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可 《决策与信息》2011,(8):140-141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最重要的是摆脱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转变.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因此,应加快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杨龙 《决策探索》2009,(7):65-67
与其他地方的土地流转试验相比,浙江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一种自下而下的农民实验,先有农民自发的大规模士地流转,再有政策的规范协调。政府跟在农民身后“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3.
刘奇 《决策》2014,(4):32-35
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这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核心追求。努力拓展土地"流"与资源"活"的制度空间,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需要做出的不懈努力。根据十八幅三中全会《决定》,t地制度改革有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土地承色经营权叮以抵押、担保,这就赋予了承包地新的权能,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融资难的『口】题;二是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汤蓓蓓  丁珍 《经营管理者》2009,(15):179-179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而土地流转会给农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如何受到保护?这是目前农民阶层最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只有站在农民的角度,尊重农民意愿,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城镇化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广东佛山市南海农村工业化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可以屏蔽国家征地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有利于地方工业化,让农民分享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级差增值收益。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应尽快修改现行《土地管理法》中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容,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实行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  相似文献   

7.
杨中旭 《决策探索》2009,(19):72-73
新中国的土改运动,令中国农民较为均衡地拥有土地所带来的财富,生产力也因此获得极大解放。这种农民对土地产权和收益权的享有状态,一直持续到人民公社化之前  相似文献   

8.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转户进城的最大阻力依然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障碍.作为农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其产权主体模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保留"三件衣裳",实行有偿退地等"新政"是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最大担心是社会保障和土地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加快立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潘建伟 《决策探索》2014,(12):65-65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有关文件通知精神,依法保护农民权益、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在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因地制宜地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的“三农”问题内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农村的集体土地确权问题尤显突出,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影Ⅱ向新农村建设进程,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清晰,权能没保障,损害农民利益。二是当前农村宅基地乱占滥用现象严重。三是不利于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给农村的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已成为当前完善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逻辑起点,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鹏 《战略与管理》2001,(1):118-120
九十年代中,中国很多地方希望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实现现代工商企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的结合。农民按公司的规划进行农产品原料生产,公司提供籽种、技术指导、甚至部分化肥农药,最终按合同回收农民的产品。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农民拉入现代工商业的体系之中,使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城市资本、技术、信息等外源要素,受到工业生产组织的训练。 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受制于基本国情,人均土地资源太少(不到2亩)。以如此稀少的土地资源,在技术存量没有变化的前提下,无论玩出多少花样,也难有收入的持续增长。如…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08,(24):9-9
中国将采取一项旨在到2020年前大幅提高中国农民收入的农村发展政策,这可能将是多年来最重大的经济改革。这项新政策旨在刺激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缩小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学者和政府顾问说,新的政策将使中国的8亿多农民得以不受限制地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从理论上说,新政策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他们能更好地利用使用权达30年的小块土地。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土地的保障程度取决于农民人均拥有的土地面积、土地提供的收入稳定性和重要程度。问题是,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农村实际有多大比重的人口拥有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拥有的土地是否能够提供稳定充分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4.
海峡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331-332
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劳动群众集体组织享有对其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我们都知道,农村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权的主要形式。概括起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在法律上大致有三类:(1)村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2)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3)如果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的农民集体所有。《铖市房地产管理法》第8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其使用权,方可有偿转让。首先,要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就要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同时,要明确村委会本身不是集体土地的所有人,它只是作为全体村民的代表行使土地所有权。其次,要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必须理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范围。建设用地指已用于非农业目的的土地,主要包括:宅基地、乡村企业用地、乡村公益事业用地、乡村公共设施用地。第三,要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是核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不可避免地要对现有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及土地产权进行调整,但同时农民权益要得到保护,这一动一静之间如何把握政策尺度,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影响农民土地流转的因素很多,从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产权关系,市场体制机制,农民的社会保障等四个大的方面分析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接着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明确土地产权等促进土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征地补偿费该给谁?或者是谁有资格获得征地补偿费?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是的,国家征收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理应对农民进行补偿。这是失地农民的想法,同时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农民就是唯一的征收补偿对象呢?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村,大量的年轻人进城打工,导致土地大量撂荒。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目标的确定,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十分重要。产权不清为农地的流转设置了障碍,且缺乏强有力的维护农民利益,平衡各方利益的组织,因此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十分重要。 “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是把土地以股份合作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民利益所在不是分田到户和个体耕种,也不是离土进城打工,而是成为土地及其价值的真正拥有者◆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胜过回归土地私有化,现代农民的前景将是田园经济联合体的主人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经营模式如何向集中经营、规模效应和农工商综合体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将土地使用权上升为土地收益权,是中国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用很大篇幅述及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如何缓解城市建设紧张的局面,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2008年12月4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伴随着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诞生,中国第一张“地票”落槌定音,在全国首创了地票交易制度。截止2010年10月,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进行了17场地票交易,已交易地票29720亩,成交总金额36.07亿元,最高每亩价格达到了20万元。地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在现有的土地管理体制内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对于我国未来土地制改革,建立成熟地权,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