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童斌 《社会工作》2009,(10):49-51
近年来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蹈,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锻炼,到社区和农村中当“村官”,这些活动对于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从事这些职业的专业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沈庆华 《创新》2011,5(2):85-87
大学生是否具有心理危机以及具有何种心理危机应由专业人士来定位,实际工作中作为最容易接触到心理危机中的大学生的辅导员,却往往是非心理学专业的。非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在工作方法上应与专业人士传授的方法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该文针对声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与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相结合,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声乐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在分析现状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声乐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期对高校声乐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声乐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每年大学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未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高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就业,加强教学过程中对人才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师范院校诸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引起高校关注,从专业的培养到就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学生比综合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该文对天水师范学院机械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已就业和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院校非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调研提出解决对策,助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促进非师范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黄文琳 《社会工作》2012,(12):87-91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状况不但决定和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能否成为科技创新的大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含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与适应能力等5种核心能力。要实现5种核心能力的提升,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建设一支富于创新力的师资队伍,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建构由高校、政府、社会构成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常态化的全程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6.
不断深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向来是一项重要课题.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挖掘IT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IT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水平也变得至为关键.该文围绕高校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改革现状以及改革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为高校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献策.  相似文献   

7.
钟向阳  曾永辉  袁茜 《社会工作》2011,(14):52-55,66
大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角色认知对正确开展朋辈辅导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认为保密是朋辈辅导的首要原则,真诚可信是辅导员第一素质,54.2%认为成为义务朋辈员是为了帮助别人,35.4%认同朋辈辅导比专业心理辅导有优势,39.7%认同朋辈辅导就是解决问题。大学生对朋辈辅导的角色认知很大程度上符合朋辈辅导的性质,这些认识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和督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众多高校大学生基于不同缘由投身家教活动。家教对象面临的基本问题与自身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传统家教模式很少考虑这些相关因素。广西师范学院大学生综合考虑家教对象的学习情况及所处环境等诸多因素,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家教活动,起到明显的效果。具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中的个案工作方法和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家教活动的这一家教模式应得到大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刘冰 《学术交流》2012,(Z1):169-170,173
重点研究探讨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通过调研分析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各种压力源所占的比重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从事企业基层工作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些在企业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尤其是刚就业的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工作者S的个案,全面了解了案主心理失衡的原因,采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和小组的专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和干预,不仅帮助案主解决了他在工作中的心理失衡问题,同时也为预防其他员工此类问题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惠卿 《社会工作》2010,(21):61-61
今年9月中旬,笔者所在的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采取笔试、面试等严格程序,从365名报名的大学生中录用60人,到社区工作站担任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理员。近日,笔者在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员交流时,这些大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归纳起来有“四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心态的基本事实,认为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普遍认知不足,专业心态紊乱,并分析论述了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提出了校正大学生专业心态紊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8 0年代以来 ,我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分离甚至对立的现象。大学课程设置偏重于实用 ,大学语文受到空前冷落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加强语文教育 ,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文化传统 ,训练思维能力 ,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 ,提高审美情趣 ,丰富和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多角色发展,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创新创业—专业学习"的角色冲突.该文分析了大学生多角色发展的情况和"创新创业—专业学习"角色冲突的成因,并通过角色压力视角分析了角色冲突的不良影响.为确保大学生在角色冲突情境下的心理健康,提出了若干纾解角色压力的策略,主要包括:高校要指导大学生动态修正角色预期、加强角色冲突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扎根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适当提高创新创业学分在必修学分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张红  吴迪明 《社科纵横》2014,(12):168-170
信息网络时代带给大学生的是信息渠道、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转变,但也造就了一些大学生网络成瘾患者,而由于工科大学生所处的特有专业背景,使得他们在上网动机、网域选择、沉迷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不同的特点,通过分析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原因,并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提出建议,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戒除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明确、思想不稳定、出口不明确、融入农村难专业不对口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当摆正价值观,加强自己的兴趣素质和知识技能的培养,做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的各项准备;对于全社会而言,在正确认识和定位大学生村官的同时,配套推出相应的方针、政策,如提高财政补贴、拓展成才出路等,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7.
剖析兴趣——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女大学本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女大学生都曾经历过一个斗争的过程。她们曾经满怀热情地选择了这个专业 ,后来却发现她们的兴趣消失了。在大学二年级前后脱离计算机专业转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中 ,女生占很高的比例。本文作者曾对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进行调查 ,集中探讨那些怀着很高的热情和兴趣进入计算机专业 ,却很快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对这个专业也失去兴趣的女生的变化过程。调查发现 ,这些女生说她们改学其他专业是因为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复杂的过程。问题在于创造知识的人口的构成。虽然女性可能…  相似文献   

18.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因素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构建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评估指标层次结构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抒的相对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指标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通过案例进行分析,为高校改善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应聘效率、有效地规划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需求。然而,目前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资源聚集机制,没有形成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该文基于对舞蹈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设计的思考,通过调研与分析舞蹈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与意义,在梳理出学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力求探索出舞蹈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模型,以开发出适用于舞蹈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永飞 《社会工作》2010,(13):42-44
小组设计背景 学习压力、情感困惑、首次离家的思乡情绪、人际关系紧张、专业与兴趣不符、经济困窘等种种压力使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的年龄大致是在18岁到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好是在青年中期或成年初期。该阶段生理上已经成熟,而心理却仍处在向安定状态过渡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