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牛建伟 《理论界》2005,(12):190-192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美国文坛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他生活在传统诗歌与现代派诗歌的交替时期,被称作“交替性的诗人”。他的诗歌在形式上属于传统一路,很多作品没有脱离20世纪以前诗歌的格律传统,但从诗歌的主题思想、创作题材和艺术手法上讲,弗罗斯特的诗歌已经具有较强的现代派特色。  相似文献   

2.
王佳音 《理论界》2005,(4):211-211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是英国诗歌史上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的诗人,本文着重介绍了他的主要诗歌风格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蒋显文 《船山学刊》2004,(3):135-136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50年的创作生涯给他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荣誉.他的诗歌被美国各阶层的读者所喜爱.他在自已的诗歌创作历程中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现实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辩征关系.  相似文献   

4.
"九叶派"诗人唐湜是诗学修养比较宽厚的诗人。他广泛继承、吸取了中国文人诗歌传统、民间文学营养和现代派诗歌资源,形成了卓有特色的个性浪漫主义追求。即使在困厄之境,他仍执着地追求纯净的诗美,坚持"幻美之旅"。《划手周鹿之歌》是其一生中最精彩的写作,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沉郁的牧歌情调、鲜明的奇幻色彩和神秘性,多方面地显示了诗人个性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冯至因其早期新诗创作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早期新诗创作的艺术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国古典诗词,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和创造社作家的文学作品。冯至与创造社的关系已被众多学者所论述,然而,他们所普遍关注的是冯至与郭沫若之间在新诗创作方面的艺术关联,而忽视了冯至与郁达夫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表现内容、创作倾向和美学风格等各方面对冯至早期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正是创造社作家郁达夫。  相似文献   

6.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祖,“湖畔派诗人”的台柱华兹华斯,长期以来批评界对他颇多微词,说他的诗吟山啸水,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鼓吹遁世思想、逃避现实.视他为“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不可否定,华兹华斯的思想及某些诗作,特别是后期有较明显的消极因素.但他不少诗歌向往自由、革命,充满炽烈火热的情感.读后颇为振奋人心.他的爱情诗、自然诗清新隽秀,不拘一格,一扫十八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对欧美诗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美学,一反古典主义呆板深闷说教,在欧美诗论王国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我们仅从其表现手法看,就可见其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首先,《离骚》浪漫主义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与现实主义精神的和谐统一,这既符合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也在作品中有鲜明的表现。屈原创作《离骚》源于他的社会实践(即政治斗争和生活遭遇),源于他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离骚》中,他揭露了楚国“规矩而改错”、“众皆竞进以贪婪兮”的腐败政治以及楚君…  相似文献   

8.
李秀 《理论界》2006,(9):202-203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他的诗歌大多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或以普通农民的生活为题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风情。新英格兰的乡村是他诗歌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正由于他的诗歌蕴含着质朴的新英格兰气息,才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诗人郭小川的整个创作历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是诗人对于诗歌体式的探求与试验。诗人曾经告诫别人“不要固定于一种形式,要作多种尝试。”从诗人自己对于新诗体式的探求来看,正是在不断实践着这一创作主张,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诗歌的形式是由诸多因素构成,它包括诗歌的结构、语言、韵律等多种方面,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要有“三美” 即“音乐美”、“绘画  相似文献   

10.
肖徐彧 《兰州学刊》2010,(4):145-147
沃伦早期接受了T.S.艾略特和新批评派诗学观念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重视诗歌传统、客观性、形式主义的特征,他认为诗歌具有诊断现代痼疾的社会功能。由于受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诗歌创作潮流和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的影响,他后期诗歌观念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强调主观性,强调自我表现,认为诗歌具有对社会的治疗功能,诗歌观念发生转型后的沃伦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诗歌。  相似文献   

11.
雪莱的诗歌,主要集中在三个主题上社会、自然、人生.雪莱的政治诗歌使他成为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而他的关于自然的诗歌,又使他成为英国浪漫之歌中最响亮的一个音符.在以人为主题的诗歌中,他赞颂了纯洁的爱情,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奥秘.雪莱诗的这三个主题,使他成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抒情诗人.  相似文献   

