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好教材──乐承耀《宁波古代史纲》读后徐规远在六七千年前,宁波地区就有“河姆渡人”生活在那里,从而揭开了宁波历史的序幕。唐宋以来,宁波(明州)成为浙东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中心之一。宁波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宋元时期海外贸易...  相似文献   

2.
原始神话与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面反现人的本质的镜子,认识文化的活动也是人的自我观照活动,可以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原始神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记录,通过剖析原始神话及其原始文化就可能揭示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考察,认为在西方原始神话关于神、人、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恋意识、自卑意识和““认识你自己”的意识。而中国原始神话则表现为神人相通的特点。文章认为,西方原始神话中“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神话时代结束,而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时代来临了。  相似文献   

3.
人类具有一种天性,凭着自然提供的素材,经或不经意识的努力,甚至可以无视于生存境遇中现实情理的阻碍,跨过常识和物理的逻辑以及意识联想规律,以创造的天真,展示出不同于原有素材的另一个自然。这就是幻想和想象。在所有一切奇妙的幻想和想象中,最值得人们深思的是蔑视一切排行论辈的礼俗,大胆地一方面希望人类摆脱和超越他的原始祖先兽类的地位,一方面又甘心并乐于让人类回复和归顺到原始祖先的地位。这种心理可以从神话和创作中人变为兽和兽变为人的题材上看  相似文献   

4.
从必然走向自由:展望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虎祥  薛骏 《社会》2001,(4):28-30
在当今社会中 ,科技是人类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科技进步往往在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促使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信息化。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人类的生活方式将会逐步趋向于更健康、更文明、更科学、更和谐。马克思认为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 ,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发展 ,都使人类从某一领域的必然规律的盲目支配下解放出来 ,使这些自然规律成为人们征服自然的手段 ,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 ,也就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再到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  相似文献   

5.
吴飞 《社会》2014,34(2):33-59
本文是《“知母不知父”的西方谱系》的上半部分,勾勒了19世纪后半期西方人类学界几位主要的母权论者和母系论者的思想。文章从梅因和库朗热对父权论的讨论开始,考察了麦克伦南、摩尔根和恩格斯对母权社会的讨论,指出,人类学界的母权论是针对古典学界的父权论发出的,并且都将母权时代当作更接近自然但也更原始的阶段,把父权社会当作更文明但也更不平等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夏、商、周三代神权法思想嬗变于逸生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对于自然界的风雨晴晦,人类的生老病死,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于是便用心造了各种神,认为在冥冥之中存在一种支配自然和人类的超自然、超人类的力量。这种迷信,作为一种自然宗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经济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一词的原始词意即是指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农业耕作,无论是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还是俄语中的“文化”(KTPA),词源都是“耕耘”或“栽培”。因此研究俄罗斯文化传统,必须研究其经济文化传统。经济文化传统的概念即是把人类所经历的经济制度,采用的生产方式和传承的经济心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传统予以研究。它有两层含意:(1)长期运行并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2)受该经济制度制约并适应其社会需要的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价值观念。 农奴制是在俄国经济生活中保持370余年绝对统治的经济制度,是俄罗斯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点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以客观的态度来研究对象,从中找出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人类固有的,也不是每个民族共有的。它根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活动之中,是历史的产物,也必然经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科学精神最初是在古希腊哲学中产生的。泰勒斯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冲破了原始神话拟人观,第一次把自然和人分开,开始了就自然本身研究自然,追求自然的原因的道路,树立起科学精神。古希腊初期的自然哲学家从神话转向自然,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但是他们理解的自然是包括社会人事在内的一切东西,还没有把自然和人完全区分开,他们的自然观里还留有原始神话拟人观的残余。智者和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到地上,开始了从自然哲学向以“人事”为中心的哲学形态的转变,使科学精神在新的领域中得到了发展。然而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当时,特别是在新的领域中还不能战胜神话和原始宗教。亚里士多德在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同时,以目的论的拟人观为更高级的宗教形态打开了大门,为科学思维方式臣服于宗教神学准备了条件。培根在新的历史活动中,排除目的论的拟人观,坚持自然是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对象,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自然的规律,进而改造自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树立起科学精神。本文的目的在于弄清培根是怎样重新树立科学精神的,以及他采取的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开埠前后日本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的港口有个转变的过程,开埠之前主要和宁波港往来,开埠之后则与上海港进行往来.于此相应的是,开埠之前,宁波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上海的开埠,缩短了西方国家通向日本的航线,也为日本诸港的开放提供经验和条件,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日本诸港开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生成论的视角来看,自然、历史与人的存在是统一的,都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历史理性就其本质而言,既不是人的先天本质,也不是神的意志,更不是客观的自然必然性,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成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人的理性和社会理性。因此,历史理性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存在,只能是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程度不同,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不同,就会形成对历史理性的不同理解。历史理性内涵的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是一致的,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原始的丰富性到近代理性齐一再到现实的丰富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柳 《学术交流》2012,(3):120-122
人类文化的演进,融汇着地球人不断丰富的知识流和无限情感,艺术则是这一文化和情感的合金。而自然物具有天赋的神圣性,重新还原人类与自然的淳朴关系,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尊重自然物象的原始品质,就是艺术对自然物属性和特质的升华。因此,在广告摄影创作中,引入"自然原则"这一概念,以其清新、淳朴的风格样式呈现摄影的视觉美感,具体表现为重新赋予自然物象以新的意义;依据事物自然属性的思维跃动享受美,从而有助于强化广告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2.
善待隐私     
刘武俊 《社会》2001,(10):10
西方传说中的人类先祖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之下偷食了伊甸园的禁果 ,从此萌生了羞耻之心。从一定意义上讲 ,人类文明就滥觞于积淀在人性幽深之处的“羞耻心”。正是有了羞耻之心 ,“隐私”这一文明人的精神特质才凸显出来 ,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用兽皮和树叶遮蔽身体其实就是人类隐私意识最原始的流露。何谓隐私?在西方谚语中被称作“柜中骷髅”的隐私 ,不言而喻 ,就是指个人不愿公开的私生活秘密或私人信息 ,通俗地讲也就是所谓“难言之隐”、“不可告人”的隐秘性 ,这自然是隐私最突出的表征。与此相对应 ,所谓隐私权就是指公民个人私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于越历史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自从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以来,历史地理学界、考古学界和民族学界等,都立刻注意到这个遗址与古代于越部族的关系。学者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很可能就是春秋于越部族的祖先。这中间,最令人难以解释的问题是,春秋于越部族活动于会稽山区(当然也包括四明山区),见诸记载的部族酋长驻地,如埤中和嶕岘大城等,都在山地内部,部族居民过的是“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的迁徙农业和狩猎业生活。宁绍平原虽然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但是由于这片潮汐直薄的沼泽平原,土地斥卤,饮水和燃料等也都难以解决,长期来对部族居民是一片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直到越王句践即位以后,他才把国都迁移到山麓冲积扇的平阳,准备以此为跳板,进一步跨入平原。但是,这  相似文献   

