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章应 《兰州学刊》2011,(12):131-135
东巴文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且方兴未艾。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21世纪东巴文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研究材料逐步拓展,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对现有字词典的反思和研究取材的转变;重新注意字释的编纂;开始重视东巴文应用性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开始逐步注意到纳西族支系的东巴文以及东巴文文字理论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刘悦 《兰州学刊》2011,(12):127-130
东巴文中存在着大量同形字。这些同形字的产生原因、结构方式、发展结果都不尽相同。对东巴文同形字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索东巴文乃至早期文字的原始属性及其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张新艳 《中州学刊》2012,(4):197-199
汉字中的成字构件在表意和组合能力方面与语素有大致相同的性质。汉字成字构件能够表示语素、能够记词的特点,促使其表达出一定的汉语语法信息。汉字构件对语法信息的表达主要表现在:1.不同词性的义符对确定形声字词性有一定影响,动词性义符与形容词性义符更容易与所构形声字词性一致,名词性义符构成的形声字词性较复杂,主要原因在于名词性义符多是表示人或物体的指称字;2.汉字成字构件之间,特别是形声字义符与声符之间表现出丰富的语法关系,主要有联合、偏正、补充、主谓、施受、支配等。不少复合汉字浓缩了汉语口语的语法逻辑。  相似文献   

4.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收有东巴文占卜典籍《时占之书》,其卦名、卦位、起卦法、卦义等与"六壬时课"类似。《时占之书》实为汉籍《玉匣记》"六壬时课"的东巴文译本,这是汉籍东巴文译本的首次发现,是纳西族东巴教吸收中原文化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5.
纳西语称东巴文为"斯究鲁究",意即木石上的痕迹,木石应是东巴文最初的载体。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木石上的东巴文所见不多,也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前辈学者和近年来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一些东巴文石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以为研究碑刻和民族文字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静 《兰州学刊》2008,(12):196-199
东巴文处于早期表词——意音文字阶段,存在为数不少的合文现象。文章以《纳西象形文字谱》为材料,在探讨东巴文合文含义的基础上,从东巴文合文构件数量、构件结构、构件位置、构件功能、构件读音五个方面对《纳西象形文字谱》里的合文进行穷尽性研究,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古文字资料在古音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文字资料为判定形声字声符提供依据,古文字资料可以揭示形声字声符的来源.古文字资料有助于古韵部关系的确定,古文字资料为细化古音分期提供文字篡础.古文字资料有助于揭示古音中的方言差异。  相似文献   

8.
古文字资料在古音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文字资料为判定形声字声符提供依据,古文字资料可以揭示形声字声符的来源,古文字资料有助于古韵部关系的确定,古文字资料为细化古音分期提供文字基础,古文字资料有助于揭示古音中的方言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档案学理论探析了东巴经和东巴文献。作者认为:①东巴经和文献是纳西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民族古文字档案,可称为“东巴文档案”,它以兼原始性和记录性于一体的突出特点,区别于其它经书和古籍;②本民族宗教和文字的形成、社会的需要是东巴文档案产生的必要条件;③东巴文档案产生后,就一直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素材并长期为东巴所掌握,东巴既是纳西族文化的记录员和传承者,又是东巴文档案的形成者和管理员;④东巴文档案总体上是对客观现实的虚幻反映,但就其反映纳西族先民的认识水平或思维发展情况而言,仍不失为其形成者活动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对它的利用,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研究;⑤东巴文档案作为一种珍贵的民族档案信息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应对东巴经和文献承载的信息进行译注、编目、编研和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10.
提起象形文字,人们往往会想到三千年前刻在龟甲牛骨上的“殷墟”甲骨文。其实,在我国现在还有活着的象形文字,这就是居住在云南省的纳西族使用的文字——东巴文。(见第四页) 去年年末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中国民族文字展览》会上,展出的十六种民族古文字中纳西族的东巴文最为引起人们的兴味。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还流行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尚未脱离图画的阶段,文字染上绚丽的色彩,一篇文章就象一本连环画册。  相似文献   

11.
形声字声符具有示音的功能 ,但这种功能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从形声字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汉字形音义关系等方面讨论声符示音的来源、性质 ,以及现代汉语声符与形声字读音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互体字简论     
一、两种不同偏旁位置的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声符和义符构合而成的,所有的形声字都是合体字。在文字定型化之前,形声字声符和义符的位置不很固定,一般可以自由移动。如甲文和金文中,许多字的偏旁就没有十分固定的位置,有在左,有在右,有在上,有在下。这种现象甚至保留到文字定型化之后。近代,一些形声字还保有不同偏旁部位的异体字,如桃之与(木兆)、峰  相似文献   

