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费朗 《伴侣(A版)》2007,(1):13-13
<正>一个像弟弟,一个像哥哥;“弟弟”的妈妈专横,“哥哥”的母亲随和……  相似文献   

2.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发挥失常,只考取了一所普通大学。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却各异。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他们都明白,家里倾尽全力,也只能供  相似文献   

3.
两兄弟     
《老年世界》2007,(8):1-1
两兄弟一起在家里的农场耕作,然后平分收成。 哥哥已婚,拥有一个大家庭,弟弟则是单身。弟弟想:我们平分收入是不对的。我自己光棍一条,哪需要那么多粮食。于是,每天晚上,他从自己的粮仓中取出一袋粮食,偷偷溜到哥哥家中,把粮食倒进哥哥的粮仓。  相似文献   

4.
我今年已89岁,出生在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共有兄妹6人。那年头穷人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靠父亲熬盐土维持生计。父亲由于过度劳累而去世,母亲给地主家洗衣服,两个哥哥扛长工,弟弟则卖给了邻村的一户人家。  相似文献   

5.
三叔     
戈鲁 《中外书摘》2010,(2):92-92
我的三叔和我的爸爸只差1岁,据三叔说,小时候他老受大他1岁的哥哥欺负。同样吃饭,父亲离饭盆近,也让离饭盆远的三叔给他盛饭,如果不从,三叔就会吃拳头了。所有的活儿都是三叔干,父亲不但不干,还爱对干活的弟弟指手画脚,不听话,就对弟弟拳打脚踢。当然了,所有好吃的,基本都被哥哥吃掉了。  相似文献   

6.
我认识一对兄弟.哥哥是知名企业的科技顾问,弟弟是摄影师.兄弟俩生长在同一个家庭里,两个人的个性、口才截然不同.哥哥很会说话,很有领导能力,书也一直读得很好,各方面才艺都很杰出,运动方面也很出色.弟弟跟哥哥念同一所学校,比哥哥低一个年级,压力一直很大,老师们都会说:啊,你是谁的弟弟对吧,你哥哥怎样怎样…… 更糟的是哥哥还长得比他帅. 不只在学校有压力,在家里也一样.闯了一点小祸,妈妈会不经意地说:"跟你哥哥学学,你哥哥从不让我操心的."拿了中不溜的成绩单回家,爸爸也会摇摇头说:"咦?你哥哥没怎么念书,成绩就很好呀.书有那么难念吗?"  相似文献   

7.
人性与誓言     
正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叫阿文,弟弟叫阿武。哥哥老实,弟弟心眼多;俩人在一起时,弟弟总能用巧言骗得哥哥的东西,然后发誓说以后一定还,为此哥哥吃了不少亏,可哥哥一点都不计较,还总把最好东西留给弟弟。转眼间兄弟俩都长大了,娶了媳妇成了家。但是他们还住在一个院子里,两家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儿。矛盾不多,倒也快乐。一天,大嫂和二嫂闲聊天,大嫂说:"阿武对你真好,我看他总是信誓旦旦的。"二嫂甜蜜蜜地笑",可不是,他就爱发誓,油嘴滑舌,不过我倒也喜欢。大哥对你不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正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仅相隔8分钟,可命运却完全不同。哥哥辛福聪明伶俐,弟弟阿福却不幸成为脑瘫儿。那么,作为哥哥,他能做些什么呢?哥哥助力,脑瘫弟弟成特奥会冠军1989年8月9日这天,对辛苍婷和倪建龙夫妇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双胞胎儿子的出生,让他们既高兴又难过。这对恩爱的夫妻早就商量好:哥哥随母亲姓辛,起名辛福;弟弟随父亲姓倪,大名叫倪忠福,小名就叫阿福。  相似文献   

9.
程应峰 《职业》2014,(19):46-46
一位农村母亲将兄弟俩叫到跟前,说:“孩子们,我们这儿人多地少,土里刨食不容易,将来媳妇都难找,你们不能就这样待在家里,得出去闯闯。” 怀揣母亲给他们的近千元钱,兄弟俩出发了。他们相约一年见一次面,看谁挣得多。 一年后,兄弟俩回家了。弟弟喜滋滋地拿出一张存折,里面有1万多元存款。哥哥也有一张存折,但余额只有4000元。原来,弟弟东奔西跑,和人合伙贩茶叶,找准了市场;而哥哥一边帮人打工,一边学习养殖及栽培技术。再次出发时,弟弟满怀豪情:一年后,看谁可以挣到数万元。  相似文献   

