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批判了“四人帮”的“影射史学”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史学概论的建设,重新引起了史学工作者的重视。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出版了三本专著: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田昌五、居建文的《历史学概论》。这些文章和专著,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概论这个新的学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尤其是三本专著的出版,更是建设这个学科的有益尝试。但是,目前对历史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它的体系究竟应该怎样?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意见。为了深入开展这场讨论,推动历史科学概论这个新学科的建设,从而推动历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请《历史科学概论》一书的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 自从1978年史学界在成都召开规划会议以来,史学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一)结合三十多年来史学理论实践的经验教训,重新提出了一些史学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社会发展规律性、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又如史料和理论、历史和现实政治、批判和继承等关系问题的讨论等等。这对于我们解放思想,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开始注意介绍国外史学方法论、史学理论研究的进展,改变了过去我们长期不了解国外史学发展的封闭状态。(三)在一些大学重新开设了历史学概论、史学方法论的课程。上述史学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应该说是我们开创史学理论研究新局面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来,历史学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的史学理论,也有迅速的进步。我们习惯所说的史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亦即规律性的认识;二是史学本身内在规律性的探讨,如历史研究的对象、功能、价值标准、认识特点等。建国以后,广大史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展史学理论研究,是取得很大成绩的。这是我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变化,应该充分肯定。但是,当时的史学理论研究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一是历史学本身内在规律的探讨,几乎完全被忽略了。史学理论常常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来史学理论发展之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后半期,中国的史学理论历经了曲折的发展。由重视史学理论的研究到开设史学概论课程,表明史学理论日益趋于系统化、学科化,反映了历史研究的更加自觉。回顾这五十年来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对总结本世纪的史学成就,促进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区分三个概念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学科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严格地说,史学理论是关于历史学学科本身的理论;历史理论是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二者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研究史学理论,应该研究史学中对客观历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具体地分析了史学概论的学科性质、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历史科学的总体结构及史学概论的逻辑起点诸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历史科学中的“灵魂”意义,提议将历史学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形态学的意义上认识史学概论的教学结构,完善史学概论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使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科学的历史研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已为我国历史学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先驱是李大钊。他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四年间,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史学要论》等论著,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提出运用唯物史观改造旧史学,建设新史学的计划和设想,但没有来得及实现,就被北洋军阀以“阴谋分子”的罪名逮捕杀害了。从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人相继而起,以唯物史观作为武器,研究、整理中国历  相似文献   

7.
“史学学”的创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教学实践中的“史学概论”不是一门严格的学科,必须由“史学学”取代;“史学学”是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学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关于历史学的一种“中观理论”,它比“史学概论”更为科学;创建“史学学”既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又是长期史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科学的“史学学”应包括两大部分、七大块共10章内容,并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样的“史学学”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研究状况忧思录苏全有建国以来的四十多年里,国内的史学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相对应的,我们也应该看到,突出的成绩背后又潜存着令人忧心的事实。一、机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史学,是新中国史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史学集刊》创刊于1956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专业史学期刊,由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专家于省吾题写刊名。初为半年刊,1981年改为季刊,自2006年起改为双月刊。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史学集刊》一贯秉承“传播学术薪火,弘扬历史文化”的办刊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的办刊理念,发表了大量学术精品。作为新中国创办较早的史学刊物,见证了新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为繁荣入文社会科学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史学集刊》一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采源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史学集刊》坚持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并重、基础理论研究与热点问题研究并重,突出跨学科研究、突出新思想探索。在坚持历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兼及与历史学密切相关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将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言之.有以下几方面办刊特色第一,提倡扎实严谨的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近年来,面对学术界出现学风浮躁的观状,《史学集刊》坚持优先刊载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文章,本着“研究深入、独树一帜”的原则,发表了一批有见地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第二,注意捕捉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与新的学术增长点。《史学集刊》一直重视把握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与新的学术增长点,努力向读者介绍最新的研究热点,刊登了一批跨学科研究论文,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新领域、新问题的探讨。将历史研究向纵深开拓,不仅填补了许多传统历史学研究中的空白点,也为今后的历史学走向跨学科研究,深化、细化历史学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第三,与国际学术界接轨,拓展海外稿源。