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这个题目我在荧屏上看到。在别人看来稀松平常,一眼放过,但在像我这样具有观世眼的人,就非同小可。我认为一天一地,一阴一阳,不可能有两,所以人的恋爱也只能是一次,如能有二次、三次,那是变局,必属于特殊情况。 按:封建教条,男人妻亡,可以再娶(虽有妾,不妨)。妇人夫亡,只能终生守空房了。这种清规,在封建社会结束后,已渐渐被打破。其实,女人寡居,在法律条文上并没有“不许再嫁”,到了宋朝儒家学说兴盛,才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口号,把它加到女人头上。可是鸦片战争后,欧风东渐,西方习俗与东方不同。特别是社交公开问题(这点东方未普遍做到),表面上似 相似文献
3.
还记得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我被外婆和母亲送进学校。看着她们离开的身影,我从教室里奔了出来,一路哭喊着,结果又被她俩送了回去。长大后,去欧洲留学。在机场,就算千百万个不愿意,还是笑着洒脱地和父母挥挥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因为一旦多说哪怕一句话,鼻子就会酸,眼泪根本止不住。刚恋爱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选择距离远的男/女朋友,因为总觉得,恋爱的意义就在于花前月下,两个人甜甜蜜蜜地"在一起"。我肚子饿了,你在楼下一喊,带我去吃牛肉面;远距离的那位,连道一声"晚安"都很悲凉。 相似文献
4.
借助翻译,"恋爱"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现代汉语,使"男女之情"在方式、体验、意义与评价上,因新的命名而发生改变,并进入公共话语,成为中国新伦理建构的突破口,产生了从晚清到"五四"一系列新道德命题及与之相应的新文学作品。晚清倡导的"自由结婚",确立了婚姻以恋爱为前提、以当事人自决为主导的现代意识,并开创了文明结婚新风尚。民初,"恋爱"一词在本土化过程中一度污名化,导致专写恋爱的言情小说普遍规避此词;但哀情小说对爱情精神品质的普遍推崇,却为五四时期"恋爱神圣"的出场奠定了基础。西方理论影响下建构的五四时期恋爱理论,有"恋爱自由"与"自由恋爱"的细微差异,体现了新文化共同体内部意识形态的分歧。五四恋爱文学在空间意象和恋爱描写上的开拓与创新,解构了压抑个人自由的家长权威,颠覆了传统道德,也开拓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但对个人自由的单纯追求,也导致五四浪漫文学存在情感泛滥、表现肤浅的弱点,未能将"恋爱"的体验与表现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恋爱、婚姻常被人称为一门艺术。对某个人来说,谈论婚恋艺术,题目未免过大,但是,若把艺术用于解释恋爱、婚姻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细节,它又确确实实存在着,或者说它是一种艺术技巧,是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评判事物的一种艺术性的把握。它的美妙在于掌握分寸所带来的和谐、温馨、默契和相投。 相似文献
6.
作为革命乡土小说最重要的一支,“革命+恋爱”式乡土小说是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一道风景线,在蒋光慈、阳翰笙等作家的革命乡土小说实验遭到艺术上的失败时,柔石和叶紫们在革命的乡土题材中平添了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艺术色调,使得本是廉价的“革命的罗曼蒂克”变得更有思想的深度,也更有艺术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离骚》和《九歌》中抒写“人神恋爱”的章节都以爱情的发生发展为基本线索,它们不但有着如出一辙的情节模式,而且情感意绪都笼罩着孤独、迷茫的色彩,然而爱情的追求不在爱情本身,而在于情感的安慰作用,它裹挟着诗人屈原的命运悲剧和人格力量,成为情感的载体和个体情绪的发泄方式。 相似文献
8.
9.
13.
14.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自3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变动的时期,由于当时台湾的民族解放运动受到世界性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台湾小说创作的主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作家走上了“左翼文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