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台州总人口550余万,有80%以上是农民,且近50%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整个台州人民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台州的现代化。台州要在2012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关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台州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20元,提高到2002年…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加快结构调整、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也是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中心任务。但在目前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立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农村工业为支撑,以小城镇为载体,使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体联动,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为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金花 《青海统计》2008,(11):33-3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农村要全面实现小康,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现从民和县农民收入现状以及影响收入的制约因素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提几点建议和对策。一、农民收入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泉州市落实十六大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现阶段提出的宽裕型小康目标,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进出口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发展道路,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泉州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指数达57.3%,比全国水平21.6%高出35.7个百分点,比全省水平39.5%高出1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预测》2003,(3):1-1
“MPPS”即多目标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它是在“PPS”即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的基础上,考虑了多种调查目标的因素抽取调查样本,以满足多种调查指标的需要。目前,广东已制定出《广东省农村统计多目标复合抽样调查方案》。该方案省市县三级样本兼容、多目标调查,能够满足多级政府管理、调查指标多样化的需要,是一种适合当前经济管理体制、满足统计调查目标需要的较为理想的抽样调查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农村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原来以产品产量为主,转变为以农产品价格、农业经济核算、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民收入支出等指标为主。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后,农村统计工作更要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必须建立科学的小康监测指标。农民收入支出、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投入等等靠全面报表方法收集统计数据,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只  相似文献   

7.
武斌  张刚 《山东统计》2009,(4):20-21
农村住户调查是通过对农村居民家庭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调查,反映农村居民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由此可见,搞好农村住户调查,客观反映农村发展实际,对于统计部门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加快农业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没有县域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实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央、自治区等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一、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方法县域发展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个方面,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前县域科学发展中,处在第一位并且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从农业以外的产业中获得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对全省15个县600户农户中近年来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出路在农业的现代化。农民不富,谈不上整体的富裕;没有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业现代化,也就谈不上整体的现代化。在社会发展各项问题上,如果不能着力抓住人的现代化,就有可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2005年末常住人口为9248万,居全国第二位;山东也是一个农业大省,2005年农业增加值为1927亿元,居全国首位;山东又是一个农民大省,2005年农村居民为5086万.占总人口的55%。由于山东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所以山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特别繁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为了科学评价我省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山东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全国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对山东全省和17个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监测和评估。从监测的结果看,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年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50.1%,也就是说,从2000年开始,山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走了一半;恩格尔系数降到39.8%,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开始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焦点,是收入问题,新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几十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门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步子不快,远远低于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4.
乔雅俊 《山西统计》2003,(1):11-11,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农村建设与发展现状及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论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在农村,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棣 《统计教育》2006,(1):47-49
党的十六大提出未来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和关键是农村的小康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提出,要根据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确定的21世纪前10年四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农村小康的进程中 ,海门市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着一些难点 ,应立足实际 ,着力挖掘农民收入的增长潜力 ,全面建设宽农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助农村弱势群体,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小康水平低,不全面,尤其是不平衡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一、农村弱势群体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比较复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有新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要解决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一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安居乐业,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在解决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之外,尚有剩余投资于农民自身的发展需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在维持简单再…  相似文献   

19.
四川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四川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措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民负担大幅减轻,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已经由温饱型逐渐步入小康型,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区位和历史的原因,四川经济发展地域差异较大,农民收入地域性差异明显,绝对差距还在呈不断扩大趋势,不利于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全面小康.是党的十七大绘制的本世纪头20年的宏伟蓝图。建设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全面小康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四个文明和谐发展.农村全面小康统计监测体系涵盖六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括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