占推销的工作的98%,只有2%是对产品的介绍。显然,与…  相似文献   

5.
执着     
<正>这段时间,不少友人造访。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次来的朋友都是清一色的商人,他们在奋斗几年乃至十多年后的今天基本都功成名就,所以他们更喜欢谈那些曾经的奋斗史,当初的艰难困苦在如今的他们眼中,已经嬗变成一笔无法替代的财富。朋友们在解释成功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执着”一词。在他们眼中,只有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执着精神,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明天的总裁     
在今天的新环境中,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为找到问题的答案,《幸福》杂志跟踪了几位年龄在50岁以下的杰出的经理,他们拥有成为21世纪顶层领导所要求的经验、能力和塔尖型——A个人品质,这是炙手可热的准备领导21世纪的年轻经理。  相似文献   

7.
牵着市场走     
企业界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切围绕市场转,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这样,企业将永远处于追逐热点的奔命状态,始终落后于人。 国际上一些大企业的成功史,无不显示了他们作为市场弄潮儿的英雄本色。在市场面前,他们是主导者,他们能够左右市场的发展趋势,能够推动消费习惯的进步。他们不仅仅能适应市场,还能引导市场、造就市场。日本本田摩托车打开美国市场,就是引导市场的一个成功之举。五六十年代,骑摩托车的除了警察就是流氓阿飞,其形象大受影响。本田要进入美国市场,首先必须消除这种认识。1958年…  相似文献   

8.
伟大智慧和愿景,这是长期以来,大家对一位杰出领导者的向往。然而,根据英国两位学者的研究发现,今天,成功的领导人还需要其他几项重要特质。可能出乎你意外的是,其中一项竟是选择性地暴露自己的弱点。根据这项研究,领导人不必要努力追求“完美”,因为这会让部属  相似文献   

9.
正取得进步的关键不在于你所做出的巨大跳跃,而在于你每天所迈出的坚定和有目的的小步伐。很多人在事情难做时会停止下来,改变方向。然后,他们很困惑,自己为什么不能在人生中取得积极的进步。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时间。成功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天天积累、一步步走来获得的。为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停止关注眼前的结果,开始关注每天所取得的进步。每  相似文献   

10.
阙巧辉 《领导文萃》2006,(11):141-142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副好牌,而是怎样将坏牌打好。大概我们大家都有过打牌的经验,你可能拿到的是一副好牌:你有一份收入不错的职业,你工作出色,深得老板的赏识,就连比你年轻许多的员工都因你的能干又不失谦和而尊重你;你家庭和睦,不需要为孩子没人带而烦恼,因为你们双方的父母都健在,他们都退了休并且都有空闲。而在这之前,你那有权有势的岳父可能在他退休前已经为你铺好了路。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得到一副好牌,摸到手中的王牌毕竟只有那么一两张,而能够同时配出几副同花顺子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就像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必定也会有着这…  相似文献   

11.
《决策与信息》2005,(12):20-26
魅力首脑是政坛的亮丽风景线。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个人生活领地,他们都是时代的标杆,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引领他人,昭示成功。  相似文献   

12.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领导人不一定非得擅长公众讲演、拥有卓越的战略头脑, 并具有与追随者打成一片的能力 人们通常认为,好的领导人必须富有激情。他们必须擅 长公众讲演,拥有卓越的战略头脑,并具有与追随者 打成一片的能力。但《你必须知道的一件事》一书的 作者马库斯·白金汉(Marcus Buckingham)却坚持认为,事实 并非如此。领导人不一定非得表现出这些素质,但领导人必须 有能力让追随者明白:自己的服务对象是谁,他们凭借什么击 败竞争对手,如何衡量他们的绩效,以及哪些行动会帮助他们 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培养雇员士气。“顾客至上”哲学可能忽略了这一点,即雇员才是一切之本。如果您想拥有一个成功的企业,你不仅必须重视顾客,还必须首先重视雇员。如果员工感到受重视,得到尊重和赏识,那么他们也会同样地对待顾客。如果一个公司赢得了雇员的忠诚感,它同样也会促进顾客的忠诚感。  相似文献   

15.
美国500强、世界零售企业的巨头沃尔玛有条成功的经验:“和你的员工们共同分享利益”。沃尔玛这条成功秘诀,在他们自己看来是“我们企业所做出的最成功决定。”从“利益共享”这一成功的经验上,我们看到了成功企业家的睿智眼光和凝聚人心的力量。在沃尔玛看来,企业是大家的,大家的事,需要大家去做,大家的利益应该大家同分享。企业的成果多让大家分享,让大家多得实惠,才能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然而,如今我们一些企业的经理(老板)们却少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和心地。他们把企业当作是自家的,员工们都是为他干活卖命的“伙计”。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生命、工作和资产数亿的公司的责任?如果人们袖手旁观的话,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国家命运的责任?领导者怎样才可以领导成千上万的男人和女人完成一件壮举?他们可能眼睛眨都没眨就做了这些事情。他们从哪里来的如此巨大的自信? 自信来自于你知道你会成功 一本老的空军领导训练手册上写着:“没有人会有自信心,除非他先在脑子里说服自己,他能够胜任分派下来的工作。” 这确是事实。如果你知道你能成功地做某件事,那么你才有自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在比赛的场内或场外,越位,都是一项危险的动作。在企业界,越级报告则意味着越过顶头上司,向更高层主管证明你的看法,或争取权益。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任务繁重是个负担,总想着逃避,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每一次挑战都将挖掘出你更大的潜能,让你不断超越自我。很多人都非常羡慕职场中的成功者,却看不到他们都做了一般人无法做的事,承受了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为什么做他人不愿意做的事更容易成功呢?首先,那些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事,竞争者就会  相似文献   

19.
赵伟 《领导文萃》2013,(17):37-39
经常有人在各种场合问我同一个问题:"领导力到底是什么?"许多管理书动用长篇大论讲述这个问题,列出各种数据,但总是不得要领。其实,领导力说白了很简单———管理者在让员工拥有梦想并明确个人近期目标的前提下,激发其不断积极工作的意识,发掘其自身潜力,并且将他们聚拢在一起。这就是领导力的实质。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员工的努力,还需要你为他们"造梦",你必须得是一个造梦大师。  相似文献   

20.
职场感悟     
正1. 鱼饵就应当符合鱼儿的胃口,而不是钓鱼者。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很多人却重复地错误着。2. 脑袋之所以是圆的,那是为了满足我们不断转换思路的需要。3.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要做什么,但是知道了以后,仍然会不做,这就是你一直没有成长或成功的原因,没有之一。4. 我们并不是拥有太少的时间,而是拥有太多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