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朱秀娟,1939年生,原籍江苏盐城。在阵容壮观的台湾女作家群中,朱秀娟是引人注目者之一。与一般女作家不同的是:她并不专事于写作;在勤勉创作的同时,她在商界、特别在外贸界也取得事业的成功。她的创作颇丰,已发表的有《雨荷》、《破落户的春天》、《万里心航》、《晚霜》、《女强人》、《木麻黄的眩惑》、《纽约见闻》、《那串响亮的日子》等二十余部小说和散文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女强人》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曾获台  相似文献   

2.
突围者的迷惘与梦幻──台湾小说《女强人》解析郭宝亮台湾作家朱秀娟的长篇小说《女强人》在艺术上也许不能算是最优秀的,但它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难得的当代女性文本,作品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女强人”林欣华在台湾现代社会激烈的商战角逐中的坎坷艰辛的经历以及人生情...  相似文献   

3.
新女性主义的高扬──当代台湾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李艳梅女性主义文学是指研究对象是以探讨女性问题为中心的作品,这里论述的是台湾当代女作家描写女性题材的作品。建国以来台湾的女性文学从发展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学,多表现女子不...  相似文献   

4.
海外著名女作家聂华苓在她的新著《三生三世》一书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一束玫瑰花",是谈殷海光的。聂华苓这个名字,许多读者是从她的《千山外,水长流》、《桑青和桃红》中熟知的。这本《三生三世》是一部完全个人的亲历历史,是一个在大陆生活二十四年,台湾十五年,美国爱荷华三十八年至今的女作家的历史,无怪乎聂华苓慨叹自己好像活了三辈子,自传里以一个女性细腻敏感的笔触,来向读者展示她眼中的殷海光。  相似文献   

5.
台湾实力派女作家朱天文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书写女人,通过创作短篇小说《世纪末的华丽》和长篇小说《巫言》,揭示女性幽闭与逃逸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6.
徜徉在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画廊中,感受着张洁的作品,实在叫人难以丢得开放得下,于是试想从这留下的缕缕情思来描摹新时期女作家的创作轨迹。一张抗抗曾在西德举行的一次国际女作家会上以《我们需要两个世界》为总标题作了发言,谈到所谓“小世界”,其涵义大约是指女性世界,即女性命运、女性生活、女性问题等等。或许是女作家有着特有的“细致的观察力”,我觉得女性作家往往正是以女性的笔触,进行以“小世界”为主要内容的创作,这是轨迹之一。纵观文学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十四位女诗人创作的近二十部诗作  相似文献   

7.
林欣华与宋竹西分别是小说《女强人》和《玫瑰门》中的两位女性人物,作家朱秀娟和铁凝在刻画她们时有诸多相似之处,使之成为两株绽放于传统樊篱之外的女性之花。从她们身上我们不仅能够描摹海峡两岸现代女性形象的新轮廓,还能从两位女性形象的比较中找寻新时期两岸女性文学的契合点,从而发现两岸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在几经波折后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8.
论《简·爱》中反叛男权传统的视角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西方文学以男性文本和男性经验为中心,女性常被塑造成天使或魔鬼。为了挑战对女性的传统定位、清算男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一些女作家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女性,其作品中出现了颠覆与破坏传统的新女性。《简.爱》中成功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激发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为促进女性在婚姻与爱情面前与男性平等确立了公正、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作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对台湾当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台湾女性散文家,这种影响至为明显。其“爱的哲学”是50年代以降台湾众多女作家创作的共同主题;其典雅清丽、委婉温柔的艺术风格,台湾女作家也多有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在现代新武侠小说中,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金庸的小说也不例外。所不同的只是许多武侠小说存在着“为情而情”的倾向,更有着许多滥情的描写,而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却是独树一帜,写到了爱情本身。以写情闻名、为情而生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就写道:“我曾对金庸先生说,你岂只是写武侠小说呢?你写的包含了人类最大的,古往今来最不能解决的,使人类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的一个字,也就是‘情’字。”①尤为突出的是,金庸在江湖这一自由的世界中给了女性以特殊的地位。在传统情感话语系统中,女性根本就…  相似文献   