12.
吴芳吉是20世纪前期的著名诗人,其诗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学界对其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从诗歌创作概况、丰富的内容、鲜明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等几个方面予以简析,展示其诗歌的突出成绩和创造性,阐释其对于中国现代新诗发生的特殊意义及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子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殊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子的抒情诗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歌唱外部困境和内部激情之间冲突引发的“生命的痛苦”。海子的“大诗”是绝望诗学与幻象的探索,是处于构想与实现之间的未完成的文本操作。海子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探索,开启了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朱熹不仅是理学家 ,也是一位诗人 ,他的诗学思想源于北宋周、程有关文艺的看法 ,但又受家学师承的直接影响。他的诗歌创作 ,除了以抒写自我情怀为主外 ,还有忧国忧民的感愤之作 ,以及自适自持的酬唱 ,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一位大儒的真性情和精神面貌。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诗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是明代最具魄力的思想大师,同时还是一位被哲学名声所掩盖的性情诗人。虽也曾"溺志辞章之习",但进德修业却是更为核心的人生关注,诗文始终被其视为"道德"余事。追慕狂者品格、豪杰精神的王阳明虽以"讲学明道"为志,但对"本于性情"的应酬文字亦有一定认可,良知学说中本就包含着对个体志愿的积极关注,而此,正是阳明心学对于诗歌的最大宽容所在。  相似文献   

16.
崔致远是朝鲜统一新罗时期最著名的汉诗人.在汉诗创作中他经常引用中国人物或典故,在有限的文字诗歌当中扩展了诗歌的境界,表达了自己特定的感情.引用的人物和典故,一方面丰富了崔致远汉诗的内容,一方面也体现了崔致远作为一名新罗诗人驾驭汉字创作汉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人兼翻译家朱湘翻译了大量的诗歌。在译诗中,他对许多诗歌的意象做了改写。对比分析译诗和原诗可以发现,朱湘主要采用替代、删除、增添等方式改写原诗的意象,以求获得对等的翻译效果。通过运用这些翻译改写策略,朱湘成功地美化了译文,使译文获得了与原文相当的审美效果,从而实现了诗歌翻译之目的,为中外文学交流谱写了新篇章。在诗歌、散文、书信、文学评论等作品中,朱湘间接地表明了他改写意象的缘由。研究认为,朱湘的文化立场和诗学诉求是他改写原诗意象的两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温斌 《阴山学刊》2011,(6):69-73
范成大的使金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新异别致之作,一方面抒发山河沦落、神州陆沉的悲怨苦闷,一方面书写出使经历感受,包括北地中原的文化习俗变迁、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以及女真人特有的生活习惯,诗史相融、内容丰厚、情感充盈,深痛中冷静绘制,悲抑里昂首低鸣,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形就了其使金诗歌卓然独秀的艺术风致。  相似文献   

19.
亚历山大.蒲柏是英国18世纪早期伟大的古典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讽刺和英雄双韵体而著称。作为一名伟大的诗人,他以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完善了英雄双韵体这种写作形式,并加强了文学界的讽刺风格。蒲柏的英雄双韵体具有如下特征:规范、平衡、对偶、简明、清晰、准确。蒲柏的讽刺是气势磅礴的、是充满人生哲理的,他的观点是乐观的,而他对人类和社会的责任心就体现在他的讽刺当中。对英雄双韵体和讽刺两个方面探讨能了解蒲柏的诗歌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诗人和诗论家的毛翰,根本就不被西方的时髦理论和创作牵着鼻子走,甚至是完全拒绝西方的现代、后现代思潮的,尤其是其诗论,无论是国内向度还是国际向度,均特别彰显了个人立场和中国身份。从他选析的《历代帝王诗》以及诸如《帝王诗、帝王气象及专制情结》、《民国首脑们的诗》以及《诗祸余生石天河》等一系列笔锋犀利、鞭辟入里、充满锐气和才学的重要文章,其从诗歌介入历史,未必就是为了颠覆权力关系。其《诗美创造学》、《歌词创作的原理与方法》特别醒目的是,因为其是诗人出身,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中便随处可见其相当浓厚的经验色彩,是随手拈来和谈笑风生之中的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