14.
企业生产资源获取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禾 《社会》2005,25(6):81-93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体制的差别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957)将人类的经济生产方式分为互惠经济、再分配经济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价格和货币是其联系的桥梁;再分配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不直接联系,各种资源是政府按照权利关系进行分配;而在互惠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也直接见面,但是联系的桥梁是礼物和信任。李新春(2000)从契约安排的角度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形态分为原始契约、命令契约和法律契约。原始契约是靠血缘或非血缘社会关系网络来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最全面地揭示了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的诸问题。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态度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即人类认识整个现实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曾经强调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着”。  相似文献   

16.
論地理环境     
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正确地评价地理环境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是合理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前提。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许多生产措施、经济规划和方针政策,只强调人的愿望,不考虑地理环境条件,把尊重地理环境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的计划和提出的见解,统统打成“地理环境决定论”、“见物不见人”的“右倾”思潮,致使多年来办事不敢谈“条件”。搞建设、搞生产不考虑或不认真对地理环境条件作调查,结果往往是既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又肆意破坏生态平衡,贻误子孙后代;更助长了长官意志、瞎指挥的坏作风。现在应该是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了。人类真的可以离开环境而生活吗?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真的不屑一顾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过程中问题的日益突现,人们普遍开始了以反叛理性和个人主体性为特征的对现代化的反思。许多学者为解救现代化的灾难,倡导各种非人类中心论思想,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但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来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人文化观念,本质是人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最基本的行为法则。到目前为止,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的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现在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谓非人类中心主义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对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带有偏激性的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自体原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依据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提供的材料,对“神秘”中的“逻辑因素”渗透现象做一个探索性的研究。一 首先必须表明,从原始宗教(原始神话)来探究原始思维的内国是一条捷径。因为在这里,“神秘”的内容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序列演化来看,无不体现出原始人类“在心智方面的能力”在不断进步,而思维能力的进化单靠情感运动是难以想象的,只停留在满足自我生活的“劳动”,却没有某些观念的形成,也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一些观念的逐渐形成,即使在“原始宗教”中显得很怪诞的东西,在其原始思维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杨适 《浙江学刊》2002,(2):107-110
“原始文化” ,指的是以往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几个在精神智慧上影响最重大、最深远的形态由以起源的创造原型 ;它是一个显露人类精神本真的全然思想或精神的概念。通过探求原创文化来重新审视传统 ,并通过重新审视传统来再度发现原创文化的真实生命精义 ,进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现时代为重新发展人类的原创力提供可能的资源和思考 ,将是一门最具重要性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学问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意识的领域中,最早出现的两种形态就是原始宗教和原始文学。这两种远古的文化现象都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都从情感出发,也都诉诸情感,它们同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的显现。不妨说,它们是一对孪生的姊妹,是人类认识之母的双生子。 当人类开始对人类自身的问题,诸如生、死、做梦等生理现象以及一些自然现象感到神秘莫测、不可捉摸而进行思考时,由于受到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对这些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只能凭借幻想和想象来进行认识活动,因此,其认识的结果也往往是导向了错误的方向,而这种认识活动的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