一方面立足于使刊物成为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中国最新史学研究成果的窗口,另一方面也致力于成为国际学术界与中围学者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以形成有效的互动,构建了由海外一流专家和知名学者组成的稳定的作者队伍,如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国国际关系学会前任主席巴里.布赞,现任英国国际关系学会主席理查德.利特尔,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美围弗吉尼亚大学外交事务系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布兰德利.沃麦克等教授都曾为《史学集刊》撰稿。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了解国外学术动态的窗口,同时也把《史学集刊》的影响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普通高校教学之需和推动史学理论学科建设,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史学概论教材编写的繁荣景象。在短短的十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参考书,计有11本之多,代表性的史学理论教材有: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和田昌五、居建文编著的《历史学概论》,被多所高校选定为大学本科史学理论课程教材,影响很大。无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对比分析三本著作,它们虽都以"史学概论"相命名,都采用了综合模式的逻辑体系,但是在内容和整体特色方面却存在着很大不同。他们的特色的差异,来自于他们各自对"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定位等问题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差异性阐释;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必须进入史家主体的精神世界,仔细探究史家主体的经历、学历和他们对史学以及史学概论学科体系的理解。无论是从它们具体的逻辑体系及其囊括的内容,还是从它们所确立的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学科定位来看,其特色之不同就在于,理论视角不同,体系设计不同,编写者的精神世界不同,对历史学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映现在史学概论体系上所进行的探索当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着史学思想的多维度和史学方法的多样性;但他们在追求真理、探究学术,为构建中国风格的史学概论体系所体现的文化炽热却又是那样的相同和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11.
由贾东海等同志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已和读者见面。该书是作为全国民族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由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历史教材丛书》编委会委托西北民院、广西民院等10所高校部分同志集体编写的。这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又一可喜成绩。“史学概论”的教学与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是1980年以后才进行的。经10余年的努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倾向,结合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实际,从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历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必须以历史的态度认真继承马克思主义史学这笔丰厚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早奠基者,他对历史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中国历史上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是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这方面的研究受到我国史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研究还嫌薄弱,例如,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了,还没有一部系统研究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的学术专著问世。20世纪末以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唯物史观研究非常之多。对我们来说,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回答了什么,而在于它提出了什么。进行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要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其研究内容包括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萌生和发展,主要理论成就和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某些规律性的内容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界的理论研究活跃,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对唯物史观内涵和外延的新阐发,历史理论的探讨深化了对中国历史特点的认识,以历史认识论研究为重点构建史学理论体系,史学方法的更新和多样使历史研究更具魅力,对历史学功能的新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宏 《中州学刊》2000,(1):115-117
任何时期的历史学的发展,都有赖于史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实在是关系着整个历史科学的前途和命运。不管人们是否清醒地意识到史学理论的发展对于整个史学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吴汉全 《江海学刊》2004,(2):145-152
对历史学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是李大钊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重要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李大钊对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等概念进行了科学的诠释 ,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体系做了基础性的工作。通过研究李大钊对有关历史学概念的诠释 ,能够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的史学理论体系 ,提供认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之一。他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研究英国历史,在英国革命、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史等一系列理论、历史课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引起各国史学界的瞩目,霍布斯鲍姆就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被誉为“当代头号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的著作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结合的典范”。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具体的史学实践,写出许多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赢得了举世公认的声望。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国史学界多注意历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史学理论即关于历史学本身的理论的研究,致使我国的史学理论研究长期是一个空白。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相混淆,甚至以历史理论来代替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就是“史学理论”在许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已成为一种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史学理论”内含的认识,影响了我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我们与国际史学理论界的差距。新时期以来学术空气的活跃和史学研究的深入,带来了史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  相似文献   

20.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史学界都以苏联理论界解释的历史唯物主义来代替史学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近几年,经过几次史学理论讨论会和一些论著的阐发,许多史学工作者逐步认识到,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代替史学理论,在史学遇到新的挑战面前,首先必须加强史学理论研究,根据中国历史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作出系统的、创造性的阐发。这是中国历史学发展的需要,是由史学自身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