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少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东岳论丛》2007,28(6):38-42
以对女性就业权的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为依据,从法律上对我国女性就业的现状、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减少就业性别歧视的措施、法律在就业性别歧视中的作用、完善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对策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中的"歧视":从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江西社会科学》2005,141(8):150-156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剖析了就业性别歧视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市场竞争的程度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发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必须妥善处理市场和干预的关系,在立法中对"错误的歧视"和"应被允许的歧视"予以区分,通过适用"相似与相似比较"原则、建立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和雇主抗辩制度来处理经济学上的理性歧视与法学上不公平对待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就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中"歧视"的界定和表现形式、非法歧视的构成和种类以及政府的反歧视义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妇女就业的主要障碍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栋  羌怡芳 《兰州学刊》2005,(1):236-237,247
统筹城乡妇女就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促进城乡妇女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在统筹城乡妇女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体制、政策、制度、观念质障碍,一要理清思路,科学确定统筹城乡妇女就业的发展目标;二要统筹兼顾,明确城乡妇女就业的基本原则;三要以人为本,构建统筹城乡妇女就业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来看,性别歧视现象还将持续存在.不仅如此,就业歧视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泛化"趋势.基于新古典理论框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无论这些理论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形成的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的研究,它们都是将就业歧视看作是外生给定的,模型本身无法解释就业歧视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之所以会长期存在,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受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当性别差异、男女有别这类思想渗透进人们的意识形态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按照这种意识形态的要求来采取行动,当人们预期到这种行为方式是一种共同知识的时候,就会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非正式制度,从而加深性别歧视对人们的影响.之所以改变不了这种歧视性的意识形态,在性别歧视中还因为存在雇主节约交易成本、法律缺失以及被歧视对象的反抗乏力.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当前的妇女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阶段妇女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力术平问题,有传统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有妇女自身素质等问题。妇女就业难,不排除性别歧视的原因,但主要是传统体制下就业矛盾积累的结果。分析当前女性就业问题的症结和成因,有助于我们理性的面对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孟霞 《兰州学刊》2009,(7):106-108
就业性别歧视是性别歧视的重要表现方面。职场的性别歧视原因很多,主要与社会性别角色相关。文化、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环境塑造的女性社会角色影响了女性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发展,想要彻底扭转就业性别歧视,需要从女性社会角色重塑入手。  相似文献   

7.
2012年部分高校分性别录取的招生政策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相关高校从保护女生、学科性别平衡和人才就业等方面进行解释,招来广泛的社会批评与关注。本文从性别保护需要尊重女生的主体性、学科性别平衡包括男生优势学科和女生优势学科的平衡、就业歧视从就业市场前延到录取机制等方面,解构现有招生政策的性别歧视内容,谋求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公平和两性事实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8.
内容提要     
女性主义、法律改革和中东北非的妇女赋权运动:研究、实践和政策相结合 中东北非的妇女权利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女权活动家的关注。区域研究专家认为,妇女更多地参与经济和社会对地区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东北非的妇女仍然遭到性别歧视,她们固然在教育和健康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无法发挥其潜力。中东北非各国的文化态度、政府政策和法律框架中都或多或少含有歧视妇女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妇女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水平以及就业政策结构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妇女就业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相继颁行一系列的妇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在描述我国妇女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政策加以归纳和整理。同时,立足国情,选择性地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为我国现有的政策体系的扩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女性就业率低、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在我国一直受到关注.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性(宏观)因素和个体性(微观)因素两个层面.许多文献从传统的角度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而少有文献用数据建模的方法研究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本文分析女性就业的现状,并选取可能影响女性就业的一些因素,对其建立数学模型,以分析影响我国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