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重塑公共服务理念、优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和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重塑公共服务理念、优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和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明显不足,这与公共服务意识、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财力、人员、政府利益及考核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需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基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奋  袁平 《浙江社会科学》2012,(8):40-45,156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市场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仍缺乏对政府外包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县市区基层政府和市级政府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公共服务外包绩效影响因素,构建了影响公共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丰富和发展公共服务外包理论,以及改进和提高公共服务外包绩效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辉侠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9):30-32,107
能力与动力是影响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两个基本因素。公共服务能力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必要条件,公共服务动力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充分条件,只有同时具备公共服务能力与动力,地方政府才具备提供适当合理的公共服务的充要条件。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以及内部与外部动力方面存在困境。因此,需要根据困境产生的动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和推动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县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工作人员公共服务意识淡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供给监督制度缺失、公众参与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为此,西部地区县域政府应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壮大地方经济基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西部地区乡镇公益事业单位,完善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江浙皖三省农村道路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村道路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村道路供给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省农村道路在供给量、供给模式和质量方面存在差异,影响道路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人均收入、地方企业数和是否为合并的乡镇,而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和外出打工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例对农村道路供给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道路供给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响学校布局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学校规模、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但是,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布局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特殊的地形地貌、落后的交通条件、分散的人口分布、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薄弱的农村教育发展基础等。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布局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充分考虑其特殊性,科学合理地做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从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对福利公平的关注上,也体现在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上.财政收入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改变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的严重不均衡状况.因此,大力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机制,全力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打破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实现全民范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既是我国总体民生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其中的科技支撑不足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现实.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民生性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基本平等与和谐稳定的基础.目前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制约因素.强化公共服务的意识、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加强与社会的协作机制建设、建立公共服务能力考评体系等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职业成功分为学术认可和职业选择机会两个维度。其中,一方面,人力资本、个体动机、组织环境对学术认可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个体动机、组织环境和亲信关系对职业选择机会有着显著正面影响。因此,综合这两方面的影响可以看出,民族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本、个体动机、组织环境和亲信关系对教师职业成功至关重要,会对职业成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的特殊治理单元,其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是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边疆民族地区营造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更是边疆民族地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为边疆民族地区全面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中,要不断突破历史传统、社会关系、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的制约因素,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实现政府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曹淑芹 《阴山学刊》2005,18(1):53-55
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主流。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势在必行。但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的限制;政府职能转变的渐进性的限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和私人资本自身力量的限制;政府和私人资本责任制约机制的缺失性限制;公众认同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单投入多产出的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4 - 2009年相关数据测算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成本效率值,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成本效率平均值达到74.28%,但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主要源于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效率在2000年以后的大幅下降,并且各地区政府效率的差异逐渐增大;(2)从东部至西部,公共服务成本效率均值呈现递减趋势,而地区内效率分散化程度递增.各省份的效率大致呈现平稳、有界波动和不断下降三种趋势.不同省份的差异表现,受到地区人口分布、地质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多重影响.(3)人口密度由于对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的规模效应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人均GDP的提高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小规模政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对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有重要意义。基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构建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并构建面板Tobit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水平、人力资本和交通便捷程度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二,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在东、中和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第三,农业生产效率、人力资本对邻近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交通便捷程度对周边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可行能力”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经济学范畴。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可行能力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或者用日常语官说,就是实现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缺乏“可行能力”,难以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西部民族地区的个人可行能力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利益表达、经济参与和社会机会,以此来考察西部民族地区的个人可行能力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群体的创业问题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甘肃省的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民工创业意愿不高,在创业类型上更倾向于选择家庭独立创业。其中年龄小、未婚、打工中有管理经历的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创业,而对生活比较满意的农民工则倾向于选择不创业。资金、技术和经营能力以及对创业政策的知晓程度等也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在尊重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需有针对性,培育有组织的创业活动,是促进农民工创业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步由集权型向分权型演进,同时,这种演进受到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的约束,由此形成了具有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二维属性的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激励地方政府相互之间围绕经济增长而展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结果扩大了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差距,探究其形成机制和差距问题,籍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区域自我发展主体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对西部11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对西部地区2008~2013年DCI指数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西部11省区的DCI指数表现出明显的"U"型趋势,即自我发展能力先下降后上升,除了甘肃和青海,各省区在2013年达到了DCI指数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