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利用一切可能性,全力收集党中央的文件和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结合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情况予以认真学习和贯彻。对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著作的学习和贯彻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开展对敌斗争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战略战术的指导,为我国东北地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坚定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5.
王惠宇 《河北学刊》2006,26(6):226-228
本文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在与日本缔结中立条约的过程中与中国东北抗联的关系,剖析了1940年底东北抗联进入并滞留苏联境内的原因,解析了《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的消极影响。由此认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所谓“战略转移”,并非是主动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6.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同日本帝国主义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和铸就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概括为:简单朴素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其中拯救祖国于危亡的爱国情怀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之源,不仅体现了普通群众简单真挚的爱国热情、青年学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追求,更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正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锻造了东北抗联将士的顽强意志,创造了保家卫国的历史伟绩.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法西斯势力形成、发展、扩张过程中,1936年就出现了法西斯联盟——轴心国,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则正式成立于1942年。在中国东北地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就开始了侵略扩张,进行殖民统治。因此,东北抗联站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前列,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率先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投入到反抗法西斯战争中,从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早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东北抗联1940年同苏联远东军建立国际间相互支援与合作关系,1941年始主力部队移到中苏边境地区,在苏联境内建野战营和教导旅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和整风学习,1945年随苏军解放东北。这段特别时期国外国际关系和历史学者特别是抗战后期东北国民党“接收”大员们声称:真正东北抗联早垮了,跑到苏联去的人是因为在东北吃不了苦,吃面包、喝牛奶享清福去了;提出东北抗联被苏联人收编、穿苏联军装、出入苏联边境当间谍,连国籍都值得审查等论点。这是对与东北抗联血肉相连的中国东北父老兄弟的亵渎和对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曲解。1941-1945年东北抗联究竟为什么到苏联去?他们在苏联做些什么?这段历史似乎迷雾重重。“文革”中不少东北抗联老战士被打成“苏修特务”,蒙受不白之冤。鉴于此,作为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有责任尝试解析清楚。  相似文献   

9.
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政治建设为首要,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基础性工程.东北抗联精神作为龙江"四大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东北作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残酷艰苦的环境中与日军奋勇抗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可歌可泣,这种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青史长存。抗联歌曲是我国特定时期的抗战文化现象,它有着特定的创作主体,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意义深刻的精神内涵,是我国近代反侵略反压迫的宝贵抗战文化遗产之一[1]。作为东北抗联党组织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形式,在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的14年中,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对瓦解敌军阵营、赢得人民群众支持起到重要作用。以东北抗联歌曲为研究对象,从抗联歌曲的民族精神、增强东北抗联歌曲的革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及加强东北抗联歌曲的民间传唱与网络传播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东北抗联歌曲传播的路径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12.
东北抗联自其创建之日起,即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历时14年的持久抗战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东北抗联身处雪虐风饕、敝衣粝食的艰难困境仍旧坚持持久抗战的精神支撑,亦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提升军队战斗实力的重要保证。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理论内容,对东北抗联的队伍壮大、理论提高、战斗力提升等方面具有不可睥睨的积极作用,并对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构建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其中就包括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对东北抗联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东北抗联精神内涵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抱定民族解放必胜信念,爱我山河、爱我家园、爱我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困境求存、险境无畏、绝境赴死的敢于牺牲精神,唤起民众觉醒、改变民族命运、争取民族独立的勇于担当精神,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强敌的国际主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东北抗联精神既有其特质,又与其他伟大精神在理念上一脉相承,体现出一致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15.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思想品格。文章宏观梳理了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对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了剖析。在当今时代,赓续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历史上的绥宁是东北北部为中心的密山、东宁、穆棱、勃利等地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联统一建制前,中共在这一地区组织了相当规模的抗日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研究这一特定时期、特定地区抗日运动的发展演变及特点,对于进一步探讨早期抗日运动全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的国际主义精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战场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不仅涉及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更涉及与朝鲜共产主义者、苏联远东军的并肩作战.中朝苏三国军民合力抗日,并肩作战,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联合,不仅提升了中朝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更充分体现了中朝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中所建立的友好关系,有效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协助了朝鲜的独立解放,牵制了日军向苏联进犯的侵略行动,对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满洲省委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高举抗日旗帜,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希望。从当时留下的大量文献可以证明,省委的历任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在艰苦、危险的条件下都坚定不移地坚持抗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