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新感觉与陌生化、内心感觉外化与意识碎片、修辞手法与言意矛盾、"诗不可注"与读者参与等方面,探讨村上春树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中的新感觉表征和意义。新感觉等手法的成功应用,为小说的主题凝聚、情节展开和人物塑型服务,增强了叙事趣味,节省了叙事成本,提升了叙事效率。  相似文献   

2.
由于外层空间政策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相对弱势地位,美国没有成为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后,美国政府确立了载人航天的目标,重视外层空间的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价值,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外空政策和外空活动,确立了其后的美国航天"大纲".  相似文献   

3.
苏联斯普特尼克号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被美国视为一场严重损害国家形象的危机。为了消除“斯普特尼克冲击”事件带来的舆论压力,美国政府除了加紧在太空竞赛中持续发力,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外宣传活动,鼓吹美国取得的各方面科技成就,为其科技赋予“和平”、“利民”和“先进”三重意蕴,建构了一幅美国科技仍为“世界科技成就主流”,并有能力造福全人类以及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乌托邦图景。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国海外科技形象的修复,重塑外界对其“世界科技领袖”的认同,但鉴于美国对外行径和政策宣言的矛盾冲突,上述措施并不能够完全消除“反美主义”思潮的影响,故总体效果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4.
一如村上春树的其他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充满他者形象,充分体现了他者的文化综合性、缺席性、作家的主观性和媒介作用,本质上是自我形象的映照,体现的是形象背后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他者还成为作家借以叙事的重要手法,提升了叙事效率,但小说也因此带上了他者过剩之弊。  相似文献   

5.
美国之所以没能赶在苏联之前首先发射卫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在航天文化传统和技术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发展思维上苏联充分利用成熟的导弹技术,而美国反而要求导弹研究尽量不要干涉卫星工程;此外,两国的政治体制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同性恋作为社会的一种边缘人群,一直是作家所关注的对象,《孽子》、《斯普特尼克恋人》、《心是孤独的猎手》这三部小说则通过对这群游荡于社会边缘的人群的描写,表现了这群对归属感和认知感的追寻,然而越是追寻越是孤独。从而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写出了整个人类社会都存在的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孤独。  相似文献   

7.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字》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究其原因是丰富的象征手法在这部书中的运用。这一艺术手法对美国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就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表现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一些探索 ,包括象征的多义性、系统性和隐喻性  相似文献   

8.
爱情 也许在我的心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 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相似文献   

9.
论《麦克白》中的数字象征与自然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征是二十世纪现代派作家们十分热衷并在其作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写作技巧与手法。然而追根溯源 ,早在 1 6世纪 ,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已经在其作品《麦克白》中大量运用了数字象征与自然象征的方法。并通过这些象征手段的运用 ,作者描绘了麦克白这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如何在野心的驱使下 ,一步步地从一个受人爱戴的人物蜕变成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 ,其爱心与同情心也逐渐演变成仇恨与杀戮的过程 ,同时 ,作者也揭示了分裂与纷争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10.
《蝇王》的象征意蕴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丁寓言体小说《蝇王》构拟了一整套象征体系,不但人物有象征意蕴,所写的事物大多也有象征意蕴。象征意蕴是多义的,有时彼此相反。由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和关联点或源于西方传统文化,或源于事物的普通联系,并且作者循着孩子们在荒岛上的故事情节有机设置喻体,因此自然流畅,毫无雕琢痕迹。  相似文献   

11.
村上春树并不是一位创作准备丰足的作家。解读村上与电影的因缘,可以感知后现代文学背景下的作家素养同作品因素一样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异。完全依靠学习美国现代小说打造自我的村上,事实上也曾经借助现代电影特别是美国影片的艺术介质,滋养了自己的作家人生。这既是村上小说建构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理论研究需及时做出调整、加以关注的全新领域和作家个案。  相似文献   

12.
村上春树是深受当代读者喜爱的日本作家,中国大陆学者对其作品的研究主要包括:从作品中洞悉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以比较学的视角研究村上春树的作品;用现代文艺思潮诠释村上春树的文本;对村上春树现象即"村上热"的研究等方面.但是相对于村上春树的影响力之大,我们的研究队伍、研究范围都还不够.如何扩大研究领域达到对村上春树文学的全面把握应该是研究者努力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他的小说中大量使用比喻句式,形成了所谓的“村上式”比喻。“村上式”比喻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陌生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体与喻体间的相异度极大,形成巨大的落差;第二,本体与喻体间多为隐性相似性,实际上是一种超感官的相似性;第三,喻体往往是不常见的、生疏的、抽象的、深奥的。  相似文献   

14.
村上春树作品既有象《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拧发条鸟编年史》、《1Q84》这样的长篇巨制,也有10余册短篇小说集,他还翻译了很多美国当代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和长篇作品一样以其内容复杂、风格奇诡为特点。在村上研究中,对于这些短篇还未给予足够重视。村上的短篇既是他长篇小说探索的前奏,又是他一些重要思考的试验田。将村上的长短篇结合互见,会让我们加深对村上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5.
LadyChatterley’sLoveristhemodernfamouswriterD.H.Lawrence’slastnovel.ThismostcontroversialworkwascensoredforyearsinEnglandandtheUnitedStatesandwasthesubjectofalandmarkobscenitytrialin1960.Ithasbeenprohibitedforalongtime.Infact,itsthemeisveryprofound.Lawren…  相似文献   

16.
村上春树在他的文学世界中为身处虚拟时代的人们开辟了种种生存之道.作品通过前往异界冒险、倾听音乐和风之歌以及日常生活体验构建了一系列悖论,既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慰藉和暂时性的解脱,其中似乎蕴含着重建个体自由的希望,但也存在消解善恶和历史并陷入虚无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杜拉斯的代表作之一《悠悠此情》(李玉民译本)以绝望与爱情为两大主题,以凄美的文字写出了一段灵与肉冲突、爱与欲相分离的绝望爱情,淋漓尽致地阐述了爱情的本质:伤痛、无助、绝望,但也是快乐的,道出了生命的真切存在、真爱的永恒的爱情真谛,并探讨了生命的意蕴,在读者的心灵留下了蓄而不说的震颤波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介绍了作为作家的村上春树 ,包括他的创作成就 ,作品销量 ;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村上春树从一个美国小说读者到提笔翻译的过程 ;接着又从村上春树的一些论著中概括了其翻译观 ;最后文章又阐述了翻译对村上春树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包括思想观念、写作风格、文体以及一些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明治时代“恋爱”一词的词源学角度入手,在解读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树的相关文本基础上,指出两位作者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对性描写的处理有所不同:前者还处于探索将“性”和“爱”结合起来的。近代恋爱”的过程中;而后者描写的是在高度资本主义发达时期,人们无法将“性”和“爱”完满结合的虚幻感。但两者根本的相同点在于无法将女性的性欲和男性的性欲同等看待,将“胜”和“爱”相分离。而这一点深刻体现了两位作者共同的“女性蔑视”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