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若要廉洁政治和治理腐败就必须确保党对国家领导权实现的方式科学化与法治化 ,并将其与国家职能实现的三维权力实施剥离 ;还须确保国家机构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行使的独立化与效率性 ;对权力行为监督必须体现为严谨性与社会化 ,实效性与制度化 ;政治廉洁还必须在于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严格化和唯贤而举 ,治理腐败必须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吏相结合。如此 ,廉洁政治与治理腐败才能最大程度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既有现实的因素 ,也有传统性的根源。本文从古代中国政治统治制度的根本性特征———家国同构着眼 ,考察建构在其上的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严密的官僚管理体系、单一的德治主义的政治治理模式和人治的统治传统 ,分析它们与产生传统政治腐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的腐败与反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腐败形势仍很严峻.法制化水平不高,监督不力,打击不力等阻碍着反腐败的正常进行.为此,在"反腐倡廉"方面,需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再大一点;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狠抓制度建设,从而治理"官德"、"官风";加快社会的民主进程;依法治权;尽快制订新闻法.  相似文献   

4.
【内容摘要】腐败问题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关注的重点,也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魏剑关的官场小说《步步为局》,分析赌博心态与腐败行为的内在联系,指出赌博心态的严重后果,提出从法制、道德教育以及宣传等方面入手,建立起远离赌博心态,预防腐败行为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复仇作为一种制度随着国家化的进程已经消失了,但作为一种现象在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的,在现实中还是不断发生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复仇现象的阴影,形成巨大的社会和国家危机。从法律角度而言,复仇现象有着复杂的理论基础,不仅对于复仇本身的产生和处理有着意义,对于法律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同时就世界范围内而言,复仇现象有着更为复杂的因素和发展趋势,因此对复仇现象必须全方位多角度采取措施,使其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柯卉兵 《学术论坛》2007,30(7):31-34
面对我国转型期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再分配制度显得十分乏力甚至扭曲,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初次分配的不公平性.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问题是我国初次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形式,"福利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扩散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外部负效应,造成了国家的制度僵化症.确立政府在初次分配领域中的责任,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铲除"福利腐败"、解决初次分配不公问题,成为新时期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中有大量的诗歌。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小说文体发展不成熟的原因所致,同时也和小说家的文化身份、文化心理、文学观念及其审美追求密切相关。诗歌进入小说,弥补了小说创作不成熟的缺陷,同时也给小说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随着小说文体的成熟和社会审美心理的改变,诗歌逐渐退出小说文本,但是诗歌对小说的审美观念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社会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官僚制,曾被人们认为是前现代社会制度构成中最具现代性因素的部分,很多人据此以为中国将比俄日等国优先步人现代化。然而,自十九世纪中叶始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即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却偏偏一路命途多舛。对外被动挨打赔款割地几致有亡国灭种之虞,内部变革却又艰难困顿痛楚缠身,在通往现代国家的旅途上中国长期颠踬不前。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滞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呢?本文从对制度的效用分析这一角度,试图说明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特别是满清政治制度的…  相似文献   

9.
《新学术》2007,(4)
哈贝马斯在其系统与生活世界的理论话语中蕴藏着关联性极高的结构因素。系统与生活世界各自处于其特定的结构之中,同时二者也在结构上相互影响、彼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腐败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打破了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增加了办事企业和有关单位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办事效率。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腐败的存在有其特殊的条件和个性特征,因此,反腐败的任务受到诸多限定。我们既要大张旗鼓地反腐败,又要认识到反腐败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从而能够有一个长期治理腐败的策略。腐败既与物质因素有关,又与非物质因素有关,因此反腐败需要从制度与道德方面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1.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体系变迁根源的探讨,通常遵循国家主义的认识论,即国家意志主导甚至决定了法律体系变迁的所有方面。这种认识论虽然能够较好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再造,但是未能全面把握当前的复杂情况。以律师职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变迁为例,利用定量数据和实证方法说明国家、市场和社会对法律体系的多重动态影响,提出法律变迁的结构性制约理论框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体系变迁已逐步由国家主导的格局,演变成国家、市场、社会和法律体系之间相互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13.
王惠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4):137-142
税法谦抑性指税法基于其自身形成特质而天然具备并经由立法、行政与司法体现出来的税收国家及其代理者对税权的收敛和私权的敬畏,是自然法思想、传统道德思想以及近现代财税理论在现代法律思想中的必然延伸。其核心为税权谦抑。中央政府的税权谦抑性是确保实现地方税权的基础;结构性减税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税权谦抑之必然结果,中央与地方政府减税权分配问题尤应以立法强调与规范。  相似文献   

14.
网络监督是网络时代普通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舆论监督或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网络监督表现出明显的快捷方便、透明度高、安全性强、参与广泛等特征,能够在腐败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网络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没有充分整合,应着力建设支撑网络监督的基础制度;网络信息并非都是真实可靠的,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甄别工作;网络监督中会出现非理性行为,应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和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广大群众以空前规模和空前速度流动到可以发展又可以到达的地方,从事新的职业、扮演新的角色.这对于他们,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从新起点开始,他们创造了整个改革年代的城市生活,也改变了农村状况,同时他们也经历了自身的反省和改变,种种社会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在他们身上暴虐.因此.可以这么来说,二十多年里,人们的角色位置与身份意识被席卷到全国经济一社会一政治的巨大变化之中而震颤;大众心理正是发生在人口向市场移动的颠沛流离之中.对大众社会心理变化的认知,正需要我们从这个走向市场的颠沛流离之中去体证和确认.  相似文献   

16.
<正>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艺术手法。历代诗人大都运用托物言志或触物系情的方法来委婉含蓄地寄托某种思想或情感,使诗歌作品不惟有独特的审美意蕴,而且更富于深厚的哲理内涵。自《诗经》、《楚辞》以来,诗人多用女性形象来比兴,将求女思妇、美人佳丽等寻常人生题材赋予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借以隐喻作者的政治理想或人生遭遇。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文人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比兴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特殊文化心态的鲜明写照,其内涵和意蕴极为复杂丰厚。经国济世的政治理想、忠君爱民的忧患意识以及感仕不遇的隐逸情结等儒家政治价值观,通过不同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比兴,得到更深层的抒发和美化,达到古典主义审美价值和理想主义政治价值的完美统一。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儒家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有很强的规范性,集中体现于形成了一系列限定君权的政治调节理论,诸如“以民为本”论、“汤武革命”论、“天下为公”论、“兼听博纳”论、“君臣一体”论和“道高于君”论等。各种政治调节理论都是从“立君为民”等民本思想的基本思路中派生出来的,它们与“以民为本”论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相互论证、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这些政治调节理论也属于民本思想体系,民本思想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代称。  相似文献   

19.
基于CSS2019调查数据,从腐败治理的视角出发,分析腐败治理效能对我国城乡居民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描述统计结果显示: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差序信任格局更明显以及腐败治理效能感知更强。推论统计结果表明:腐败治理效能和主观幸福感会显著促进城乡居民的政治信任;腐败治理效能会通过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从而间接地促进城乡居民的政治信任;主观幸福感在腐败治理效能和城乡居民的政治信任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增进民生福祉,重视“输出面”的公平,以提升基层政治信任,进而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郑杭生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261-269
本文通过对中国理论社会学发展的反思,特别是对狭隘实证性社会学的检讨,提出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以保持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平衡,强调时代在呼唤社会学观念的变革,社会在呼唤社会学理论的创新,指出必须抓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机遇,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中国理论社会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