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联合政府是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谈判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共七大的一个政治主张。中共七大提出联合政府主张既不是参加政府,也不是推翻政府,而是要通过改组后的联合政府实现各党派合作建国的愿望,使中国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戴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63-171
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社会团结的实践场域、组织形式、资源基础等随之发生显著变迁。农业文明时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具有封闭性,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单一化,因而社会团结以同质化的刚性团结为主要特征。工业时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具有了流动性,信息与知识的形式趋于异质化,社会团结以各式各样的组织为载体,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功能互赖。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为个体成员赋权与增能,使个体的主体意识与自主能力迅速增长,社会团结愈来愈建立在主体的选择意志与主观认同的基础上;社会团结的刚性、固定性、稳定性在持续减弱,而呈现出弹性、高自由度、弱联结性的团结形态。因而,需要高度关注社会团结发生的现实与互联网络并在的空间场域、社会成员自组织而形成的社会团结载体、公共意识与集体精神的培育等,促进社会整体团结水平与层次的提升,更好地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立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22-26
中共七大对中国政治蓝图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一般纲领,二是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具体纲领。为此,中共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制定了对国民党蒋介石进行改良的“洗脸”政策,同时也提出了革命的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4.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有赖于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对探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分。文章吸收这一思想中"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核心观点,探讨社会团结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按照社会团结的意识特征、分工特征、规范特征、组织特征四个要素,考察了当下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现况,认为其具有"机械团结型"治理模式特征,还需要从强化服务意识、深化主体分工、完善治理规范、发展社会组织等方面,实现向"有机团结型"治理模式的治理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刘富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3):98-103
后形而上学既是对"个体主义"和"绝对统一性"的双重拒斥,又是对"诗意栖居"和"社会团结"的双重追求。然而,"社会团结"是一个误解颇深的词汇,人们往往将其与差异性对立起来、与实践性隔离起来,由此遮蔽了社会团结的本真意蕴,文章借鉴现当代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对什么是社会团结,如何实现社会团结、社会团结对充满风险的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撒承贤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0(1):22-26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团结的哲学基础,团结是党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光辉旗帜,对于面临跨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团结有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谢银满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1-13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历史证明这个方针不仅解决了当时党内的思想斗争,实现了党内、党和人民群众团结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实现了党内、党和人民群众的和谐。这一方针对我们在当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3):109-112
邓小平认为:只有安定团结,才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搞好现代化建设;人民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讲团结,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反对派性,顾全大局,一心一意向前看;搞好安定团结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统战工作,大力发展经济;要安定团结必须靠理想、信念、纪律和法制,反对自由化。 相似文献
10.
刘学坤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3):11-17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的历史性创新发展开创了丰富的团结思想,包括民族团结、党内团结、党群团结、党际团结友好和国际团结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政治团结为核心和丰富的目标是党的团结思想的理论特质;多样的团结形式,重视加强组织建设、理论教育和学习,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和统一战线制度等实现团结的社会主义制度化是党的团结思想的实践特质。国内国际情境正给我国团结事业带来新挑战,新时代要推进党的团结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项晨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4):606-609
中共五大通过了一系列的蕴含着许多正确原则和科学内容的"议决案"、"宣言",为"八七会议"确立新的革命方针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共五大中的一些"左"右倾观点对"八七会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董世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31-35
中共"七大"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七大"制定了党的纲领,为中国革命事业规划了蓝图;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路线和原则;突出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康永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6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表现在: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努力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是全党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14.
罗昭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4):23-28
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理论学术界掀起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热潮。这一研究热潮既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也显现出许多特点,笔者就此作一综述,并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长效机制这一有待深入研究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孝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Z1):195-19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由此带来人类社会整体性的历史变迁。文章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分析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内在矛盾,提出了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谢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2-14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既是高等学校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而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充分挖掘大学科技园的育人功能,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的理论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有力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明确界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有力地回答了在21世纪头20年“怎么举好旗,怎么走好路”的基本问题;突出强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力地回答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关志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着重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及其内容架构的论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充实和完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全新思路等4个方面,分析中共十五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课题的卓越贡献,指出它必将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9.
席文启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4):5-7
学习十七大精神,贵在领会其精神实质,重在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其精神落到实处。具体到北京联合大学的实际,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工作,把学校"十一五规划"落到实处,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教职员工的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