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0年11月27日,被台湾视为2012年"总统"选举前哨战的"五都"选举揭晓,国民党保住台北、新北和台中"三都",民进党在高雄、台南"二都”.民进党在高雄、台南“二都”大胜,总得票数比国民党多41万。客观分析选举结果及原因.对于正确分析台湾社情民意变化、把握两大党发展动向、判断2012年“大选”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都"选举结果"国三民二",国民党保住地方执政优势,民进党获得选票优势,这意味着国民党基本走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连败阴影,岛内“国强民弱”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两党政治格局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7日,台北、高雄的“市长”选举结果揭晓,其中高雄市选举结果让几乎所有台湾传媒大跌眼镜——同选前各大传媒所做的调查和预测相反,民进党高雄市“市长”候选人、高雄市现任“市长”谢长廷击败选前被民调普遍看好、由国亲两党联合推出的候选人黄俊英,从而确保了南台湾继续留在民进党的绿色世界里。  相似文献   

4.
村民选举的十大症结与行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国 《领导科学》2006,(18):46-47
多年来,我国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直在探索中发展,选举程序不断规范,选举质量不断提高,选举方式更加透明,这使得村委会选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以求找到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一、村民选举中的十大症结一是“控”选举。有的竞选者为了控制整个选举,确立自己竞选的优势地位,在制定村委会选举办法、投票方式时,就设置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增大自己当选的概率。有的竞选者为了使自己在村民代表的推选中占优势,以所谓“抓阄”的办法来确定村民代表候选人。二是“赢”选票。有的竞选…  相似文献   

5.
杨雪冬 《决策》2010,(4):13-13
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而彻底实现了选举权上的城乡“同票同权”。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平等选举原则在“地区平等”、“民族平等”之外,又增加了“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了普选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村民自治工作的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雄 《领导科学》2005,(13):7-9
今年,我国农村在基层民主方面将经历一件大事:全国将有21个省份的几十万个村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将用“海选”的方式,直接选出他们认为值得信赖的当家人。“海选”意为大范围、广泛性的选举。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只要年满18周岁、具有村民资格的农民就可以直接参加选举,而不是由村代表或户代表选举;二是从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构成、候选人的推荐到正式选举,都由群众自己投票产生。这种选举由于根植于农村,是我国一种土生土长的民主制度,因此有学者还把它喻为“草根民主”。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一个村民…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底,台湾要举行“立法委员”换届选举。此次选举不仅是岛内各党派的权力争夺战,也是下一次“总统”选举的前哨战,攸关各派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的命运。正当朝野双方摆开阵势,准  相似文献   

8.
《决策探索》2010,(7):73-73
天花板干部就地升迁厅局级县官官员"高配"现象引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和关注有专家提议选任类公务员能否尝试走选举之路20099年,"天花板"成为干部人事领域热词。  相似文献   

9.
“宪法”明文规定人人有参政的权利,不过在台湾,选举却是有钱人才能干的事。因为不花个几千万元,候选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举。宣传费用上千万“立委”的竞选经费到底多少?这是个机密。不过在“立委”之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中国中部一个“城中村”的选举换届过程为研究对象,详细地考察了村委会的选举过程。由于一份旨在争夺主任职位“传单”的出现,彻底撕裂了平静的选举过程和村庄权力格局,家族、地缘和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年轻者和年长者相互竞争,致使城中村的选举异常激烈。在确定村庄最高掌权者无望后,竞争的重点开始转移到3位成员之中的委员一职位。本文结论认为,从城中村的政治生活来看,虽然选举的村民是原子式的,但选举权利的表达却是组合式的,组合的方式主要有家庭式、地缘式和组别式。虽然选举是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并且每3年就可享受一次,但对经济发达的村庄而言,它将常常阻断村庄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进程,选举的周期变动必将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村庄的社会结构与权力、权威结构呈现出同步震荡的社会特征。并且,选举需要成本,在农村社会输入法律制度并唤起农村自主权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到,要创造条件来实现农民个体权利自主意义上的村庄选举。  相似文献   

11.
8月13日,陈水扁在同岛内媒体叙谈时,突然抛出一个“两岸直航三阶段说”;15日,台“陆委会”为了配合陈水扁的“直航时间表”,匆忙公布拖延已久的“两岸直航评估报告”。一时间,两岸直航的议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以“直航”拼选举 陈水扁的“三阶段说”刚一露面,立即遭到国亲两党的痛批。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陈水扁又是在开空头支票,完全是基于选举考量,想要骗取选票。对国亲两党的看法,岛内多数舆论和民众深有同感,这也难怪,陈水扁以“直航”拼选举的意图太  相似文献   

12.
萧师言 《领导文萃》2011,(11):65-68
在台湾政坛,前"副总统"吕秀莲和民进党现任主席蔡英文是一个阵营的"亲人",更是一对厮杀不断的"宿敌"。2012年台湾"总统"大选尚未开锣,民进党内已经敲响了战鼓,党内各大"天王"动作频频,吕、蔡二人的调门也是一个比一个高。吕秀莲骂了七年吕秀莲是出了名的"大嘴巴":"全台湾最有‘治国’经验的人是我,其他人有的只是区域选举经验而已。"  相似文献   

13.
3月18日,国民党在台湾“总统”选举中惨遭重挫,一夕间不只沦为在野党,而且还面临了崩溃解体的危机。虽然现在上台的民进党陈水扁在选举期间喊过无数的“政党轮替”,在政党轮替之后,发生的并不可能仅仅  相似文献   

14.
从2005年年初开始,全国有21个省区集中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的7个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导下,首次在全国试点“二次法”选举村委会。在试点的基础上,戴兴旺等6位全国人大代表前不久致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建议国务院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并建议选择用“二次法”选举村委会。  相似文献   

15.
贿选现象与选举制度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贿选现象发生的规律性所谓贿选,即贿赂选举,通常解释为用金钱、物质收买选举工作人员或选民,以取得选票或改变选举结果的行为。[1]贿选是近代民主选举活动普及过程中产生的政治腐败现象。从政治史角度看,贿选现象普遍存在于政治民主化的早期阶段。18、19世纪的英国和美国、二战以后的日本,近年来的菲律宾、泰国等都出现了贿选频繁发生的现象。[2]中国近代史中也不乏贿选丑闻,如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为当总统,向600多名国会议员行贿,最后得逞,成为“贿选总统”,并且炮制了“贿选宪法”。[3]在当代,我国台湾…  相似文献   

16.
选举发展中的矛盾与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3年,从地方到中央完成了新一届政府和党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各地的地方人大和党委在选举工作中为推进民主选举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为了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的民主选举的经验,共同探讨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一步探索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与江苏省人大人事选举代表工委于2003年8月29—31日联合召开了“选举经验交流和选举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级和市级地方人大负责换届选举工作的负责人、党委组织部门的官员、以及有关选举方面的专家学者约60多人。会议特别邀请了全国进…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通知》是“新时期指导村委会选举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8.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19.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今年年底“立法委员”、县市长选举的临近,台湾政坛基本可划分为两大阵营:由国民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