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考察聋校教师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研究以健听教师与听障教师为被试,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以汉字、词语、语句为材料,测量不同被试汉语唇读理解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发现:1)聋校教师汉语唇读理解语言级别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词语、语句、汉字,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词语、汉字、语句;2)健听教师汉语唇读理解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听障教师,反应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听教师相比,听障教师汉语唇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聋校教师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受语言级别的影响明显,具有汉语唇读理解词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了解当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皮亚杰理论本身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消解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些争议。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和机制观进行深入剖析可知:认知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是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的统一;认知发展的机制是人与物的互动。只有将认知发展的阶段与机制有机整合,才能全面、客观地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语法是密不可分的,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因此,概念化也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概念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概念化所涉及的认知心理机制作出了初步阐释,认为注意机制在概念化及其方式的选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鉴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认知机制和规律,不仅能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更有效地指导语言研究实践,加深对概念化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口译人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折射出口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培养目标定位低、师资力量缺乏、培养手段陈旧、评估方法单一、实践能力低下等。适时引入国际前沿、西方流行的认知理论,可以科学、准确地解释口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确立口译与认知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认知规律。同时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口译人才培养中建立多层次的培养体系,确立以培养口译技能为核心,培养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淡化口译知识的传授,丰富其语言能力、口译技能和百科知识,可以全面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缓解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当代信息科学、认知心理学与美学的交融,催生了"审美认知"这一崭新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对于审美认知的研究集中在审美认知的加工机制、神经机制研究,及从专家(审美)与生手对审美对象的不同表现来推论大脑有关于审美信息加工特点,审美认知影响因素等方面。然而,国外虽已构建了一些模型,并探测到一些不同加工阶段及其对应的脑区,却未把伴随审美认知必然产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价值判断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有关的审美材料也还限于图片视觉、简单的听觉和乐音刺激。  相似文献   

6.
疾缓读是自古存在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是促成古今语音分化的因素之一。CrV式音节的分化即是疾缓读的结果,此类音节的分化主要集中在唇牙喉声母的音节上,这与唇牙喉音同-r-介音发音部位的和谐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语言结构反映人脑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镜像神经,来分析Langacker认知能力的神经可行性,从而为认知语言学探寻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能的神经科学支持,进而凸现认知语言学跨学科性的鲜明特征。这种相关性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各方面:镜像神经与比较能力、符号化能力、图式的相关性;镜像神经意图识别功能与认知语境的相关性;镜像神经机制对认知能力的解释力。研究发现,镜像神经机制与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从而表明进一步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认知隐喻研究较少以中国古典诗词为语料这一现状,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分析李煜词中情感隐喻的认知机制.首先进行宏观研究,明确了隐喻的概念、分类和认知机制,为微观研究提供理论准备.其次进行微观研究,以李煜词中的情感隐喻现象为例,研究其浅源和深源的认知机制,为宏观研究提供语言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