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认识形式的划分,既可以依据不同认识客体的特点进行,也可以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笔者曾根据不同认识对象的特点,将认识形式划分为自然认识(以自然客体为对象)、社会认识(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和道德认识(以伦理客体为对象),对以不同客体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的理论反思便分别形成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道德认识论。本文试图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将认识形式划分为科学认识(以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审美认识(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和道德认识(以实践——精  相似文献   

2.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不等于具体科学,它只影响人们在认识世界活动中的思维方法,因此,哲学应用就是把哲学理论体系中蕴含的基本思维方法引入认识或实践主体旨在改造客体的思维活动中去,对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产生影响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来,哲学应用就是如何确立最高层次上的思维方法怎样转化为指导主体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的实践的途径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哲学应用的具体含义,才能把哲学应用同实用主义哲学等其它不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而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看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看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把认识的主体看作精神性的存在,把认识的客体看成是精神性的主体之所创造、旧唯物主义把主体仅仅看成是认识者,没有看到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而把客体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没有看到客体也是人实践的对象。本文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基础上以实践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区别旧唯物主义提出的"能动性"为着眼点,加以论述,确立实践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尝试"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思维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该文认为,方法只是主体认识客体的工具;而方法论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活动的结构、逻辑组织、方法和手段的学说。同时,作者还深入地探析了方法及其方法论研究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后期学术界在认识论这一领域出现了所谓的“超前认识”的提法。自此,超前认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超前认识没能区分这种认识是否是对未来实践的正确反映,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本文尝试用前瞻性认识这个定义来弥补这个缺欠,并提出前瞻性认识的定义及其意义。一、超前认识存在的缺欠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超前认识的内涵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刘泽民为代表的:“它是以人们认识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的实践为认识对象与任务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把客体未来运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与规律(客体事实)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而且要把未来主体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主体事实)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同时还要把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亦即超前认识论。”2、“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3、“超前认识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状况而对于尚未出现或发生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的一种前瞻性认识。”4、“所谓超前认识...  相似文献   

6.
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正确地解决了主客体的本质和属性问题.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理性属性;客体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和三个基本属性即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要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它们之间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指的是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发挥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将各种思维要素结合起来并使其有效运转的模式。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已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理论总结和深刻反思,以指导其现实活动,从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而辨证思维方式则是指对...  相似文献   

8.
社会群体的价值追求活动导源于主体性思维的能力发动。领导者作为社会群体实践与认识活动的先导,在把握客体规律转为主体价值追求的能动性发展过程中,其社会思维的真理度决定着群体实践活动的实际效益。主体性活动,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群体,都首先体现为思维认识活动。实践启始于认识,认识引发能动,能动要求效益。本文就群体自我设计的社会追求活动,对主体思维的能动运行轨迹予以审议与描述,以探讨群体社会追求能动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9.
唯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认识的对象、客体就是主体意识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自然存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模式的认识对象、客体是物质实践活动.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提供了根据,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动力,揭示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基础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变革意义.理解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必须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特征在于,遵循主体出发的原则,从主体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用实践改造的原则,来揭示人的方式如何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依照人性发展的原则,揭示人性的发展与自然界、社会的发展的和谐一致。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阶段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主体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客观实在性、自觉意识性、社会历史性、主动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能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超越来自客体的制约性、主体的限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认识客体也就是认识对象,由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是纷繁复杂的,主体审视、改造客体的角度又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这就为我们对认识客体的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材料。多年来,学术界对认识客体的分类及其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有的把客体分为物质客体与精神客体,或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考察和说明主体与客体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具体展开的。客体决定主体;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基础是实践;实践的程度受实践的条件制约。我认为这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三个紧密的”链条”。紧紧抓住了这个“链条”,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试对此作初步探讨。客体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是用来标志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对立面。所谓主体,是指能够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人;所谓客体,是指能够被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客观物质世界。在解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马克国主义认识论坚定地把客体第一、客体决定主体,作为首要的、根本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3.
论学报编辑的价值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所谓价值思维,是指价值主体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对价值客体的属性、功能和结构进行的价值分析、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一系列价值认识活动。而学报编辑的价值思维,则是学报编辑(价值主体)为满足社会需要,根据其办刊宗旨,对作者、选题、文稿(价值客体)的属性、功能和结构所进行的价值分析、价值评  相似文献   

14.
一、哲学的问世,宇宙论和本体论 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的特点是理论思维、概念推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并非哲学一问世,就具有鲜明、完备的理论思维特点,哲学基本问题也不可能十分明确提出来。  相似文献   

15.
从古今中外在学术领域里语用的实际状况来看,本体论主要有两种:一是本原和本质意义上的本体论,采用主客观认识论的视角;另一种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包括目前中国学术界广泛使用的关系或方法论意义上的泛本体论,取主体实践本体存在论的视角.目前对两种本体论的认识和语用未能通过融合互补而达成科学辩证的共识.因为客观中包括客体和主体,主观是主体对客体和主体的认识,因此,主客观论也是本体论,即本原和本质意义上的最高层次的学科即哲学上的大本体论;而主客体是被包容涵盖在客观中的各种相对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主体实践本体仅仅是主客观大本体论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哲学基本关系,在其观念形态上是哲学中基本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关系的抽象层次,以此为起点,经过自然物质和自然运动、思维物质和思维运动,到社会物质和社会运动,以及作为这些层次的特定联系的物质和意识、主体和客体、人和活动等等具体的层次和关系,构成哲学基本关系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  相似文献   

17.
人类认识世界进程的三个阶段即“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通过对思维具体这一思维综合体从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进行了理论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使人类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充满主体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主—客”关系问题,是近几年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在这一热点问题的探讨中,时时出现的将主体的本质视为绝对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的观点。笔者难以苟同,因为主体本质上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主体和客体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主体是指有头脑、能思维的,从事社会实践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辩证关系。就两者的关系性质言(非从实体内容言),主体在一定意义上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社会主体的形成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相互作用日趋广阔和复杂化的历史。因此,主体和客体不仅是认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而且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本文仅从主体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阐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论述正确处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加快和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对其性质和特征的理解,凸显着其独特的价值认识原则。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价值主体与三个价值客体(即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思维客体)之间的关系上。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提醒人们必须遵从辩证的思考认同与选择的关系,这也是时代特征的价值观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