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八年,我国曾发生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如何看待与估价这场重要论争,历来见解不一。尤其是在“四人帮”肆虐时期,更把这场论争搞得面目全非。本文着重就鲁迅与这场论争的关系,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这场论争是从一九二八年正式展开的。但早在一九二三,二四年间,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等早期共产党人就提出了“革命文学”主张,指出作家应投身革命实践,“做脚踏实地的革命家”,培  相似文献   

2.
刘耘华 《人文杂志》2008,(1):116-118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间发生了一场持续了10年之久的论争.现在,这场论争只是作为一个史实还被我们记起,似乎已与我们的研究境况没有深切的牵系了,其实则不然:因为引发这场论争的深层原因仍然存在,这就是潜藏在方法优劣之争下面的信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是文协同人为了确立文协在文坛上的领导地位,坚持抗战文艺的基本方向而发动的,因此论争虽然围绕着抗战文艺的题材和艺术质量问题展开,但双方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其实并无差别。因论争的目的不在于探讨理论问题,因此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和左翼文艺思潮之间的冲突这个角度来探讨这场论争并不合适,除了争夺文坛领导地位这个先在的目的之外,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以及论争双方各自理解的真实之差异,才是导致这场论争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文艺界历时一年多沸沸扬扬的姚雪垠与刘再复的论争渐次归于平寂了,但这场论争为人们留下的并不是句号,而是一个问号。因为姚刘之争的意义决不只是这二位文艺界知名人士的学术观点之争或个人门户之见,这次论争甚至超出了文艺论争的范围。在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卢卡契与布莱希特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有过一场激烈的论争。从表面看,卢卡契在这场论争中属于保守立场,而布莱希特则是竭力为新兴的现代主义文学辩护。这一对峙显然决定了卢卡契与布莱希特之争外在的优劣势分布:卢卡契是守势,而布莱希特是攻势。然则今天回顾这段论争,可以透过两人的论争深入地讨论现代主义文学的根本性问题。从更深的层面出发,卢卡契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不能说都是守旧的美学观念,他的保守当中其实触及到了文学艺术的诸多实质性问题,因此,这场论争也就不是简单地能以保守和创新来界定划分的,他们之间的争论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现代主义文学乃至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论争,随“西学东渐”而发生。自近代以来,这场文化论争更是高潮叠起,热闹非常,它伴随着中国走过了上百年的历程,其漫长、深刻、复杂和激烈为中国文化史上所仅见。时至今日,这场论争仍为学界乃至社会各界所关注。 决不要误以为这种文化论争仅仅发生在中国这块历史文化悠久的土壤上。如果借助世界历史的宏观视角我们便可以发现,同类性质的文化论争与冲突实际上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日本,早在开埠之前就有兰学与官学之争,开门论者与后期水户学派的分歧。明治维新后又有主张“脱亚”论的欧化派与强调民族本位的政教派的对抗。在印度,类似的论争也很激烈,泰戈尔与甘地对西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左翼文艺思潮高涨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阵线与它的对立面,就文艺与文艺家的"自由"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对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对新兴的无产阶级大众文艺运动的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这场论争的意识形态建构,特别是文艺"自由"观念内涵的演化及其核心范畴的学理逻辑作深细的历史梳理就变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教育主体问题论争的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教育教学过程中谁是主体?这场讨论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并且还在继续。本文拟对这场论争的起因背景和已有观点做些探讨、评述,并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意见。一、论争的起因背景教育主体问题的讨论,是由来已久的“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之争的继续,是关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有其社会历史背景。“文革”中,否定教师的作用,表面上搞尊重“工农兵”学生,实际上是政治斗争中心,所以学生的发展并不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女学和女权作为备受热议的话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那么从两者的关系来说,到底是女学优先还是女权优先?论争双方围绕谁先谁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以复女权必以教育为预备为结果结束了论争。这场论争不仅促进了澄清了认识,明确了目标,而且促进了妇女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国统区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之争,与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有关理论并无直接关联,这是一场由文协在抗战初期组织和倡导的通俗文艺运动引发的论争,论争双方分别是通俗读物编刊社和新文学同人.论争起源于抗战初期利用旧形式问题引发的分歧,向林冰挪用延安的意识形态话语,把通俗读物编刊社的"旧瓶装新酒"和"民族形式"直接等同起来,导致了论争的复杂化,也造成了研究者长期的误解.今天看来,这场影响深远的论争,本身并没有多少理论价值,而在论争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显然比论争本身更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1938年的关于“与抗战无关”的论争,一直延续了几十年。这场论争实际上是一场发生在民族危亡时期的两种文艺观的碰撞与较量。在碰撞与较量中双方都带有非理性的情绪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评价李安增刘煜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关系的论争,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理论探讨,史学界曾给予长期关注与评说。一般教科书和多数论者认为,在论争中胡适向马克思主义发动了“猖狂进攻”,是“恶毒的挑战”,这场论争是“两种敌...  相似文献   

