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圣西门论法国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141-144
圣西门的法国革命论认为,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和演变的结果,尤其是欧洲自中世纪以来实业力量的成长与封建神学体系矛盾发展的结果,因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必然的。但是,由于作为"中间阶级"的法学家和形而上学家操纵和指挥革命,这场革命成了"资产阶级"的而非"实业家"的革命。从而背离了法国革命的宗旨,使革命逸出了常轨,因而法国革命的实际成果非常有限。尽管如此,法国革命开创了一个普遍革命的新时代,从而为实业社会开辟了道路。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实业家应该不失时机地占领政治舞台,通过与王权的结盟和平地进行社会改造,以建立实业社会,这既是法国革命合乎逻辑的解决,也是它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1):99-103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董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
随着19世纪西方近代工业社会的形成,西方思想界对近代社会特征的认识也发展起来了,在这个问题上圣西门是一个理论先驱。圣西门认为近代科学—实业社会的出现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是历史进步的表现。近代社会以劳动和生产为中心,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道德都应以实业为基础而重组;近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社会分化和整合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最佳结合,达到社会和谐。最后,圣西门提出了新基督教作为社会的道德原则,并把改善工人阶级的福利作为实业社会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圣西门现代化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王利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1):50-54
圣西门作为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不仅觉察出了几乎所有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而且在他的全部著作中隐含着现代化思想和理论观点.其主要内容有一、主张发展实业,实现经济现代化;二、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发展科技和重视人才;三、设想未来的现代化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人民物质丰裕、精神幸福的社会.圣西门的现代化思想具有现实启迪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圣西门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景观:-兼论圣西门思想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6(4):45-50
圣西门对法国革命的认识别出一格。法国革命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的“暴力”和”突变”,而在于如何结束它的形而上学的“纯政治”阶段,为买业制度奠定基础;实业活动与实业家的优势地位是近代社会的首要特征。实业体系将保障最大限度的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使不同的社会利益得到协调从而消除过渡时期的无政府状态、政治周期性动荡和精神与道德方面的混乱。圣西门进而对近代资不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其社会改造论。至西门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相似文献
7.
何元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引用国外新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英国保守主义的思想内容、舆论宣传、组织特点以及英国政府的作用,认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存在一种保守主义舆论氛围;并分析了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试论圣西门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圣西门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研究了圣西门的辩证法思想,阐述了圣西门"一切观念都来自人的感觉"的认识论,同时也分析了圣西门哲学思想中夹杂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成分。 相似文献
9.
楼均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2):5-10
本文对我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作了反思,在三大问题上提出了看法:其一,在大革命史的分期问题上,提出了五阶段分期法;其二.在大革命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大革命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现代化的新典型,它提出的建立现代国家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推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其三,大革命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非理性的群众运动和扩大化的恐怖统治两个方面,给后人留下了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由、平等是革命者追求的目标。它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妇女的觉醒,引发了女权运动的爆发;随着革命的深入,又推动了女权运动的发展;但当革命取得一定胜利后,原第三等级的男子又开始钳制妇女,给妇女戴上了资产阶级的沉重锁链,扼杀了女权运动。 相似文献
11.
董延寿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3):50-54
法国大革命中的俱乐部的产生是革命深入人心的结果。它不仅是大革命的重要政治支柱,也是大革命的中枢和参谋部;俱乐部不仅为大革命培养和造就了许多优秀人才,它又是大革命领袖成长的摇篮。俱乐部的分化,既反映着革命派别的分化,又反映着革命进程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孙一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5-19
大革命时期全民公决的理论依据带有难以克服的模糊性,它只能作为代议制的补充,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一项非经常性的制度。然而,大革命时期就宪法所举行的三次全民公决又为这一制度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全民公决观念从此在法国落地生根。全民公决虽不存在民意操纵问题,但却有政治派别斗争的成分掺杂其中。这一特点预设了全民公决制度化发展过程中的全部困境。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西方历史、地理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及时人出于政治主张的考量,大量翻译、著述、宣传法国大革命,逐渐建构起“法国大革命”的印象,也从另一个视野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夜中国社会变动的一斑。 相似文献
14.
哈里?狄金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政治实践及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一些激进的英国作家们深刻同情法国大革命,并期望大革命的政纲能在英国传播,但绝大多数知识人则投入到规模巨大的舆论战中,意在说服英国民众相信法国革命的信念对英国宪法、政治传统、社会体制、宗教、公共秩序乃至个人财产都是威胁应予以拒斥。他们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政治信念是对秩序与稳定的威胁,它会摧毁贵族与君主制,也会威胁私有财产,并由此导致混乱、暴力与恐怖活动。1793到1802年英法开战,英国保守派政治宣传家们力劝对英国政治、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人们认同他们对法国大革命信念的反对立场,从而支持他们在法国恢复旧秩序的战争诉求。本文即探讨并追溯由保守派宣传家们发动的、以其最知名者埃德蒙?伯克领导的这场颇具才干及影响力的政治争论。 相似文献
15.
龙宏甫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144-148
法国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派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自我意识与使命感极强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 ,其理想具有双重性 ,应该据此来评价其历史地位。本文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同时 ,客观分析其理想行动对革命深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再论法国革命与华兹华斯的消极浪漫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钢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4):86-88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是大革命造就了华兹华斯及其艺术个性。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 ,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肯定不足 ,但他对其所作的批判却见解独到 ,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