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雷州半岛主港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雷州半岛是海上丝绸之路前沿地段。自汉至清2000年间,雷州半岛主港口自南向北多次选址迁移,先后形成西汉徐闻港、唐宋元雷州港、明清赤坎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过程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2.
在中阿贸易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关键时期。在唐代之前,中阿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路进行,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海上丝路快速发展并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中阿贸易的主要通道。这一变化是由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路商道成型、商业交往增多、陆路交通受阻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条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宗教文化如儒教、佛教、道教也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了朝鲜、日本等国,以妈祖信仰为代表的中国民间神也随着中国移民传入到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上贸易量的不断增长,国际海上通道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外向型国家的生命线。中国是个贸易大国,也是能源进口大国,又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制于海上通道的畅通无阻。由于受海洋大国对海洋通道实行垄断性、排他性控制,海道沿岸国政局动荡和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等因素影响,中国海上通道安全不容乐观。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是维护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5.
上古时代中、西方文献相印证,可知作为亚欧大陆之间洲际文明大动脉的"丝绸之路"早在张骞西行之前就已存在;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国与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往的通道,也是西方各国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人们使用"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时不应过于片面和狭隘。新时期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成立丝路基金等重大举措,必将迎来丝绸之路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贸易通道的重要门户,港口是福建省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最佳切入点与关键突破点.从港口布局和集装箱吞吐量入手阐述福建省港口发展现状,通过班轮公司船期数据分析福建省港口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互联互通现状,基于物流网络系统理论,从港口自身、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三个层次提出福建省港口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欧洲早期殖民者的商业扩张,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东亚历史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同时也借助东亚原有的朝贡网络编织起更为广泛的贸易体系;中国东南沿海的部分岛屿、港口由此而纳入了16世纪之后以欧洲人为主导的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明政府选择月港为私人海上贸易的开放港,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体现了封建王朝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去年以来,粤西连续举办过两次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本期组织了有关热点问题的研究论文。李金明《唐代广州与阿拉伯的海上交通》展示了唐代中国海上交通及贸易的空前繁荣,张荣芳等《两汉时期的雷州半岛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描述了两汉时期雷州半岛采珠业、商贸业的发达,阮应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雷州半岛主港概述》就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用翔实的材料客观描述了徐闻港、雷州港、赤坎港的形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就有着友好往来和传统友谊。二千多年来,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通过“香料之路”这条海路交通,与阿拉伯人民进行着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由于中阿海上交通主要是以运销香料闻名,便被人们誉称为“香料道”或“香料之路”。1973年底,在泉州湾后渚港这条“香料之路”上新发现的宋代海船,船上运载着大宗香料、药物等,便是“香料之路”上的一项重要新发现,这一传播友谊的工具——宋代海船的新发现,是中、阿海上交通、友好交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它对于研究泉州港同阿拉伯的海上交通、经济交流和中国同阿拉伯的友好关系史方面,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0.
澳门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在历史上的海上交通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但也曾因为殖民帝国从事罪恶的鸦片贩运和苦力贸易而臭名昭著。本文论述了澳门海运的形成发展,阐述其举足轻重的东方贸易基地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海商和中国、日本以及南海诸国海商在浙东宁波双屿港建立起当时远东最大的私人贸易基地,促进了中国海外贸易和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海禁政策之下,明政府于1548年春调集闽浙两省海军剿平双屿海商,并以木石筑塞港口。此后,双屿港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成为历史的谜团。关于双屿港港址所在,至今学界仍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在今舟山六横岛西侧“大麦坑与张起港之间的棕榈外湾和椋榈湾所组成的单一港口,可能就是16世纪那个闻名于世的国际海商贸易基地”。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外向型经济发展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新疆伊犁河谷谷口的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部地缘、人文优势突出,水土光热资源匹配的综合性陆路口岸,得天独厚的通商条件和中国与中亚各国经贸联系的客观需要,使以国际合作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口岸得以充分利用的经济资源,对外贸易、进出口加工、国际商务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初显端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工业园区、城市中心商务区(三大发展支柱、一大发展辅柱)四位一体的国际城镇化经济格局逐渐确立,向西陆路开放桥头堡的口岸功能在推进新疆及沿边地带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战略中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13.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是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共同战略。随着科技进步,历史上的“单港兴单市”、“此兴彼衰”向“群港兴群市”、“共兴共荣”转变。宁波市和宁波港理所当然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上海港为轴心的国际性特大城市带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层成员.文章还对依靠科教提高宁波港、城建设的科技含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可以合法进出国境、关境的地方,是国际物流、客流的必经通道,是国界和不同关税区边界上的门户。因而口岸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源和各地客商的投资热点,它对形成口岸经济、带动口岸城市发展、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交往意义重大。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口岸发展到18个,形成了以口岸为依托的沿边开放带,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主要口岸经济带。本文首先介绍了内蒙古现有的口岸经济地理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口岸所对应的口岸腹地经济资源优势,指出这些经济资源优势是形成内蒙古口岸经济带的基础,最后展望内蒙古口岸经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广州港就是中国对外贸易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美蒋勾结控制广州港,全面分析了该时期广州港对外贸易发展的艰难概况以及广州港曲折发展背后带给后人的深思,并由此提出了今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其对外贸易发展应寄予的希冀。  相似文献   

16.
1875-1896年间,宁波港口贸易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时期,宁波港进口贸易总额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洋货进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进口货物中主要为制成品以及生产生活资料。与此同时,宁波港的出口贸易中直接对外出口能力下降,转为国内商品转运港,并积极发展本地手工业。促使宁波港口贸易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以周边港口如上海港的兴起及航运业的激烈竞争为主,上海港的崛起使得宁波港的自主贸易能力大打折扣,日渐成为一个商品转运港。同时,宁波港在与其他港口如温州港的相互竞争中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合作,贸易合作使得宁波港在国内贸易中能够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后,现代港口的主业已不再是单一的货物装卸,而要成为物流的枢纽,而且将决定全球资源的流向。舟山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应以超常发展的观念,及早定位于洲际干线枢纽港,做好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求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8.
五口通商后,福州港何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对外贸易?利用现存档案资料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福州港对外贸易的历史进程,并对制约港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官方对对外贸易态度的变化是导致港口由"死港"走向繁荣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制度变迁导致了港口贸易的繁荣,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俄罗斯频繁调整中俄经贸政策,标志着中俄贸易关系处于调整期,调整期中,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着诸多问题。满洲里市要发展口岸贸易必须站在自身定位、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在调整边境贸易结构、培育贸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水平、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发挥立体化口岸体系作用、构筑陆桥经济合作机制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不仅对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沿边陆路口岸的贸易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宁波保税经济区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际深水枢纽港、集装箱远洋干线港以及区域产业升级方面论述了建立宁波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从区位、港口基础、物流枢纽、经济腹地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阐述了建立宁波自由贸易的有利条件,认为宁波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功能宜定位为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