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从推理机制还是从前提构成看,二难推理实质上都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因而需要遵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所谓二难推理属于选言推理因而需要遵守选言推理规则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在译者面临复杂语言环境的局面下,没有想像和推理,翻译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假定的过程就是我们挖掘语言潜势中所有可能的过程,它需要适度的想像;而推理的过程,则是将所有可能性置于语境之中,用各种因素对之加以限定,将一些可能性排除出去,寻找最合理解释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法律推理是法官适用法律过程的思维方式。法律推理的过程及方式与法律适用过程是一致的。法官适用法律中主要运用演绎推理或三段论推理。此外 ,有时也运用辩证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4.
贝叶斯主义的复兴出现在统计推理领域,贝叶斯方法成功避免了经典统计推理中的主观因素问题以及先验回避问题,凸显了自身的归纳特性,因而是推理方法的革命。尽管目前贝叶斯主义风行,但它仍存在主观性、简单性与旧证据问题等难题,这也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宽广空间。认知心理学近来对贝叶斯推理研究的发展,为贝叶斯推理研究的认知转向提供了契机,同时为这种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进路:探索频率主义与贝叶斯主义整合的可能性;在外延性归纳逻辑中引入内涵因素,尝试外延性与非外延性因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法律推理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形式推理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运用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实质推理以法律价值作为推理的基本要素,是一种高层次的法律推理。法律推理从适用法律角度看,既要认识其必要性,又要注意克服其局限性,使之成为法官正确判案的逻辑思维工具。  相似文献   

6.
语用推理与组构习语语义的推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的语义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之间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任意性的。而习语组构观指出,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从成分意义可以推理还原习语义。但推理是怎样运作的?对此,包括主张习语具组构性的构造假设理论都未作论述。组构习语语义的推理与日常话语意义的认知语用推理相似,需要三类认知推理构件的共同参与:(1)表征习语成分概念的词汇、逻辑和百科知识等信息;(2)认知语境;(3)推理者的认知心理状态。推理过程对探索组构习语语义的推理模式具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法律推理是司法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尤其是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必须借助法律推理论证判决理由的正当性,用以说明判决合理、合法,达到司法公正。因此,法律推理是法官应当了解和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角度论述法律推理的一般理论,通过对推理性质、特点的分析,阐明推理之所以能够根据前提推出结论是因为存在一个实质依据或者形式依据,通过对法律推理的形式和实质的分析,得出在我国法治尚不发达,普遍缺乏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的情境下,法律推理应优先适用形式推理而非实质推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无效推理指不符合推理规则的演绎推理。无论是传统逻辑还是现代逻辑,在探讨推理的演绎性时,均因无效推理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而不加讨论并且弃之不用。即使在科学研究或日常思维中有用到之处,也未明确承认或用别的方法替之。本文明确提出,无效推理虽不能作为正确的演绎推理来用,但可以归入或然推理一类中,当成或然性推理来用,同样是人类思维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就是说,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了无效推理的性质,并加以正确运用,就可以发挥其正效应,帮助人们认识现实,认识自然,发现科学,预测因果,提出假说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法律推理定义的演变和发展,给出了符合当今法治社会特点的法律推理定义,阐述了还原推理、衡平推理、类比推理和辩证推理,探讨了法律推理的客观性评价标准,总结了法律推理应遵循的哲学原则和在司法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当今社会,通过法律推理,可以达到法律生活各种层面的法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推理分为实质推理和形式推理,学界一般认为法律推理也应包括实质推理和演绎推理。作为一种专业活动,法律推理实际上就是并且应当是演绎推理。由于受到法官前见、大小前提的不确定性以及案件语境的影响,作为法律推理的演绎推理并不能像纯粹形式逻辑中的演绎推理那样确保其结论的确定性。司法结论的不确定性之具体表现是法官几乎总是可以、并应当在"是或否"以及"多或少"的问题上做出自己的主观选择。  相似文献   

12.
推理规则是用来分析推理正误的。正确而完善的某种推理规则应该能够分析某种推理的任何一种推理形式是否有效。而目前流行的选言推理规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比如:(P∨q)∧p→q、(p∨q∨)∧p→q∧r等都是无效的选言推理形式,但运用流行的选言推理的规则却不能得到很好的说明。所以,目前流行的选言推理规则是不完善的,应该修正或做出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二难推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假言选言推理 ,不能将二难推理简单地等同于假言选言推理。同时 ,二难推理也是一种揭示、表达内心思想冲突的思维工具 ,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  相似文献   

14.
怀疑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怀疑论直接否定我们获取知识的可能性;第二种怀疑论既不肯定我们获取知识的可能性,也不否定我们获取知识的可能性,而是将这个问题悬置起来。然而实际上,如果我们能证明第一种怀疑论是错误的,并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即我们可以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就能很容易否定第二种怀疑论。约翰·波洛克提出可废止推理思想为我们反驳怀疑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它不但能帮助我们驳斥第一种怀疑论,获得肯定的结论,同时又能废止第二种怀疑论。  相似文献   

15.
试析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常用的法律推理的涵义有三种:第一,法律推理是形式逻辑推理在法律中的应用;第二,法律推理就是法律规范推理;第三,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推理。作者对这些定义进行评价。法律推理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法律推理的思维功能是论辩推理;第二,法律推理的总体思维模式属于"演绎论证模式";第三,法律推理的逻辑结构是形式逻辑推理与论辩推理的综合运用;第四,法律推理的推理功能表现为一种实践推理。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刑事司法实践中,重规范解读轻法官思维一直盛行。在刑事法官的思维方式当中,重形式推理轻实质推理又较为严重。在形式推理中,演绎推理是重心,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常被忽略。形式推理的不足,会导致法官思维僵化,刑法原则遭弃,立法精神迷失;实质推理缺位,则会出现恶法亦法、司法不公及规范滞后等消极现象。构建合适的刑事法律推理机制,并对相关问题予以解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假设性推理是相对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提出的"第三类推理",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前提的不完备性、结论的非单调性和过程的对话性上。法律推理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正是语境如影随形地影响着法律推理的整个言语进程,法律推理才呈现出假设性的特征,作为假设性推理而存在。假设性法律推理的提出并不是对法律推理其他逻辑形式的否定,而是对法律推理逻辑属性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在追求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基础上,肯认法律推理的假设性,法律推理就有了更加全面而统一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探索当文本中有两个情境模型时,读者是否会注意到两个情境模型的不同权重。实验结果表明,如果精细阐述强支持性语境以提高强支持性语境的激活水平,读者会即时产生因果性预期推理。如果插入的情境模型的信息与主角目标无关,不是在因果链上的结点,也不会影响预期推理即时产生的可能性,读者仍然会即时产生预期推理。  相似文献   

19.
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前提得出一个有效的判决结果。因此 ,有效性是法律推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法律推理的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有效 ,即逻辑上有效 ;一是内容有效 ,即法律上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我国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中 ,语用推理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人们思想交流的实际出发 ,通过语用推理和语形推理的比较 ,说明了语用推理由于包含着语境的因素 ,克服了语形推理因为脱离语境而导致的局限性 ,因此表达思想更全面、更深刻 ,表达情感更准确、更生动。这就决定了语用推理在人们的思想交流活动中 ,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