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超越了前人对空间性质的争论,认为空间是社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列斐伏尔对空间的认识论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进行三元辩证法的解析,阐述了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由于自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崩溃,进而探讨建立一个差异性的空间———社会主义。列斐伏尔以空间作为哲学批判的基点,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3.
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的三元辩证法融合了马克思的“实践”、黑格尔的“概念”和尼采的“诗性”,在辩证法的当代形态上独树一帜。在三元辩证法的基础上,列斐伏尔系统阐释了他提出的“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呈现了一种宏大的空间知识论构想。但我们今天在尝试深入阐释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法时还是会面临一系列困境:第一,如何理解三元辩证法的核心机制;第二,如何理解第三元的设置;第三,如何理解三元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只有在准确把握上述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回答空间意义上的辩证法是何以可能的。首先,空间辩证法在理论立场上区别于科学主义的空间知识论,致力于呈现空间阐释的关系论和过程论的视野;其次,空间辩证法的要义在于内含空间生产的自否定机制,其中,作为空间生产的自否定产物的对立面不应在空间自身范围内寻找,而应到空间的真正“生产者”那里去寻找,即到现实的生产方式及其所指向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4.
王华桥 《晋阳学刊》2014,(2):142-145
空间社会学的出现,主要受到空间消费化现状的影响。空间社会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理论准备,经过列斐伏尔长期的努力最终成型,并在列斐伏尔之后得到后现代社会学家的继承与发扬。空间社会学有着极为宽广的发展前景,有望解决社会学元理论上的结构与能动的二元对立。我国空间社会学的发展正在起步阶段,仍需进一步的理论挖掘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亨利·列斐伏尔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研究的开创者,他从空间的社会性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尝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空间化改造,并探讨了"差异空间"的生产及社会主义空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亨利·列斐伏尔作为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率先把空间作为研究的实体性概念,论证空间的社会性,提出“空间生产”理论,开启了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范式。他的社会空间理论对中国城市化研究和实践有着极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亨利·列斐伏尔称当代资本主义为"有机资本主义"或"控制消费的官僚社会",现代资本主义通过牢牢地控制日常生活而幸存,通过占有并生产空间而成功地取得了发展,符号消费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促进环节,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操纵而暂时搁浅,但不能因此对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8.
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中,身体是最为重要的建构基石。列斐伏尔揭示了身体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同构关系及相互作用,空间的解放意味着感官的全面恢复和能量的充分释放。差异性空间和极乐的建筑是列斐伏尔提出的理想化的空间想象,具有激情和自然的美学特征。空间通过具体的感官经验、被肉身化而进入文学艺术作品。由此,对文学作品的空间性批评和对理想空间的构想都要借助于对身体本身的深刻理解。在网络信息时代,人机杂糅、打破性别边界的赛博格作为新的身体形式,将与赛博空间联合,超越原有的身体—空间理论模型,为空间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提出了社会空间的生产理论,说明社会空间的阐释需自然、历史和生产力的发展一并考虑.其构成不仅在于事物,同样也在于关系,并以土地为突破口,试图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所突破.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中显现出来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扩张元度的生态忧虑,其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就是直接秉承了列斐伏尔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列斐伏尔运用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自己独特的解释和阐发,认为异化无处不在,把马克思只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异化理论扩大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他创造性地"误释"了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理论,将这种生产劳动过程的经济异化批判改造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异化批判,进而泛化为日常生活、文化与国家异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空间理论大师,列斐伏尔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沿着空间政治学批判路径,提出“空间是社会产物”命题,探讨了在当代都市社会中城市权利如何实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为我们理解城市在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和政治学分析中的价值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当代重构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空间再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温权 《云南社会科学》2020,(6):35-45+183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有其深刻的法国现象学渊源。这集中体现在,梅洛-庞蒂以身体的空间意向性为出发点,将马克思自由自觉的物质实践,转译为含混的情境性体验的尝试,在福柯有关"非思性"身体通过"他者性"空间不断反抗"观念性"权力的语境中,进一步被列斐伏尔提炼为,对旨在瓦解资本抽象空间秩序的"差异空间"的期许。借此,现象学土壤中生成的空间概念,就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范式当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既是法国现象学界以海德格尔和黑格尔哲学的视角,对胡塞尔所开辟的德国观念论现象学传统,进行实存论或物质论"误读"的思想余波;又是其学术体系中特有的"身体性""体验性""他者性"等特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固有的"实践性""物质性""斗争性"等内涵相呼应的逻辑必然。它们不但揭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实存论现象学向物质论现象学跃迁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姻的形而上学契机;更凸显出,由列斐伏尔开启并滥觞于英语学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思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实现自身话语转向,而向西方经典思想资源回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5-13
