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打造一场高水准的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如同影视作品创作,同样是一次艺术之旅.在硬件设施完备的基础上,对赛事转播团队的体育文化精神品味、审美价值、艺术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排球赛事转播为研究对象,从排球赛事转播的艺术性入手分析国内排球赛事转播的现状,希冀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排球赛事电视化生存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在著作权法语境下,划分广义"视听作品"应当采取较为严格的独创性标准.独创性的判断对象是思想的表达,其中内在表达体现独创性.在遵循节目制作的客观性和即时性的前提下,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内在表达受到拍摄素材的选择、组织和编辑的限制,节目制作者的个性化选择空间受限,难以投入较多独创性因素,内在表达难以达到著作权法语境下的独创性标准,应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认定为录像制品.法律的滞后性导致部分常见侵权行为无法得到规制,应当扩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调整范围,拓宽广播电视组织者权的主体范围和规制范围,同时适当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补充保护.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一体化将对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水平、引领区域特色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成渝地区体育赛事一体化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赛事层级体系不健全和赛事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加强文化认同感建设、构建合理体育赛事层级体系、完善体育赛事一体化空间布局和优势互补、共享合作的发展策略。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健全一体化合作机制、加速制定体育赛事一体化细则和建立体育赛事一体化协调监管机制等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开始广泛参与体育赛事转播,一些网络组织未经授权盗播体育赛事节目,导致实践中纠纷频发。由于《著作权法》的立法缺陷,制约了权利人维权,也为司法审判带来了困难。针对体育赛事节目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在立法中拓宽广播组织权的主体范围与权利范围,赋予体育赛事节目"作品"地位是完善体育赛事节目版权保护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援引公共关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主要运用案例分析和文献资料法,以首届武汉网球公开赛李娜退役危机事件为样本,探讨在体育赛事危机公关中,作为危机公关主体的赛事组织方或运动员团队应该如何进行媒体动员,以建构出有利于危机平息的相关议题,进而形成社会表达,顺利渡过危机,保证赛事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体育活动影响力的日益增长,对于体育活动的各类赞助,我国很多不同类别的知名厂商积极投入,特别是如果获得大型赛事或知名体育组织的认可,不仅能从侧面反映企业的实力,而且能更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体育赛场也逐渐成为各类商家展示实力、较量品牌的竞技场。体育组织或赛事主办方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出相应的体育赛事赞助营销策略,如有针对性地选择赞助营销对象,制定个性化的赞助方案,积极培育赛事品牌,加强对体育赛事的宣传和推广,积极提高赞助回报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7.
重大体育赛事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具有观众多、范围广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大意义。重大体育赛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在学校思想教育上,需注重将赛事史料融入到内容和方法中,帮助学生了解其精神寓意;在社会思想教育上,可结合现状以社区为单位运用讲座、文艺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可利用赛事资源作为思想政治体验式教育的载体,如体育场馆等。开发重大体育赛事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树立较强的资源意识,发挥多主体的合力作用,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在湘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其本身拥有大量的有形与无形资产,所以,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可供有意向者去开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湘西州的体育赛事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的操作来运行的,也就造成了许多无形经济价值的浪费。因此,应当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赛事的管理体制,大力培养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经营人才,并有效地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大赛事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的当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已高度全球化。良好运作的体育赛事不仅意味着丰厚的赛事收入,更可极大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城市均有举办重要体育赛事的意愿,但重要体育赛事申办权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劣势明显,如果希望有所突破,就必须准确定位自身,紧抓自身特色,扬长避短,才能在重要体育赛事的举办上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主义和住宅权理念在精神层面的契合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应当促进而不是阻碍人们住宅权的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当地居民的住宅权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主办国必须尽可能避免对包括公民住宅权在内的人权的消极影响,将保障和促进住宅权列为赛事举办的重要目标,并将之作为评价赛事举办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主办国应当以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契机,通过城市落后区域的重建和再开发,改善当地的住区环境和居住条件,从而促进公民住宅权的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和跟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在中国,体育新闻开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无论是在报纸、电视,还是网络中,它都占有一席之地,并与各种娱乐新闻平分秋色。如何正确引导中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攀升,网络直播应运而生。而伴随网络直播的发展壮大,各类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也浮出水面,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要对网络直播类型进行类型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入分析。从网络直播类型化分析的必要性出发,分别对游戏直播、秀场直播、泛娱乐直播、体育赛事直播和综艺晚会直播进行了界定,为进一步的法律分析奠定分类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大众不惜改变日常生活节奏来收看重大体育赛事的电视直播时,这种直播就体现出某种仪式性。它符合媒介事件的语境,涵盖了电视体育直播的即时性、观众的参与感和内容的共享性。电视体育直播仪式性产生的原因与体育本身的仪式感、宗教色彩有关,更与观众的偶像崇拜、平等性体验以及电视的功能优势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考察了汉语和英语体育赛事报道标题的词法及语法特点,并运用相关语料进行例证。汉语赛事报道的标题中新词大量涌现,虚词频现,句式多变,整体风格多样化。而在英语赛事报道的标题中,“简洁性”贯穿始终,词汇、语法都力求精练简化,风格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从预警管理视角来看,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人、场馆、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等因素。依据预警管理原理,对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主要应从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两方面来实现。其中,预警分析过程包括对赛事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预警识别和预警诊断,预控对策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准备、潜在诱因的日常监测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危机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在体育赛事传播方面成绩卓著,这主要归功于其多种多样的传播策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独特的组织运营策略、丰富多彩的比赛文化策略以及多渠道媒介融合的赛事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7.
群众性体育赛事治理关乎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群众性体育赛事治理,必须要坚持社会治理理论,梳理赛事治理面临的困境,以社会治理创新为视角,充分激发多元主体治理活力,明确界定不同主体职责权限,满足不同治理主体的诉求,构建共建共享的赛事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好坏是一个城市综合能力的体现,借助体育赛事举办、提高城市体育氛围来提升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与大众关注度,已成为众多城市传播城市形象的主要途径。大庆市作为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在过去的几年里举办了许多大型体育赛事,并成功地利用铁人三项赛事作为契机和载体,促进大庆市的国际交流,树立城市形象。本文将从铁人三项赛事对城市形象传播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庆市城市形象的提升进行剖析,以求为大庆市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具有降低投入成本(人力、物力、财力等)和提升产出价值等效益,同时又存在场馆建设欠缺前瞻性、管理者对赛事认识不足、对赛事市场开发不够等问题,政府应转变观念,有计划、有目标地增加高校办赛机会;高校要打破教、体界限,加强赛事市场的开发,实现体育文化建设、场馆建设、赛事市场活跃的多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借助赛事和其影响力以及在举行赛事时所带动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收入,兴建了许许多多具有标志性的体育景观环境。包括大型的运动场馆、标志性的体育雕塑、有关体育的主题公园和城市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等等。有效地促进城市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宣扬和展现城市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体育景观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