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广西沿海地区语言众多,复杂且颇具特色.大的分区主要有粤语、客家话、官话、闽语、平话等.目前对该地区的语言研究还比较薄弱,应在全面了解方言地理分区、历史层次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注意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加强比较研究、类型学研究以及方言史、语言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化过程中存在缺乏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化和品牌资产意识,品牌维护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区域品牌缺乏文化与历史元素等问题。为此,政府在战略层面上要增强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化意识,使区域品牌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理念,建立区域品牌形象,并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在战术层面上要进行科学周密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政府营销策划,采取文化营销、体验式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形式,推进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化。  相似文献   

3.
只有拥有丰富、延续、系统文献的时间和空间的国家,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区域文化文学的研究。注重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旨在从文学地理学上弥补时间的断裂和空间的缺失。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3日至5日,由重庆市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委会、重庆市巴人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市巴人博物馆承办的巴文化研讨会暨重庆市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委会第四届年会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巴国城九龙园区举行。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陕西、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地各大高校、地方博物馆、文管所等二十多个相关研究机构和单位近80余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巴文化与重庆历史地理、巴文化与重庆及周边地区历史发展进程、重庆区域经济开发与借鉴三个年会主题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研讨和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了各地专家学者对本次研讨会学术主题的热情关注与精深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存在南北两个文化中心,京派和海派。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昔日的中国南北文化中心解体。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是在重庆这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中建设的。历史的确实现了冯乃超事前所说的,“敌人要将我们过去的文化中心变为文化落后的区域,而我们则要将过去文化落后区域变成文化中心。”抗战的机遇使重庆的文化地位发生变化,使之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抗战胜利以后,重庆的文化中心地位也随之消逝。但是,这段文学地理的历史对于以后四川和重庆的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陆学术界对区域史有三种界定:一是认为区域史是一种新的史学分支学科或新的理论与方法,是将某一特定时空内具有同质性或共趋性的区域历史进程,或是指将社会诸要素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内作综合的历史探讨;二是将它视为以某区域或地方史为对象的研究;三是将区域社会史研究等同于区域史研究。这些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性乃至是错误的。要科学规范地界定区域史及其区域,应当参照和借鉴地理学与区域学中有关区域界定的均(同)质性、系统性和独特性原则。据此,区域史研究中的区域是指社会历史发展中,由具有均质(同质)性社会诸要素或单要素有机构成的,具有自身社会历史发展特征和自成系统的历史地理单位。区域史(学)就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中由具有均质(同质)性社会诸要素或单要素有机构成的、具有自身社会历史特征和系统性的区域历史,进而揭示区域历史发展系统性、独特性的史学分支学科。同时,区域史研究中的区域界定要考虑区域发展的社会历史性和复杂性,要符合和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及其文化特征。因此,学术界有关区域史的第一种定义与认识比较合理,但是,有待科学化和规范化;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定义则是片面的或是错误的,不应当将区域史泛化为地方史研究甚至是地方志的编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自然、文化交流、族源、历史、教派、政治、共同创造文化等7个要素分析了回族地域文化的形成因素,并依据这些因素按照地理学科的分区原则,将回族地域文化分成西北、青藏、内蒙古、东北、中原、东南沿海、华中、西南、港澳台、中亚、东南亚等11个回族地域文化一级区。对于丰富回族文化理论,加强地区文化交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索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林文化是东北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大区域文化 ,它在地理构成、民族构成、经济构成和历史构成上 ,都别具一格、自成体系。吉林文化具有博采众长的包容性、英雄主义文化品格、鲜明的现代文明素质、注重团结合作这四大地域特点。而浓厚的计划经济意识、人际关系依赖、粗放经营、流动性差乃其缺陷所在。必须弘扬具有吉林特色的优秀文化精神 ,改造传统文化 ,为吉林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爨氏作为汉唐时期南中大姓中的重要一支,对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现阶段对于"爨"的研究逐渐由"史"的视角进入到"文化"的视角,但从众多研究成果来看,只是形式甚至是词语上的转变。对于爨文化的研究不仅要解决爨氏的兴衰、爨地的区域、爨区的民族族属以及中原王朝对南中地区的经营等问题,更要解决爨文化的内涵、变迁以及地域关系等问题。在理论方法的运用上,更要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注重运用区域社会史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而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10.
“区域化”取向与近代史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先明认为,学术意义上的区域史研究,是指在一定时空内具有同质性或共趋性的区域历史进程的研究,而近年来的所谓区域史研究,大多不过是研究的区域化取向而已。张利民认为,区域史是研究一定空间范围的历史,因此,研究者既要考虑环境对区域形成与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更要注重自然科学尚不能包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吴宏岐认为,区域比较研究目前已是学者们习惯采用的分析方法,但是,仅靠区域个性特征之间的比较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用辩证统一的观点考察区域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唐力行认为,以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是以宏大叙事见长的,强调的是历史的阶段性和进步性,往往忽略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而实际上,传统社会的延续性和巨大惯性仍在历史的深层左右着近代历史的定向。因此,关注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整体史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