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中国人民称之为洋教,台湾同胞有时也称为景教。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军事上、政治上侵略中国的同时,总是利用宗教奴役中国人民。洋枪、洋炮、洋货、殖民地总督和洋教、传教士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殖民者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那些主教、牧师、神甫们最先进入台湾这个地方。早在十七世纪初,伴随着荷兰、西班牙入侵台湾,基督教和天主教也就接踵而至。前者在台湾南部,后者到台湾北部。1625年,即荷兰侵占台湾的第二年,便有传教士甘迪第斯入台湾传教,史载从1625年到1662年,荷兰殖民者前后派了三十个传教士到台湾传教。他们传教的对象,主要是台湾士著民族(通称“高山族”)。他们在士著民族中,到处“建教堂、设学校、译圣经、授十戒”,“大布福音,以牍土番。”有个数字指  相似文献   

2.
高山族是祖国台湾的先住民族,对缔造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对建设台湾保卫台湾作出巨大的贡献。汉族是后来从祖国大陆陆续迁居到台湾的,他们和高山族一起,胼手胝足,一起把台湾建设成富饶美丽的宝岛;同仇敌忾,共同抗击侵犯祖国台湾的外国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清代以前高山族和汉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的,据文献记载,按时代的先后,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从汉代到隋代,高山族和大陆汉族有了接触来往,汉族来到台湾,但高山族是开发台湾的主力。(二)宋元到明代,大陆汉族陆续迁入台湾,和高山族共同建设台湾,高山族也到大陆沿海活动。(三)郑成功时代,汉族大量迁入台湾,  相似文献   

3.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才普遍采用的。当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被日本帝圆主义侵略统治达五十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祖国人民把长期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就称为高山族。在台湾一千多万人口中,高山族有二十二万多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圆台湾省的台湾本岛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岛上,分布面积约占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相当台湾全省面积的45%左右。此外也有散布在台湾本岛其他地区和大陆上的,在大陆上的高山族  相似文献   

4.
一、陈第是第一个接触高山族的学者高山族是台湾原住少数民族的概称,又称为台湾先住民、土著族或山地同胞,又分为平地山胞与山地山胞,现有人口约40万人左右,占台湾省总人口的2%。台湾高山族的先民,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期3万5千年前的“左镇人”,以及1万5千年前的“长滨文化”主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三国时的“夷州人”(山夷)与隋代“流求人”也是高山族的先民。唐代,随着大陆移民的迁入,以及南洋群岛马来人与菲律宾人的迁入,与原来居民融合而形成为高山族,即明代的“东番夷”。  相似文献   

5.
孤拔(A·A·P·Courbet,1827—1885),法国侵略军头目,原为海军少将,1884—1885年中法战争中,被提为海军中将,先任东京舰队司令,后任远东舰队司令,率领法国侵略军攻打越南,炮击顺安进逼顺化;后再率军舰侵犯我国福州马尾江(称马江),袭击福建水师,炮击马尾造船厂。此后又进犯我台湾,攻打基隆、淡水,封锁台湾海面,占据澎湖列岛,并以台湾为据点,多次以军舰骚扰我沿海,进犯浙江的镇海等  相似文献   