列斐伏尔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举世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大师,也是西方后现代理论的"空间化转向"的有力推动者。但迄今为止对他的思想研究仍然处于"广为人知"却"罕为人解"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之前,列斐伏尔的影响基本局限于法国与德国等欧陆国家,且主要集中在其对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研究上,此后,他的影响陷入低潮,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从列斐伏尔去世后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思想的学术影响在英语世界与日俱增,主要是作为一位后现代的社会理论家、人文地理学家、空间理论家乃至于节奏分析哲学家而被接受、关注与运用。列斐伏尔思想命运的激剧起伏,其思想形象与定位的几番改变,一方面反映了左派社会批判哲学理论在西方的艰难曲折处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关注现代社会生活与现实历史活动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空间生产”思想:从马克思经列斐伏尔到哈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间视角对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批判研究,不能忽视马克思空间思想。理解马克思地理学和社会关系重组意义上的空间生产思想,把握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和哈维的空间三类型,不断推动社会空间理论发展,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7,(9):47-54
列斐伏尔、哈维等人开启的社会理论之空间转向,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彰显了空间的实践性、社会性与社会生产本质,从而告别了传统的空间认识论,迈向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本体论建构。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承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议题、方法与旨趣,基于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总体视域,他们将空间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推进为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方式批判,进而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改造为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立足于这一空间转向的历史语境及其折射的问题和时代精神,以空间对资本主义的意义为关切,这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化建构,不失为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当代化的一种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经济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留下宝贵的理论遗产。阐述了毛泽东经济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社会现实给我们提出的理论课题依然是如何使历史唯物主义切入现实并改变现实.面对"美好生活"诉求,思考如何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面相.我们可以在20世纪众多日常生活批判,尤其是列斐伏尔的理论贡献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何以可能的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是揭示人类历史宏观规律的锐利武器,也是探明人类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微观维度的重要理论工具.在当代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要面对日常生活在两个方向上的"异化",即"贫困化"和"衰退",马克思主义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至少也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展开,即关于日常生活贫困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关于日常生活衰退的文化批判.因此,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包含政治经济学批判,但狭义的日常生活批判侧重于考察和引领生活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就是立足于日常生活这个包含并表现着整体的具体层面,运用并科学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以考察在人类自我实现过程中引起的新的现实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解释:以列斐伏尔为个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怀玉 《河北学刊》2005,25(3):115-119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联袂 演出的“马克思主义终结论”,逼着马克思主义者发展 出一种“更加现代的”(实际上是“后现代的”)马克思 主义,这就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晚期马克 思主义。它试图对传统的研究对象,一一资本主义本身 所呈现的“新的出乎意料的维度”,即“后现代状况”加 以理论化〔’l(即0)。由此,晚期马克思主义从不同角度得 出一个近似的结论一一后现代主义与其基础即晚期资 本主义具有着互为表里、彼此辩护的现实同谋关系! 而达成如此共识的理论前提是,认为马克思以生产方 式为核心的历史性哲学话语…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与和谐辩证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考察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据,同时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需要出发,论述了确立和谐思维与和谐辩证法的必要性,指出和谐辩证法是对历史上矛盾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集聚的深层的思想积淀,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和谐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0.
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列文斐尔空间生产的逻辑的重要内涵.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作为空间三重性的集中体现,是表征内涵的重要手段,解析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基本内涵,探寻该理论的发展,是社会地理学研究中获得理论支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