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作者认为 ,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有矛盾性一面 ,因为电影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 ,各民族审美心理定势具有排他性。因此 ,中国电影首先要立足本国 ,适应本民族观众的审美需求。然而 ,民族性与国际性又具有一致性。中国电影在内容上要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共同点 ,弘扬民族精神 ;要注意民族审美心理定势的交融性。提倡民族性 ,并不排斥国际性。我们要借鉴外国电影创作经验 ,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民族电影艺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中国画在世界艺术界具有独特而非凡的成就,它的发展和西方绘画相比更具有发展的继承性。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中国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来适应时代带来的不同的欣赏水平和要求,并在其中得到发展和丰富。继承传统文化艺术是为了现代文化艺术有更好的创新和发展。在艺术上,民族性就是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审美形式在艺术活动中的统一反映和表现。  相似文献   

3.
民族审美文化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蒙古族的审美文化资源博大丰厚,它深系着蒙古民族的文化之根,同时兼具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质的双重性。对民族艺术“自足性”的辩证观点将有利于关于民族艺术未来的探索,既不能简单地实现“与世界接轨”,也不能单纯地在“保护”中“返璞归真”。民族艺术的出路在于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审美文化资源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世界文化营养,创造具有新的民族个性和现代气派的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4.
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的母体艺术,是民族精神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其对于我们发展自己的民族性艺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于两者的界定也是相对的,两者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中挖掘艺术的世界性,也从艺术的世界性中寻求民间美术的民族性,最终形成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文化体系,即人们的政治信仰、政治感情、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理论等。尽管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作为相对独立和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也形成和保持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政治感情、政治思想、政治观念和政治取向,但它同整个政治文化体系是一种既相一致又有差异的关系。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如实反映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报道他们参与国家各项政治事务的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价值取向,满足少数民族对国家政治事务的知情权,是新闻工作者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新闻报道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使平面设计更具民族性和传统文化的特性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基石,因此现代平面设计应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识,表达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情趣,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中,进而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7.
使平面设计更具民族性和传统文化的特性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基石,因此现代平面设计应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识,表达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情趣,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中,进而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8.
风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民族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传承的。风俗的民族性,是与该民族的民族审美意识、文化素养、民族心理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种种关系密切相连的。一些风俗习惯之所以世代传承是因为它展示了该民族人们的某种思想、情感、信仰、经验、愿望、心理等等。它通过种种形式,艺术地展现了历史的、社会的烙印。汉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9.
喜剧意识的笑是人类社会实践文化心理机制和生命自由资源的审美升华。只有具有审美价值的喜悦感情,才能成为喜剧意识的笑。能够凭借自由嬉戏态度对待社会历史必然的喜悦感情就具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大陆农耕文化基础上奠立的伦理理性主义文化和西方古希腊海洋文化基础上奠立的历史理性主义文化,分别孕育了中西方文学的喜剧意识。  相似文献   

10.
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融诗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炉,方寸之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蕴,并以极强的民族性立足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本文从赏析视角对其独特样式语言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该为人类所共享,每一种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开放性与兼容性基础上的,东西方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律都具有这种鲜明特征;相互吸收、借鉴是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途径,封闭、自守只能走向消亡;但吸收、借鉴并不等于移植,失去自我,它必须遵循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并与本民族的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入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这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意境最重要、最根本的特征是情与景、意与境、主观情致与客观自然的交融统一。重视情景交融、意境统一,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传统。作为意境理论的标识和核心,情景交融集中体现了艺术意境的审美特质,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审美理想的境界。它的深层结构中凝聚和积淀着我们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模式,即“天人合一”观念。因而,情景交融不只是意境的一般特征,也不只是一般的“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它深刻地揭示了意境的民族心理内涵,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民族品格。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虽然处于双重边缘化的位置,但其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时代性等审美特征,不仅使她们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民族审美风情,构筑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傈僳族传统服饰体现了傈僳族独特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承载着傈僳族的历史、信念以及民族品格和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宝贵的财富。本文通过对傈僳族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色彩纹样及功能的阐述,探究原始服饰文化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更深层次地理解傈僳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同载体,其中有时代性的历史糟粕,更有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民族的复兴,是民族文化的转型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只能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能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7.
18.
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性特征及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是受俄罗斯文化、俄罗斯地理上东西之间的矛盾以及俄罗斯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探讨和研究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助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相似文献   

19.
萧洪恩教授的《土家族哲学通史》自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蓬勃大气地揭示了一个内陆腹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变迁的灵动历程,向世人生动地展现了土家族特有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倾注了一个土家族学者对于自己民族与民族文化的挚爱之情。这部著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及其多层面的学术意义与理论价值均值得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几千年在与大自然的相依相存中,把自然万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意念相应相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植物民俗文化。大自然的植物,被人们赋予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了独特的民俗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