13.
形声字占了汉字的绝大部分,汉字的繁难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声旁的问题。《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975年版)根据《新华字典》所收列的字,析出声旁1581个(重复的两个不在其内),其中因形声字全部简化而使声旁在现行汉字的形体中  相似文献   

14.
关于纳西东巴文字信息处理的设想建立在东巴文字电脑检索系统开发的基础之上。东巴文字的信息处理将在建立相关的资料档案库和研究资料目录的同时,通过电脑设立以下检索内容:一、东巴文字的形、音、义检索。包括单个东巴文字字形及其出现地域的描写;东巴文字各个单字语音的准确描写;东巴文字字形表义情况特别是假借、义借和异体等的描写。二、东巴文字字素描写。字素描写可以达到对东巴文字字素分类别分层次的统计;并对东巴文字字素取象发生系统进行描写;还可包括与之相关古文字字素的对照描写。此外还将适当补充东巴文字所处文辞的描写以及纳西族的哥巴文和玛丽玛萨文情况的描写等。检索内容的建立,有望为东巴文字的研究创立新的门径。  相似文献   

15.
形声字问难     
报载,美国伯纳姆工程师,著书立说,提倡三问: 1、能不能取消? 2、能不能合并? 3、能不能用更简单的取代? 伯氏三问是生产效率提高之道。其实,任何事无不可以三问。符合中国老话:每事问。三问,于形声字的改革也是适用的。问,无疑是应该建立在好不好的前提下的,有了好坏标准,才能抉择能与不能。因之,就形声字发出问难。一、形声字形迹可疑形声字并不象人们说的那样,可以因形见义、循声知音,易于读音、易于解义。由于汉字形体的演变,特别是隶变,使象形的形消逝得难以看清真面目,弄清一个字是不是形声字也并非易事。且不说  相似文献   

16.
《说文》辖字太少的诸部当立与否,首先要看只辖一字的部首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只辖一字的部首,一类只辖形声字,另外一类只辖表意字(非形声字)。第一类部首的设立,根据形声字的归部需要及归部体例,第二类部首的设立,有的根据部首字自身的结构和意义特点,有的是为了满足表意字归部的的需要。从归部情况看,形声字一律按形符归部,非形声字根据字形类别,按照体例归部。《说文》出现部内只辖一字的情况实属必然。许慎采取特殊归部方式,给某些原本没有属字要求的部首归入一字,是为了避免出现空部首,客观上增加了只辖一字的部首的数量。会意字的归部未必都是"字义所重"。  相似文献   

17.
“右文说”一例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文说”一例举隅朱桢“右文说”是古人根据《说文解字》所提供的资料,对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形声字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出的训诂字义的学说。此说的基本观点是:凡同声符就同义。由于形声字声符多在字的右半而形符在字的左半,左半的形符只提供某字义类,即大范围的意义归属...  相似文献   

18.
“会意兼形声”是拥有大量字例的重要汉字结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意兼形声"是拥有大量字例的重要汉字结构类型;该类型的四种主要结构模式使会意兼形声字携带了大量有效信息;将长期被淹没于"形声字"之中的"会意兼形声"字筛检出来,恢复其本来结构面目,揭示其"兼声义符"被忽略和遗忘了的义涵,对于把握汉字内在系统性并进而把握汉字的传承规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正> 从前有句俗语,叫做“秀才认字念半边儿”。遇到些不认识的字,就按半边儿去读也能读对,但读错的情况经常发生。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结构方式。形声字就占了汉字的80%以上。《说文解字》(包括徐铉增加的“新附字”)不计重文,共有9833字。其中形声字8488个,占86.32%。形声字一般由两个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部件是意符,表示该字的意义范畴。如“燃”字的“火”与“鲤”的“鱼”。另一部件是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如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穿字从穴从豕两个偏旁,是豕用牙拱掘的会意。豕指野猪,其吻部较长,上下颌均有獠牙,善于掘拱穿凿。后世豕、犬作偏旁有时互换使用,穿、突两字有时字义相同。突字是甲骨文穿字孳乳。甲骨文■(辮)字,像以双手辮丝绳之形,■是会意字,辫为后起的形声字。由甲骨文会意字——■演变为形声字——辮,符合文字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