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城乡统筹发展,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目标是在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进程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民发展状况,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沟通城乡社会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农民增收就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无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解决城乡统筹一体化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当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必然趋势,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实现。但是,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遭遇诸多现实困境,即存在认识偏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教师队伍城乡不均,财政投入失衡。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树立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理念,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城乡财政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各项保障。  相似文献   

3.
城乡教师交流是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城乡教师交流存在教师交流“单向流”现象、制度执行不到位、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以及缺少人文关怀等问题。为促进城乡教师交流良性发展,应扩展交流教师群体范围,实现交流多向性;完善教师交流的配套措施,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健全教师交流监督体系,提高教师教学责任感;增强人文关怀,发挥教师的“主人公”效应。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意味着中国资源配置逻辑将历史性地转向农业农村地区进行优先发展,这不仅在理念上要凝聚共识,也要在认知上形成总体框架,从而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宏观目标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实践的具体思路。进入新时代,中国乡村要振兴,必然要求乡村资源禀赋结构、乡村资源配置逻辑、乡村资源认知水平等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而达到与现代乡村功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实践等内在要求高度匹配。鉴于此,需要构建认知框架,从战略层面和策略方面思考乡村振兴的“资源来自哪里”“资源用于何处”“资源如何转化”和“资源何以重构”等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在分析合村并点建设美好乡村动因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合村并点的四种有代表性的模式:合村并组、撤村并点、迁村并点、合村并点。基于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指出了合村并点建设美好乡村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从土地政策、社会保障、农民就业和建设资金四个方面对合村并点建设美好乡村工作提出具体看法,认为在我国农村地区实行合村并点是构建新型城镇化和美好村级建设的一种尝试和创新,可以破解土地、社会保障、就业、融资、农村产业发展等难题,对于转移农业过剩人口,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整合农村资源,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农村社会发展生产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加强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引导与控制;拓展融资渠道,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以吸引目标市场;注重乡村旅游产品层次的提高和营销;实施城乡旅游一体化战略,构建大区域旅游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乡村的实践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乡村的主要内涵体现在信息技术与乡村各领域的良好融合,充分发挥人的创新精神,不断优化乡村系统功能,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国内外智慧乡村实践体现出突出的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特征,也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功能互补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对于智慧乡村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既要评价已取得的应用成效,也要重视未来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民生福祉的直接体现。公共服务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已经成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阻碍。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当前城乡公共服务融合水平,通过构建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测度了全国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水平和各个维度的发展差异。研究表明:2010—2020年间,我国城乡公共服务融合程度以2014年为拐点,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水平上升最快,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水平上升最慢;各省份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大,上海最高,山西最低;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根据杭州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提出把握内涵、注意6个重视、4个不可,坚持以人为本、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业为基、建管并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当前中国基本制度设置中,一方面农民既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城安居生活;另一方面国家为农民保留了返乡退路,以备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退回农村.正是因为进城失败有退路,农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城,国家也不担心因为经济周期造成进城农民失业所引发的社会政治不稳定,中国因此有了城乡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035年之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要为占农民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保底,要解决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回应他们的诉求.要防止当前学界、政策部门和地方政府实践中已经普遍蔓延开来的激进的乡村振兴解读,倡导积极稳健的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2.
1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形成、对立和融合三个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为我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科学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在我国的新发展和具体应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历史角度考察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复杂现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构建乡村振兴战略的治理模式;提高农村吸引力,建立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机制;同时要考虑当前面对的具体现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并对此进行了部暑。本文从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入手,探讨了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理顺城乡关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苏州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以此为契机,苏州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文明建设之路。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改革的前沿窗口,也在积极探索着城乡一体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文明建设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同时也有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要从组织机制、创建机制、督查整改机制、人力物力保证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明确协调城乡文化发展关系和高质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构建“过程相嵌 资源共享 主体合作”的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框架,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协同推进“两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共育共享为抓手,以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协作优化机制、乡村文化振兴资源的动态倾斜机制、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多元合作机制、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的共同保障机制、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为保障,全方位、全过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7.
在有着五千年农业传统的乡土中国展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社会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城乡二元分裂。而城乡文化的二元对立与分裂又是问题的核心,是城乡制度、经济、教育等二元分化的根由。构建城乡文化二元一体的生态中和之美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精神诉求,是和谐社会"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社会转型,新时代背景下的城乡关系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核心问题。在政策和发展实践中,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城乡互动的有效路径。研究需要跳出乡村旅游影响乡村的单向度视角,从城乡关系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其双向性和综合性作用。文章基于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批判性分析,尝试构建乡村旅游作用下的城乡循环修复理论框架,并围绕主体流动-要素循环-双向修复的逻辑结构予以阐释,将其视为建构新型均衡和可持续城乡关系的指导性框架,进一步遵循过程-机制-模式-政策的研究思路提出未来的研究议题,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和深化乡村旅游影响研究,拓展中国城乡关系的本土化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9.
舒建平 《金陵瞭望》2006,(24):35-35
市第十二届党代会指出.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实施“跨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南京。这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做好农村体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体育工作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为民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跨江战略”.实施“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南京服务。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之一,乡村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立足城乡关系演进视角,梳理乡村建设的变迁历程和难点堵点,提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以及几点启示。城乡关系在实践中经历了城市从摄取到给予、乡村从贡献到振兴的演进轨迹,乡村建设也随着城乡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从农民自我供给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下,乡村建设在城乡建设规划、公共资源配置、城乡功能衔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推进乡村建设,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向,围绕规划编制、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