11.
凌叔华和林海音都以女性世界为主要表现内容,而在具体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上,后者与前者又有着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风格。通过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可管窥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在台湾的赓续和不同时代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大陆学界对于处在台湾当代文学发生期的女性散文缺乏整体的独立研究。而1950年代是台湾女性散文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分水岭。迁台女作家们以学者散文、诗化散文、主妇散文等多元范式及广泛的取材意向、独特的女性意识、颇具建设性的写作理念等为台湾文坛的后来者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论朱天文小说中被边缘化的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小说,大都将笔墨集中在社会变迁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上,通过描写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来向人们展示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的人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一幅幅被边缘化的台湾女性的命运与生活图画。她以这种特殊的书写姿态表现世纪末的颓废与无奈,对主流文化进行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14.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托妮·莫里森是20世纪两位重要的美国非裔女作家,《他们眼望上苍》和《秀拉》分别为她们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在黑人女性写作上有着互文性和传承性。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出生在女性权威家族中,并获得前辈女性的人生经验,在女性间的同辈情谊上也存在着写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婚姻,两部作品同样存在着对传统家庭婚姻的叛逆和蔑视,即对于传统婚姻的解构。这些无不体现着美国非裔女作家对前辈的继承和回应,进一步拓宽了黑人女性中心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该小说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在描写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独立人格时,肖邦对童话故事《睡美人》的指涉和戏仿,颠覆了传统睡美人的形象,并以艾德娜的形象抨击了《睡美人》中所倡导的女性理念,赋予整部小说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时期的一位代表性女作家,走向历史是铁凝在转型时期选择的策略.她在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和《笨花》中,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角度阐释女性的历史命运.以世俗化的日常生活情态解构历史,同时还原和建构女性历史.她采用女性的言说姿态,体现出女性历史叙事的主体性,描绘了女性视角下独特的历史风景,率先完成了女性作为“人”和作为“女人”的双重主体价值的建构,为思考历史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有和易可亲、多具人性、飘忽不定、穿梭阴阳“令人忘为异类”的花妖狐魅;有解构传统的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她们多为悍妇、女强人、复仇者,这两类女性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同时也流露出蒲松龄的孤愤以及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女作家李彦创作的小说《嫁得西风》,是一部集多重声调和多重对比于一体的文学文本,将东方与西方、大陆与台湾以及不同年代的女性婚恋观、价值观等进行多方位展示和书写,描写了众多女性的生命情感史。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出作家对现代社会女性该怎样做女性这个命题的关注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着独到之处,这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小说中俯拾即是的古典诗词,还是周杰伦所唱的流行歌曲《东风破》中传达出的古典韵味,都带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据台湾教育家龚鹏程介绍,台湾传统教育的线从没有断过,出版业也很发达,很多很偏的古典小说、传统典籍都有人印刷,而像《易经》《唐诗三百首》等书不知印刷了多少版,但总有人买。此外,在教学体系中,高中的国文课本65%以上都是文言文,这还不包括诗词。而且,老师也很喜欢教授文言文,他们在讲的时候可以把那些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综合起来,学生并…  相似文献   

20.
在80年代崛起的台湾女作家中,吕秀莲是富有艺术个性的一个。她的文学创作数量不多,但颇具时代风采,透露出魅人的智慧闪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不是李昂的《杀夫》那样的惊世骇俗的震颤力,而是一种令人为之动容、心潮激荡的不平静感。放在面前的小说集《这三个女性》包括着《这三个女性》、《小镇余晖》、《拾穗》和《贞节牌坊》四个短篇,是弘扬吕秀莲的“新女性主义”主张的代表作品。吕秀莲是一位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