10.
因为弟弟的临终嘱托,他娶了自己残疾的弟媳。这一英雄举动没能给他带来耀眼的光环,却最终使他成为了阶下囚……一、哥哥娶弟媳,只为那沉甸甸的临终嘱托江化成1970年出生于重庆市一个农村家庭,家里还有—个小他两岁的弟弟江化迪。1989年,成绩优异的兄弟俩先后考上了北京的两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2,(7):20-20
[基本案情]2011年初,钮家巷社区赵氏兄弟为家庭房屋、财产分摊不匀,相互猜疑对方独吞家庭财产而经常发生争吵,甚至斗殴。一天早上起来,哥哥家门上被泼了一盆粪水,怀疑是弟媳妇干的,为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弟弟出来帮腔,哥哥火冒三丈,将一瓶汽油泼到弟弟身上,并准备用打火机点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帮自小相依为命的弟弟早日完婚,哥哥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殊不知,当哥哥不幸去世后,贪婪的弟媳却因为财产而爆出了自己是哥哥"妻子"的丑闻……  相似文献   

13.
两兄弟双双考上大学,但穷困的父母只能给一个孩子机会。哥哥毅然决定把机会留给弟弟,自己走上了打工之路。然而几年之后,兄弟俩境遇地位有了天壤之别,弟弟事事顺心,哥哥落魄潦倒。曾经善良无私的哥哥难堪、懊悔,最终的选择让所有人震惊。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11,(18):42-42
古代的收继婚在古代社会,有一种收继婚,它是人类早期共妻现象的残余,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哥死了,嫂子就嫁给弟弟;弟弟死了,弟媳就嫁给哥哥;  相似文献   

15.
程应峰 《职业》2014,(16):43-43
一位农村母亲将兄弟俩叫到跟前,说:"孩子们,我们这儿人多地少,土里刨食不容易,将来媳妇都难找,你们不能就这样待在家里,得出去闯闯。"怀揣母亲给他们的近千元钱,兄弟俩出发了。他们相约一年见一次面,看谁挣得多。一年后,兄弟俩回家了。弟弟喜滋滋地拿出一张存折,里面有1万多元存款。哥哥也有一张存折,但余额只有4000元。原来,弟弟东奔西跑,和人合伙贩茶叶,找准了市场;而哥哥一面帮人打工,一面学习养殖及栽培技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穷苦之家为了改变命运,多个读书的子女中往往辍学的辍学,打工的打工,举全家之力供一个孩子读大学,以盼望其日后能带领全家走向富裕!然而,如今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许多人毕业后难以顺利找到工作,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根本没有能力回报家人……从前的美好愿望与眼前的窘迫现实发生冲突时,会发生怎样的矛盾和后果呢?在河南就有这么一个贫寒家庭,老父做小工累坏了身体,两个哥哥双双辍学打工挣钱,甚至甘愿被未婚妻抛弃,好不容易供弟弟读完了大学。谁知弟弟研究生毕业后,"曙光"未现,冲突和灾难却至:两个哥哥希望弟弟能回报家人,弟弟却在城市里因生活艰难,无力给家人以太多帮助;哥哥们怨恨弟弟"忘本不养家",弟弟嫌哥哥们要求苛刻,最终3兄弟闹得血刃相见……  相似文献   

17.
胡耀邦去世后,他在老家务农的哥哥赶往北京奔丧,没有买到坐票蹲在车厢接头处,想起亲弟弟不禁抽泣,列车员经过问何故,他哭道: 我弟弟胡耀邦死了。列车长大惊,赶忙安排卧铺。作为声名显赫的高官,却让哥哥一直在乡下种地;当大官的弟弟去世,当哥哥的如寻常百姓一样奔丧,赶火车连坐票都没有,也并没有借此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这在当下不少人看来,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在全国热播,片中哥哥寻找失散的弟弟妹妹的手足之情,感动了很多人。黑龙江鹤岗市一位叫李春华的18岁女孩,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更是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决定:将让别人领养的4个弟弟妹妹找回来。凄婉动人的寻亲壮举感动了一座城市,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姐弟5人终于团聚了......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1996,(7)
这份口头遗嘱为何无效?编辑同志:上月初,我们厂退休老工人丁师傅病逝。他的两个儿子为老人遗留下的7000元存款分割问题发生了争执。做哥哥的说,去年夏天一次游园时,父亲曾许诺在其死后将这7000元存款归他继承。当弟弟的问有什么依据?哥哥说,当时在场听到的...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关于报恩,真爱和责任的故事:为了供弟弟上大学,哥嫂外出打工,哥哥不幸触电身亡,为了回报哥哥的恩情,弟弟勇敢承担起照顾嫂嫂和侄儿的责任,并发誓大学毕业后要娶嫂嫂为妻。然而,在"恋爱"中,弟弟和嫂嫂之间由于年龄、学识和观念悬殊形成的鸿沟慢慢显露出来,当另一个学识相当年纪相仿的女孩出现在弟弟面前后,他开始后悔当初一时冲动作出的决定,可此时嫂嫂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