6.
三百二十年前,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他率领的爱国军队,在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战胜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为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今天,我们来纪念这一永远值得怀念的英雄史事,具有重大的意义和鼓舞作用。 郑成功驱荷复台之所以取得辉煌的胜利,是由于它不仅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与其正确对待高山族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分不开。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无赖外交 187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台湾之役,台湾是中国领土,整个台湾岛早已在中国的版图之内,中国在台湾的主权早已是确定无疑的了。日本发动侵台之役就是侵略中国. 日本明治政府对外政策的核心就是“开疆拓土”,19世纪70年代在日本征韩论甚嚣尘上时,即酝酿吞并琉球。只是需要寻找借口和等待时机而已。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与它阴谋攫取琉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琉球是中国的蕃地。侵略台湾的借口,是1871年12月有60多名琉球人乘船漂流到台湾南部东海岸,上岸后有50多人被当地高山族居民杀了。另外10多人得救被送到凤山县,之后被送到福州,第二年由清朝当局给予抚恤,并送回琉球,此事已了,但日本为了吞并琉球,侵占台湾,就抓住此事大做文章,日本以保护琉球人为借口,发动了侵台战争。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踏上澎湖本岛马公的时候,耳边仿佛响起那首台湾歌曲:“晚风吹动澎湖湾,白浪筑沙滩。没有椰树遮斜阳,只有一片海蓝蓝。”这歌名叫《外婆的澎湖湾》,而澎湖,似乎带着这熟悉的旋律和温馨,走进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蓝鼎元对台湾高山族地区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主张;这些建议和主张,为清王朝制定对台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并直接或间接地为清统治者所接受。他是一个从清初统一台湾的施琅到清后期全面振兴台湾的刘铭传之间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台湾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严峻 《华人时刊》2007,(1):50-52
在河南邓州市有个台湾村,住着一群高山族人,先祖是郑成功军中勇士,婚丧嫁娶唱阿里山之歌。台湾村村口门楼上写着两副楹联: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枝叶繁茂木本深,江河流长水源远。正如台湾作家席慕容在诗中写道:“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里诉说着台湾村人的思乡情。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土著民族,按照其语言、体质、文化等差异,大约分为20个种类。如果根据其政治历史发展中汉化的程度划分,则可分为高山族和平埔族两大类。清代台湾的高山族被官府视为野蛮嗜杀的山后“生番”、“凶番”、“野番”,直到晚清开山抚番政策大力推行之前,高山族与汉人社会基本上是互相隔绝的。1874年,日本藉口牡丹社番事件出兵琅(王乔),引起清政府注意。沈葆桢受命保台,此后丁日昌、岑毓英、刘铭传等先后渡台经办台湾海防与开发台湾前后山民族地区。这在高山族史上是极重要的一页。本文拟对此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2.
贌社与番大租是台湾高山族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两件大事,前者自荷兰占领时初创,清代仍然沿用;后者是清代汉族人耕种“番社”土地时交纳的地租。新的经济生活方式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没有达到推动其社会制度发生变革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阿美人是台湾高山族的一部分,据1975年统计,人口为12万①,主要居住在花莲、台东和屏东三县境内。他们自称“班查(Pangtsa)”,是“人”或“同族人”的意思。“阿美(Ami)”是他称,意思为“北方”。这是居住在阿美人南部的高山族(卑南人)使用的称呼。 关于阿美人的社会性质及其在原始社会氏族组织发展序列中所处的位置,台湾省的学者曾发表过不同的看法。凌纯声先生说:“在系谱调查时,普遍发现连父名与连母名相互间  相似文献   

14.
台湾高山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本文对清朝统一台湾之后,在汉族和高山族共同开发台湾的高潮中,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清代是台湾高山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5.
陈第(1540——1617年)字季立,号一斋,福建三山(今连江)人,为明代名将、旅行家、诗人和古音韵学家。万历年间,他曾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赴台湾抗倭,亲历台南至高雄一带高山族村社,实地调查了高山族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写下《东番记》,为后世研究高山族及台湾各方面的历史情况,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此外,他在经学研究及诗词歌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台湾“四大族群”袁伟生活在台湾的2100万民众主人由汉族与高山族组成,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内较流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岛内民众分为本省人与外省人。这种传统的“二:分法”一般多是以1949年底为界,即国民党残余势力退据台湾之前的在台...  相似文献   

17.
清朝统一台湾后,在对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当时称番族)的政策中,除军事、政治、经济的统治政策外,在文教方面,也设立社学和学堂,努力提高高山族文化水平。当然,在当时时代和统治阶级的局限下,清朝对高山族的教化政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文化的提高,促进了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包括有平埔人和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鲁凯人、曹人、赛夏人、雅美人等。他们过去处于较后进的原始生活,有本民族语言,但还没有文字,由于文化水平低,社会生产与生活一直处于较落后的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8.
规训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技术,它塑造了个人。规训教育的目的是以规训为手段,生产出符合制度需求的个体。日据时期,日本当局为了巩固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在高山族地区设立日语传习所、"蕃人"公学校及"蕃童"教育所等,试图通过教育手段向台湾高山族灌输日本国家意识,改变高山族固有的语言及风俗习惯,生产出"驯服"的肉体,以服务于其殖民统治。日本殖民者操纵规训之术的意图不仅是达成肉体的顺从,更是通过重新建构高山族身体以达成对人的意识形态的教化及塑造。依靠国家权力的输入,透过教育对台湾高山族进行殖民统治,日本殖民者企图实现"同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使用“高山族”作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也沿用这一称呼至今。但台湾方面1947年就以“山地同胞”代替“高山族”来作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正式名称。1994年8月,台湾立法机构修订“宪法”,将“山胞”改称为“原住民”。陈水扁当政时,煽动民族情绪为他搞台独服务,刺激了台湾少数民族的“正名”运动。目前,台湾已正式把原住民划分为16族。两岸对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称谓的差异有愈走愈远的趋势。今后应全面深入开展两岸民族事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政治互信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清代,由于中外贸易格局的变化、海上航线的变迁和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促使英国利用水文调查绘制台湾水域地图,编写航海资料。其中,18世纪末广州贸易航线延伸到台湾南部,英国随即调查这里的航海危险区。1842年五口通商后,欧美开始利用台湾东部和澎湖列岛的航线在通商口岸之间往返,英国水文调查的重点也转向台湾东部、澎湖列岛以及被视为加煤站的鸡笼。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对外贸易兴起,英国才对台湾沿海口岸展开大规模调查,为对台经济掠夺提供地理信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