13.
评周谷城对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研究张小燕沙青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上半期,中国哲学界进行了一场关于逻辑问题的论争。这场论争,实际上是30年代有关论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不过,规模却大得多,遍及全国逻辑学术界。30年代,潘梓年试图以“方法论”与“技术论”来...  相似文献   

14.
在1933-1934年的京海派论争中,论争一方关键当事人沈从文近四十天的缺席使“论争”实际上成为有论无争.但直接导致沈从文不再讨论京派、海派问题并最终导致京海派论争不了了之的,是此时突然爆出的“何徐创作问题”风波.受此一风波的影响,有关京派、海派的论争与言说,实际成了一场界线模糊的乱战.从胡适、鲁迅等对这场风波的反应来看,“何徐创作问题”风波突显出了京派海派、左派右派问题的复杂性和混沌性,直接导致了京海派论争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具有比较浓厚的意识形态背景,这直接表现在这场论争的关键词--"民族形式"的使用上."民族形式"的提出是民族战争中民族意识高涨的结果.从文艺理论的角度看,"民族形式"这个术语并不具备理论的严谨性,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仍然在论争中被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16.
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思想界关注的热点,20年来的文化论争构成了当代学术史的主体内容.作为这场文化论争的参与者,您能否评述一下近20年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个完备的、被社会认同的伦理体系必须是伦理精神、伦理实体和伦理信仰三方面的合理性及其良性互动的结果。伦理精神建构的意义世界是伦理认同的基础,伦理实体使得伦理精神具有现实性,而伦理信仰则是伦理认同的信仰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学衡派和新文化派围绕这三方面展开的现代伦理建构的论争,实际上是关于伦理认同的论争。这场论争对中国现代伦理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围绕文学作品是否可译这一问题,郑振铎和茅盾、沈泽民展开了一场论争,反映出译者对文学翻译理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参与.1980年代后,关于可译性问题的探讨增多,视角发生了转变,跨学科意识也得到加强,但仍未能脱离五四时期这场论争的模式.可译性论争的根源在于,双方对翻译本质的不同认识、不同翻译标准的设定、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不同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和文化渗透加速着封建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当时,最能够振奋人心的号召是“保国保种”,最能够激动思想的问题是“何以自强”?围绕这一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焦点,不同思想观念之间尖锐地冲突与斗争着。 1867年,清王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论争。开始,论争是由同文馆扩大学科与招生范围是否妥当而触发的。随后,论争触及到了一个深刻的政治思想矛盾:“格心”与“洋务”二者在自强运动中的关系问题。这场论争的出现,是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封建上层社会的曲折反映,也是以“正德、利用、厚生”为核心的封建传统政治原则遇到挑战的前奏曲。在这场论争中,一方事实上偏离了以“正德”为首要的封建政治原则,突出了“利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次重大论争。在这次论争中,李大钊有力地驳击了胡适的改良主义主张,指明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场论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工作方针,切实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