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代表人民利益顺应历史潮流的村财政建设,既成功地使千百万农村革命人民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去,也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财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严志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传统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在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本文通过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八路军从出师抗日到基本转入敌后作战,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八路军出师之后,一开始是在敌之翼侧作战,后来随着华北战局的变化和作战的需要,才逐步从敌之翼侧转入敌后作战的。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对于正确理解当时党的军事战略方针,对于正确了解人民军队进行抗日战争的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试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即是取消旧的捐税和摊派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以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重新规定统一的累进税 ,重新设置新的农业税制 ,即征收救国公粮。这一措施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俞良早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81-86
毛泽东提出,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在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他提出了加强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如办好各类学校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展学习运动以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贯彻统一战线方针以调动各种积极的力量,认真做好报纸、艺术和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爱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6):97-99
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敌后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分为在职干部教育与学校干部教育。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干部教育的开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8.
王克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65-69
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是伴随着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壮大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党群关系自抗战初期开始建设,1942年“大扫荡”前后受挫调整。在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山东抗日根据地终于建立了和谐的党群关系,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究其成功经验,主要是理论上解决了党如何看待群众的问题,实践上解决了党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荣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4):98-103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由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民主党派的民主建设三部分组成。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包括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完善、抗日民主的法制建设和民主思想的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包括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尝试。民主党派的民主建设包括其民主思想的发展与转变、民主党派的联合与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表明,民主政治建设须服从全民族抗战的大局,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民主政治建设应是开放的、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0.
孙光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26-128
延安<解放日报>关于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宣传十分出色,如果运用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延安<解放日报>的社论、新闻和消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出其精兵简政的宣传呈现出以下特点:以陕甘宁边区为,以其他抗日根据地为辅;以理论文章为先导,社论有的放矢;新闻通讯,形式多样;杂文随笔,生动深刻;利用专栏,加强指导;同宣传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财政经济工作是苏北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坚持敌后抗战、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以及在财经战场打击敌人等具有重要意义。苏北抗日根据地成立银行,发展根据地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合理负担,活跃市场贸易、打破日伪经济封锁,开展货币斗争、维护根据地利益,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顾晨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3):5-9
苏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全国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亦是华中八个抗日根据地之一。苏中抗日根据地属于物产丰富的平原水网地区,襟江带海,人口众多,工商业活跃,经济文化发达。同时交通便利,又靠近宁沪杭等大都市,文化名人聚集,知识分子众多,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王荣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46-48
安徽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政权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完善上,一是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二是在政权体制上推行参议会制,三是在政权机关人员组成上推行“三三制”;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首先是通过立法以规范和保障抗日民主的政治权利,其次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建设,此外,在司法与行政执法活动中积极创新与发展;在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上,一方面充分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抗日民主的宣传教育,并组织民众进行各种广泛的政治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则以党政干部的民主作风与民主精神去影响和教育群众。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开发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武耀芝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文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以及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邓小平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建党、建军、建政活动,进行整风、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特别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使根据地渡过了难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在抗战时期的有关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又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俊宝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27-28,49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叉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谭清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0(3):117-1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有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各个抗日根据地政府在实行减租减息、农业互助合作的同时,还采取开垦荒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耕作方法、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和推广良种、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淮南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华中敌后第一块大面积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其在文艺战线上面临着宣传抗战文化、抵制投降文化和奴化文化侵害的考验。为此,淮南抗日根据地运用多种文艺形式,组建优秀的文艺队伍,建立稳固的文艺阵地,加强文艺建设。这些实践举措在根据地的宣传动员、巩固建设和军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满足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府推行了优待抗属政策,其具体形式包括物质优待、劳力补偿、精神慰藉。在根据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之下,优抗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较为成功地动员了民众,巩固了根据地政权,壮大了中共武装力量。但是该政策推行过程中还受到根据地内民众固有观念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