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新营销——关系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营销是以建立、维护、改善、调整"关系"为核心,对传统的营销观念进行革新的理论.本文试图对关系营销理论进行分析,说明关系营销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作用,提出"建立忠诚是关系营销的关键"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王智 《东岳论丛》2005,26(5):153-157
关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关系思维要求人们从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去把握事物,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事物的属性取决于该事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他事物,这是辩证法、现代科学、关系思维的共同见解,在关系思维看来,事物的一切属性都是相对的,都是关系性的,事物的属性就是关系属性。  相似文献   

3.
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本文认为 ,要从动态的、多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竞争的角度来看待关系 ,并从两个时点对关系重新分类 ,提出了强关系、弱关系、弱强关系和强弱关系的四种类型。文章通过对深圳平江村八个案例的分析 ,论述了关系是一个生产和再生产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作者认为 :关系的功用是在比较中而存在的 ,关系是人们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手段 ;关系的实质是利益交换 ;在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完全、规则不完善的条件下 ,关系就会发生作用 ;人们运用关系的原则是理性选择 ;寻找关系的路径是一个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扩展过程。文章还联系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关系运用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系、强-弱关系假设的方法论困境及实践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系"是社会网络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关系的涵义、类型、测量标准和功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社会网络研究的强、弱关系假设面临着方法论的窘境,只有超越关系分析的强-弱维度,把关系放到实践的文化脉络中,关系才是可以理解和分析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有关人际交往理论的考辨发现,无论是西方人提出的关系强弱还是国内学者提出的关系信任,都难以对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做出完整准确的解释.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大多是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来考察人际交往的,忽视了非功利情境下的人际交往.因而所得结论难免有失偏颇.我们发现,通常情况下中国人人际交往所普遍遵循的乃人际认同法则.而这一法则之所以被中国人普遍偏好,关键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重家庭、家族、宗族以及地缘性共同体有着内在的切合性.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九同"或"十同"法则实际上都是在这一基础上演绎出来的,目的都是为了应对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情境,以便于在人际交往中能够顺利通行.  相似文献   

6.
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在我国有两种学说:“权力关系”和“债务关系”,本文不直接对这两种学说进行评论,而试图从对“偷税”的分析入手,比较这两种学说的优劣高低,并在这种对比中,通过对“偷税”进行不同学说场景下的分析来更加透彻的理解偷税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社会关系整合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肖光 《理论界》2008,1(2):30-32
社会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本文将从利益、权力和制度三个层面对社会关系整合理论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且将社会关系整合理论与辽宁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相结合,从而为构建和谐辽宁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关系营销、关系质量的基本概念出发,在回顾和总结国际学术界有关关系质量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系营销活动开展过程的角度,对关系质量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购销双方关系营销模型和评价关系质量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
证券无纸化后,证券法律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纸化条件下证券的主要法律关系可以概括为"四方主体+三大法律关系"。投资人与发行人间的法律关系因持有模式的不同而相异;发行人、投资人与证券登记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分别为证券登记法律关系和证券存管法律关系,随着中央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出现,证券登记和证券存管逐渐趋同;投资人与证券经纪商(直接中介商)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一种民事代理关系,这些关系的具体内容由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共同确定,具有约定性和法定性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0.
关系营销理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季芳 《齐鲁学刊》2004,(6):156-158
关系营销强调企业要建立良好稳定的伙伴关系,追求其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企业带来长期财务绩效。从目前看,我国企业在关系营销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和误区,因此应当加强关系营销理论的研究。我国企业运用关系营销的策略包括员工关系营销策略、顾客关系营销策略、合作者关系营销策略和影响者关系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赵宇峰 《人文杂志》2001,(1):150-153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政府如何协调内外关系,以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相关职能,这是摆在每个领导者面前,应该加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本文从政府公共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政府如何协调内部员工的关系,如何协调与社区公众的关系以及和媒介公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存在,关系作为人难以摆脱的一种存在境遇,已经受到当代哲学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关系本体论”渐渐浮出水面。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一些著名学者提出了伦理关系的本体论意义,以强调伦理关系的基础存在性,旨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在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治理领域中,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实体性的关系。理论研究的三维视角,可以解析出这一实体性关系的十种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3.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细胞 ,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要取得成功 ,其营销战略必须以关系营销为导向 ,在市场中做到游刃有余。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好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之间的关系 ,而陷入困境。关系营销是我国企业界战胜困难 ,走向世界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描述充任关系定中结构,就隐含的谓词的语义特征赋其名、画其形,对中心 语、定语进行语义概括、分类,并就其语法特征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企业雇佣关系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雇佣关系的形成是雇佣关系多方参与者之间协商、施压、冲突、妥协的过程,其本质是权力的平衡过程,其权力来源于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程度,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由于雇主控制了市场经济生产的核心,权力平衡更倾向于雇主。而面对雇主的强势权力,员工只有组织起来,发挥集体的作用,并通过谈判和协商,在双方权力趋于平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合作,从而达成一致意见。政府则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制定和维护雇佣关系的基本原则,撤出对劳动关系的直接操纵和管制。  相似文献   

16.
公益征收法律关系的准确定性对于征收立法中恰当配置当事人及利益相关人的权利义务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学说中将征收关系定性为单一私法关系或单一公法关系的观点都存在片面性,从公法与私法交融的视角来界定公益征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比较全面和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维系、变动和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家庭代际关系及其维系、变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向,旨在对当代代际关系状态有更全面的认识.作者认为,就当代而言,家庭代际关系的传统维系力量已被削弱,新的维系手段表现出由多元到单元之变.代际关系变动中既有值得称道的进步,也存在诸多问题.社会组织应注意引导代际关系的发展方向: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提高老年人自身经济能力,降低亲代对子代的赡养依赖;继续推动子代义务、责任和权利南儿子单系承担和享有向儿女双系发展;加强道德力量在代际亲情关系维系中的作用;注意化解代际财产传承多元化所出现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有益探索,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和谐社会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方面,刘少奇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研究刘少奇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议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前提,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基础。但是在现实中,政府、银行和企业工作关系相互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方关系没有从根本上理顺,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规律,增加了金融风险,扰乱了社会信用机制,影响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政、银、企...  相似文献   

20.
关于企业关系资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以往那种单靠企业自身资源经营的方式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应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保持和发展一种持久良好的关系,为共同的绩效目标协调发展,形成关系资本,从而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抵御外部竞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