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辉  费菊 《理论界》2002,(5):104-10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和效能,关系到整个学校工作的大局.现今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应无时无刻不发挥着作用.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人的心理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性,人的思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心理发展的制约.大学生正处在人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迅速的时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大学生除了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外,还非常需要有人给他们以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工作水平,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就必须注意学习心理科学,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元易代,遗民诗人产生了对故国浓重的依恋情怀,并通过文学创作及行为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此群体独有的"临安情结",在遗民史上具有其特殊性.此情结在历史、文化及心理诸多内外力综合作用下而形成,逐步成为遗民诗派自我灵魂和创作灵魂的主宰,不仅制约着诗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同时使其作品成为爱国主义文学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4.
新的社会形态使高校必须重视心理辅导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开始渗透了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人们的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较高层次的结晶,这就为学校的思政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对暗示的作用和地位引起足够的关注.而心理契约自身固有的隐性特征决定了各种心理暗示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是心理契约构建和履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否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来交流契约双方的期望,进行要约与承诺以及履行阶段的意思表达,是心理契约有别于口头约定和书面合同的本质所在.只有对心理契约中暗示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心理契约构建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机制,进而使心理契约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罗浪沙  龚喜洋 《南方论刊》2022,(12):88-90+102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效度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要求。思政课理论知识体系的整体性贯彻以及思政课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阐明是思政课的现实境遇。剖析青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结构、认知图式、思维定式,情感目标和价值需要,是提高思政课效度的主要方法。整体性掌握思政课理论知识体系,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其认识结构、认知图式和思维定式的变化,针对性地改进调试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政课效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高速发展,使高校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规模、办学理念、学生诉求、学生心理较以前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原有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虽然曾经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求新求变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首要话题。本文细致地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针对开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详细地解读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提供指导,为指导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榜样示范法是德育过程中以他人的高尚道德、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受教育者心理,使教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当今榜样示范法出现弱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应用榜样示范法的时候要注意技巧,以增强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独道的视角 ,从个体的需求心理出发 ,运用现代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手段———激励 ,解决思想教育中的问题 ,使思想教育工作紧扣时代脉搏 ,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在大学开设美学教育课 ,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及形成人生的定式 ,都有决定性作用 ,要充分利用大学这个阵地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加速美学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思维方式是对先进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虽优势甚多,但其整体的落后性事实决定了它必须走积极改造和向现代化转换的道路。从思维方式的普适能力上求突破,从开放性上找出路,在思维功能的完善建构中求发展,先进意识和进步源流才能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勃发。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道思,乃是以“道通为一”的动态整体观为主线。这种道思是理性的概念思维之外的另一思路,即悟性的、诗意的“象思维”思路。这种思路所使用的表达语言也不同于概念思维思路使用的语言,而是诗意隐喻的语言。必须暂时悬置概念思维而借助悟性的“象思维”进入这种语境,才能真正把握《庄子》的道思。庄子正是以道思揭示出人性“欲壑难填”的弱点,而对人类自身异化作出深刻批判。庄子同时还揭示出人具有对于克服异化追求理想自由的善根,从而为人类摆脱精神危机点亮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维活动的最直接体现,语言的结构特点是与思维方式的特点相一致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表达其思维的语子的结构和行文顺序也有很大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特点,转换句子结构。本文从英汉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翻译长句及句群时的四种句型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思维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的本质是思维研究中的首要问题.作者的观点是:思维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可派生出和可表现为高级意识活动的物质运动;是脑对对象深层远区的穿透性反映--就是脑透过表层的遮隔察知深层状态、透过时空距离的阻隔察知远区状态;以及其他.如果用定义的形式简约地表达思维的本质,思维就是脑对对象深层远区的穿透性反映.这和流行已久的另一个思维定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发生争鸣;本文分析、对比了这两个定义认为,应把"思维是脑对对象深层远区的穿透性反映"作为思维的基本定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分别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和现实要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哲学的创新,也是对人类以往发展观的反思、跨越与整合,对实现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家府 《学术探索》2013,(12):18-22
哲学思想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大多数贪官虽然位居高位,但他们对社会经济的认知能力却未必就高。由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缺陷,直接导致其思维方式的错误。他们或把偶然当必然,或把特殊当一般,或把空想当事实,不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凭借自己精心编织的腐败网络,就能逃过反腐利剑,一生辉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关键在于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培养领导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论汉字造字法中的隐喻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用比喻、借代、象征、婉曲等隐喻性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与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世界,是创造主体对自然、人生的心灵化再现。  相似文献   

18.
苗聪 《学术探索》2014,(6):11-15
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思维方式发生生态变革,形成生态思维方式。这就要认识到,人的思维方式是由产生思考的主体维、主导它的运行方向的观念维和思考认识事物的对象维三维互动结构。只有当这种三维调控结构都被生态关系的生态原理渗透时,生态思维方式才能完整地形成。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由主体维的生态意念与观念维的生态理性相结合而产生的生态思维理念,它可以主导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构建生态思维的基本方法,就是促进这三维结构的生态化。这些方法都会促使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坚持生态思维方式,推动中国的可持续性生态化发展或生态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9.
乔世华 《云梦学刊》2004,25(2):23-26
成东方由于对摄影文学的建构而发现了审美复合美神,并对之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使得审美复合理论成为现代美学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范畴。审美复合理论既是我们认识摄影文学独特美学特征的路径,也是我们观察了解世界的重要桥梁,它为全球化注入了生动灵魂。  相似文献   

20.
吕书宝 《齐鲁学刊》2003,(3):101-104
《礼记》是记述和阐释中华古礼的 ,纷繁错杂 ,语义艰深。但在《礼记》中 ,除了运用抽象思维 (理性思维 )、推衍概念来释解礼义之外 ,还经常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说明性、描写性乃至文学性语言来阐发礼义 ,从而完成古礼本来面貌之立体二度还原。《礼记》在阐释古礼中使用形象思维这一文学表现手法有深层的心理、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